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拿苹果期货背锅的事情刚过,这又来一出“铁矿石价格上涨没有供需基本面依据”,并认为“眼下铁矿石的价格已经背离了真实的市场”“铁矿石期货引发了价格炒作”,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行业人士看来,“甩锅”的伎俩又在重演,这些无稽之谈压根儿就站不住脚。 需求旺盛和供应减少是本轮铁矿石上涨的主要因素 某媒体认为,“供应紧张并不存在,眼下铁矿石的价格已经背离了真实的市场,背后是资金力量的炒作……原本被寄予希望的铁矿石期货,不仅没有发挥好价格发现的作用,反而在特殊时机引发了铁矿石价格的炒作。” 铁矿石大涨原因究竟几何? 国泰君安期货铁矿石研究员马亮告诉记者,铁矿石从年初上涨至今,无论是期货指数还是现货普氏62%指数涨幅均已超过50%,根本的原因在于现货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推动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钢企的长时间高盈利叠加国家去产能任务的基本完成和限产的放松,钢企的开工率居高不下,铁矿石需求一直维持较为旺盛的状态,而国外主要矿山2019年原本并无明显增量,加上今年频繁遭遇事故扰动,产量大幅削减,供减需增,供应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 统计局和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我国生铁产量为33535.00万吨,同比增长8.90%,增量2976.40万吨,折合铁矿石需求增长约4762.24万吨,而在我国生铁产量高增长的同时,进口却出现了大幅下滑,1—5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42391.60万吨,同比下降5.20%,减量2359.40万吨。 这种供需的缺口在港口库存上有直接的反映,截至6月21日,45港口铁矿石库存为11752万吨,这已经是港口库存连续第七周出现下降,如果与年内4月5日的库存高点14843万吨相比,2个月内港口库存下降了3091万吨。市场普遍认可港口库存的警戒水平在1亿吨—1.1亿吨之间,目前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现在港口库存按照现在的需求量算的话,只有30天的水平,算是近三年最低的了,而且现在钢厂厂内库存也在近三年低位。”马亮说。 “今年铁矿石价格上涨主因是钢厂需求稳定增长,供给端却因巴西矿难、澳洲飓风等突发变量因素大幅缩减。港口库存在钢厂和贸易商需求推动下,快速下降,对铁矿石价格构成支撑和向上推动。”南钢股份证券部投资室主任蔡拥政说。 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目前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达84.44%,同比增1.28%;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4.54%,同比增3.25%,日均铁水产量236.41万吨,同比增9.1万吨。高炉开工率维持相对高位,也显示环保限产力度不大,钢厂生产平稳。进口矿平均可用天数约20多天。钢材销售呈现建材好,工业材弱的状况,显示下游房地产、基建需求不错,汽车、家电等行业需求相对偏弱。 此外在供给端,截止到5月底,vale矿难造成的官方报道,vale今年将比2018年缺少供货7500万吨左右。2018年中国铁矿石进口10.6亿吨,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合计进口占进口总量的90%,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铁矿1亿吨左右。预计全年巴西减少7500万吨,澳大利亚1—4月由于飓风减少进口1000万吨左右,全年预计比去年增加1000万吨左右,南非今年进口增加1000万吨,其他非主流国别地区伊朗将从去年的进口1500万吨降至500万吨—1000万吨,由于价格的刺激,全部非主流国别和地区进口量预计增加1000万吨—2000万吨。综合全球的海运贸易量将减少4000万吨—5000万吨。 “从现在的市场供需来看,2019年铁矿石已经从供大于求转向供不应求。而弥补供应数量缺少的平衡办法之一,就是提高铁矿的价格即供应成本,而提高钢材的成本,导致钢厂利润下降直至亏损,减少粗钢产量,减少对铁矿的需求。”大有资源公司总经理梁若东说。 在上述受访人士看来,由于相关需求却相对旺盛和今年铁矿石已确定性减产,供需失衡的格局决定了铁矿石价格的连续上涨。 期货价格真的高于现货市场价格? 观点1:“过去国内没有铁矿石期货,普遍认为普氏价格指数(该指数一直作为现货市场的指导价格)存在人为炒作,现在国内的期货比普氏涨得还高、还快,不能怪到别人的头上了……眼下,期货的价格要高于现货市场的价格。” 光大期货研究所黑色研究总监邱跃成认为,今年期货价格一直比现货价格低,而且上涨过程中期货价格增速速度慢于现货价格。 据数据显示,6月22日,大连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822.5元/吨,较4月1日上涨29%。同期,普氏指数价格从87.9美元/吨涨至116.4美元/吨,涨幅32%。境外普氏价格涨幅高于大连铁矿石期货。 据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6月以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低于青岛港金布巴粉现货价格。6月,青岛港金布巴粉市场价从月初的731元/吨涨至832元/吨,其价格折合为期货标准品的价格达940多元/吨,基差达到120多元/吨,也就是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120多元/吨;同期普氏指数折算人民币后的价格从月初的797.57元/吨涨至935.63元/吨。