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后开盘,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幅下跌,让不少投资者不知所措,即使是汇聚众多高手的私募,也迎来不小的考验。 不过,从券商中国记者调研情况看,五一节后首个交易日出现大跌,不少私募并没有做太多调仓,更多是选择持股观望。 “交易操作上从理论上来说,今天无非是减仓,或者股指期货套保。但今天的市场变化非常突然,当日交易并不会起到显著避险作用,因为开盘都是大跌,通过日内交易来调整的效果不会很好。”一村投资总经理潘江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大跌之后,凯丰投资、重阳投资、星石投资等百亿私募对后市均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调整之后A股上行的趋势不变,A股的估值依然处于较低区间,对于追求价值的投资者而言,机会仍大于风险。风险已经释放较多,北上资金有望逐步转为正流入。 多数私募选择持股观望 对于股票私募而言,周一市场的大跌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不少产品的净值将出现大幅下滑。不过,不少私募并没有做太多调仓,更多是选择持股观望。 北京某大型私募相关人士称,该公司仍保持较高仓位,6日未做特别操作,中长期仍保持乐观。结合当天股市表现,北京某中型股票私募表示,对市场总体看法没有明显变化,短期一些突发情况所带来的影响还需要继续观察。 另一家上海大型私募人士也称,6日的市场情况可以说无法预测,今年该私募一直强调要寻找好的公司标的,不会影响既有策略。 不过,也有私募选择降低仓位。深圳一家大型私募表示,已经降了些仓位,熬过这几天再说。 一村投资总经理潘江认为,6日的A股波动和外部环境变化直接相关,这带来了投资者对前期乐观预期的扭转。“交易操作上从理论上来说,今天无非是减仓,或者股指期货套保。但今天的市场变化非常,当日交易并不会起到显著避险作用,因为开盘都是大跌,通过日内交易来调整的效果不会很好。” 潘江透露,该公司前期就对产品做了一些保护措施。“此前,基于对基本面和经济走势的考虑,我们逐步做了一些获利锁定。第一,今年股市上涨更多出于对政策的预期,而一季度宏观数据向好让政策预期有所减弱。第二,从涨幅来看,A股今年一季度涨幅已经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很多个股的涨幅也非常可观,市场短期内有获利回吐的压力。第三,从基本面和个股分析,不少公司近期出现暴雷的现象,对市场有一定负面影响。 尽管6日A股跌幅不小,对中长期走势潘江仍相对看好。“今天的市场表现反映了极度悲观的预期,但预期未必真的会那么差。这样的调整在未来肯定能带来更多投资机会,立足长远,我对中国经济还是很有信心的。股市方面,我们应该把规则理顺,管理好市场、加强监管,让造假者付出更大代价。” “这个让我想起了2007年大跌,不过事后来看,其实是买入的机会,市场从3000点最后还涨到了6000点之上。现在估值很便宜,要是能把真改革、真开放逼出来,高兴还来不及。 ”深圳上善若水资产董事长侯安扬说。 截至目前,沪深300的估值是11.9倍PE,1.4倍PB。创业板的估值是162倍PE,3.35倍PB。 “最近其实经济数据还可以,PMI的数据继续回暖。PMI数据一般都是经济的领先指标,值得多关注。我比较乐观,估值便宜是最核心的理由。市场上涨不要一直不停的逼空,要不然很快就陷入漫长的熊市,这才不正常。经济既然参与进市场,那涨也不买,跌也不买,什么时候买呢?”侯安扬说。 2019年4月财新服务业PMI录得54.5,从上月高位进一步小幅上扬,创15个月新高。 私募:市场炒作过于浓厚乃是下跌核心 对于市场的大跌,不少私募认为核心因素是市场的炒作气氛过于浓厚,在这个位置调整属于正常。 晶宏投资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潘玥认为,对宏观事件的恐慌只是一个导火索,此次下跌的核心还是市场的炒作气氛过于浓重,如茅台这样的白酒企业暴涨,中国股市市值最大的前十个公司,有两个是白酒企业,这样的情况本来就是扭曲的,是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 事实上,国家已经不断发力打造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取代政府主导的粗放式投资刺激,设立科创板,推行减税降费、落实推进增值税改革,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两会更是明确了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基建的建设。只有自主创新才是中国的核心资产,而不是所谓的白酒文化。 “今天我调了一些仓位,把前期涨幅很高、今天跌得不多的调整成了明显被过于冲击的好股票,仍然保持我之前的组合比例,我认为这只是异常冲击造成的波动,倒给了一些股票更好的上车机会。”潘玥说。 私享投资总经理陈建德也认为,短期市场由于前期涨幅较大,尤其是部分题材股、垃圾股,甚至小部分白马股涨幅过大,即使没有外围利空,在这个位置调整也属正常。 “从长期看,政策正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中国经济依然有活力,6124点不会是A股市场永远的高点。因此,对于优秀上市公司,市场下跌反而创造了更好的买入机会,3000点以下依然是战略性买点。” 波动增加,量化私募迎来赚钱机会 与股票私募不同,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一些量化私募反而迎来了赚钱的机会。 思勰投资总经理吴家麒向记者表示,从长期来说,量化策略的风险敞口比较中性,策略表现与股市涨跌并没有直接关系,反而市场波动大的时候会更容易盈利。 