本周恒生指数史上第三次攻下3万点大关,随后震荡下调,内资紧密跟进,4月以来通过港股通南下资金净买入金额已迈过百亿大关。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换算成人民币当期汇率,港股通累计净买入金额约合7480亿元,已创下自互联互通开通以来历史新高。个股中,近一年来腾讯控股遭港股通减持力度最大,而万洲国际则获大幅加仓,阿里系个股也获增持。 净买入创新高 对比A、H股两地走势,今年1月来上证综指、恒生指数均开始反弹,但上证综指反弹幅度更大,累计接近30%,而恒指累计涨幅约为上证综指的一半,直到4月份加强了上攻趋势,并在4月9日触及30222.02点高位。 在这一背景下,内资涌向港股热情持续高涨。Wind统计显示,4月以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近109亿港元,超过3月份全月净买入规模的一半。虽然触及3万点高位后恒指震荡下调,但港股通始终保持连续净买入,已持续了10个交易日,为近期罕见。 进一步来看,自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已创前高。以港币计算,港股通在2018年3月30日以8454亿港元累计净买入创下历史高位;如果兑换为当期人民币,港股通已在2019年3月29日超过前高,截至4月12日累计净买入已到7480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前高纪录,呈现V型反弹趋势。 对比来看,南下资金近期“追涨杀跌”特征显著。去年11月、12月恒生指数震荡磨底时,南下资金态度犹豫,净买入与净卖出交替进行,甚至在今年1月、2月份呈现反弹迹象时,港股通仍然不改净卖出;同期,北上资金采取坚定加仓,累计净买入金额也在今年首次迈过7000亿元大关,并从2月份开始反超南下资金,最新净买入规模小幅降至7587亿元。 A、H股联动性提升 结合港股通创新高以及两地市场先后走高现象,多位分析师都表示关注两地市场联动性。 博大金融控股非执行主席温天纳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本轮A股先于港股走强,涨幅凌厉;美国政策一直对港股有影响,而日前恒生指数走高3万点,应该有受到A股影响。随着内资资金创高峰,两地市场联动性加大,价格调整存在一定对冲关系。但由于机制不同,预计两地股票价差会长期存在。 天元金融策略分析师梁浩荣对记者表示,相信A股近期的强势也是带动港股向上突破的直接因素。 梁浩荣指出,从宏观来看,当前全球的主要央行政策转向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裕,在资金追求回报的特性下,加上内地经济持续回稳,港股也成为了资金的配置对象;国内市场方面,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指数重回扩张区间,反映自去年底中美打破贸易谈判僵局后,市场重拾信心,经济重拾增长动力,同时利好港股表现。加上政府密集式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市场憧憬中美贸易谈判吹暖风,增加投资者信心,利好市场气氛。 据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测算研究,过去十多年来,港股走势与A股的关联程度不断提升。纵观过去三轮恒生指数突破3万点的上涨周期,恒生指数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系数由2007年牛市期间的0.19上升至2018年牛市期间的0.42,今年以来的相关系数更是高达0.66。另外,近年来随着赴港上市民营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中资民营股的市值占比大幅提升。 相比之下,恒生指数与美股的相关性逐渐减弱。2007年牛市期间恒生指数与隔夜美股的相关系数为0.45,相关性远超过上证指数,而今年以来二者的相关系数已降至0.29,仅为弱相关。 腾讯遭减持超400亿港元 近一年来,港股通标的范围也在扩容。Wind统计显示最新581家港股通标的持仓信息,相比一年前为531家,整体持仓规模比去年同期下降,最新总市值在1万亿港元以下。其中,百亿规模以上持仓标的数量从去年16家降至12家。 但整体来看,市值前20大港股通标的持仓在全部港股通持仓占比超过一半,并且保持稳定。但港股通紧盯业绩变动和热点,个股调仓力度较大。 进一步来看,汇丰控股继续作为港股通头号重仓股,最新持仓增至995亿港元,持股比例增至7.26%,而去年第二大港股通重仓股腾讯控股遭到大幅减持,近一年来持股比例从2.17%降至1.22%,持仓规模减少了超过410亿港元。从业绩来看,腾讯控股去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幅创下近三年最低水平,公司股价去年内累计跌幅约28%。 另据推算,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科技等传统优质科技股被港股通减持力度也居前,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中信银行、中国太平等金融股标的也被出货,而工商银行、友邦保险、海通证券等获增持;地产股中,丰盛控股、碧桂园、华润置地等地产股也被减持。 相比之下,近一年来,南下资金增加了对周期股配置。猪肉股普涨背景下,万洲国际获增持力度最大,期间持股比例从1.22%增至7.43%,对应港股通持仓规模增加至78亿港元;信义光能、华能国际电力股份等也获增持。 另外,阿里系也获南下资金看好,近一年来阿里健康股价涨幅翻倍,港股通持股比例增至3.61%;阿里影业也获增持,最新持股比例已经接近10%,期间股价涨幅超过50%。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