据了解,思勰投资的产品包括量化CTA和市场中性策略,这两类产品近期都表现不错,“今天我们的市场中性产品取得了正收益,CTA策略涉及股指期货的部分也有盈利。市场中性策略表现主要取决于市场整体成交量、波动率和股票分化度,市场波动通常有利于市场中性策略。” 富善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中旬,市场处于狂热阶段时,触发了他们择时模型的看空信号,他们适当的降低了股票型产品的仓位。该择时模型以量化普通投资者情绪为主,而在历史中,往往当普通投资者情绪超过上限后市场将出现风险,而当其下跌超过阈值后,市场机会将开始孕育。 “在股票选股方面,我们以量化多因子模型为主,因子层面主要包括了:价量、基本面、分析师、日内等四大类,该模型相对各指数均能获取长期稳健的超额回报。近期市场如预期出现了较大回调。结合仓位控制以及选股组合的超额回报,富善各量化选股产品相对指数均有较好表现。而当前,我们所跟踪的情绪指标已经大幅的回落,显示当前市场的风险已经有所释放,目前已经不适宜对市场继续悲观,但目前仍未进入买入区间,我们将维持现有的仓位水平,等待后续的加仓机会。”该负责人表示。 展望后市:估值处于较低区间,震荡上行趋势不变 虽然市场6日大幅下跌,但记者调查的不少私募认为,调整之后A股上行的趋势不变,目前来看A股的估值依然处于较低区间,对于追求价值的投资者而言,机会仍大于风险。 凯丰投资高级策略研究员刘幸表示,从中期基本面来看,增长层面减税降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还未结束,二季度国内消费有望继续景气上行,同时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在一季度由负转正的基础上,二季度料将维持。 政策上,科创板6月开启,考虑到监管对市场稳定的需要,科技龙头的主题投资机会和券商龙头机会仍相对确定。 短期资金方面,早在2月底我们就曾提到,北上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流入会放缓,很可能难以主导A股市场走向。如我们所言,由于短期AH溢价急速上升、美元指数强势以及美债利率上行,北上资金在3、4月份在很大程度朝着预想的方向演进,甚至一度转为大幅流出。 展望5月,考虑到风险已经释放较多,MSCI要求被动型资金在6月之前将配置比例加仓,北上资金有望逐步转为正流入,央行很可能转为维持宏观流动性的中性偏松立场。 短期来看,外围的不确定性还将阶段性对国内风险资产造成拖累,不过政策适时调整的可能性也在不断上升。 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认为周一市场的暴跌是情绪宣泄的短期现象,长期来看市场仍然会回到业绩主导的基本面行情中,调整之后震荡上行的趋势不变。政策作用下,国内环境和企业信心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未来仍具备震荡上行的基础。 第一, 国内经济环境出现了明显的修复:跟2018年经济受内外交困持续下滑的趋势不同,在国内逆周期调整政策的作用下,国内经济出现了一定的企稳迹象。 第二,企业信心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自民企座谈会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企业的融资环境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大大增强,企业信心和企业现金流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第三,国内政策相机抉择能力增强,今日央行宣布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便是政策相机抉择的体现:今日央行罕见在开盘时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释放了2800亿流动性,既是为了加强对小微和民企等重点薄弱领域的支持,也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同时也有助于打消“货币政策转向”等市场悲观担忧。 清和泉资本认为,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落地以及央行货币政策例会的公布,对于后市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 第一,市场越来越接近盈利底,确定性拐点在年中,一季度经济数据已经好于预期,二季度在减税降费下也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第二,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流动性宽松的基调没有变,但投放节奏边际趋缓。 第三,未来一段时间里,纯粹靠估值拉升的阶段告一段落,业绩推动的阶段在路上。 无独有偶,重阳投资也认为市场估值处于较低区间,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通过分析A股市场PE、PB估值的历史表现,或者横向与其他市场比较,不难得出结论,当前A股估值总体来说还处于较低的区间,尤其对于追求价值的投资者而言,机会仍大于风险。但是也需要指出,当前A股市场并不存在系统性的机会,我们所说的机会将呈现出结构性的特征,而且其表现将越来越明显。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市场非理性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而基本面研究的内功日益重要。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