而同期,铁矿石期货1909合约结算价从716元/吨涨至822.5元/吨,整体上低于现货价格、普氏指数运行。 观点2:“2018年则比实际产量多报了,今年上半年,炼铁产量名义增长8.9%,实际评估下来大约在4%左右。” 邱跃成认为,如果2018年实际产量少于报的数量,那2019年上半年产量增速应该比8.9%更高才对,“实际评估下来大约在4%左右”站不住脚。 观点3:“对照2018年和2014年,国内用矿量减少了1.1亿吨……中国的铁矿石需求是逐渐下降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230.6万吨、生铁产量71374万吨,2018年粗钢产量92800万吨、生铁产量77105万吨,较2014年分别增加13%、8%。铁矿石需求下降的空间在哪里? 从今年来看,今年前5个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0.2%,比去年同期增加3502万吨。市场人士认为,今年钢材产量一直增长,铁矿石港口库存持续下降,现在比4月高点下降了3000万吨。烧结矿库存同比下降了15%。值得疑问的是,“铁矿石需求下降”从何谈起? 观点4:供应紧张并不存在,眼下铁矿石的价格已经背离了真实的市场,背后是资金力量的炒作。 是的,你没看错,该报道援引受访人士观点认为铁矿石“供应紧张并不存在”。在一些专家眼里,巴西、澳洲矿山减产、减少发运量,我国铁矿石港口库存连续数月下降至近年低位,生铁产量连创新高拉动铁矿石需求……实际上,这些“并不存在”的供需面是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基础。早在2012年,铁矿石普氏价格曾从9月份一路上涨至年底的144.50美元/吨,涨幅超过50%。那时候我们也是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但并没有期货“背锅”。 从水果到黑色,只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期货炒作”论调就会甚嚣尘上。套用该报道文字,“这个问题像利剑一样依然悬在期货市场的头上”。在这些论调的背后,如真正的专业人士所说,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方面对于钢铁企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期货成为“钢厂进行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的工具”。企业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理性透过基本面分析价格变化,如何利用期货工具等手段在价格波动中占据主动,对冲风险。 观点5:从年初不到60美元/吨涨到现在超过110美元/吨,中国一年进口铁矿石超10亿吨,这意味着一年要多付出近600亿美元的原材料成本……阻力是多方面的。眼下,有一部分阻力或许在于,铁矿石期货在推进国际化,又处于国际贸易敏感期,中国此时不好作出强硬的态度。 对此,记者深感在2019年,改革开放40年后,我们应该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学会用基本面去思考和分析市场行情变化,不需要也不应该用狭隘朴素的民族主义情感代替理性专业的市场经济规律。更何况,当前的铁矿石价格高位是一点点积累的,不能代表全年价格。用一个时点价格来说明全年“多付出近600亿美元的原材料成本”,这无异于刻舟求剑。 相比于盲目归因和指责,我们应该看到:当前铁矿石供给偏紧,而钢厂生产开工加码和大幅扩产。公地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每家企业都是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只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程度地扩大生产,最终所损害的实际上是自身的利益——单位产品的盈利水平急剧下滑。 记者了解到,唐山市政府近期将加大钢铁限产力度,部分烧结、高炉限产50%。记者认为,这是钢铁行业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在面对当前不利局面下所做的理性分析和对策,通过改变供需关系来引导价格。 企业现身说法:期货为企业提供了价格发现和避险工具 某媒体称,“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即是国内期货的价格引领,这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众所周知,铁矿石价格上涨是由供需基本面推动的,期货市场保持稳定运行,期货价格很好反映现货供需变化,而不是助涨助推价格。期货市场的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钢厂在这轮价格上涨中,利用期货工具实现了对冲风险,尝到了甜头。 大有资源公司总经理梁若东告诉记者,在铁矿石价格大涨行情下,大商所的铁矿石合约,起到了及时发现价格的作用。为了防止铁矿石现货的进一步上涨给钢厂利润带来损失,很多企业利用大商所铁矿石合约进行提前锁定成本。 蔡拥政指出,铁矿石期货是钢厂进行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的工具,它的优势是市场信息反映充分,流动性好,成交活跃。当前市场期货价格主要基于基本面运行,期间波动会受宏观、汇率、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目前铁矿石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供需的代表度越来越高,已成为现货贸易定价的重要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期货行业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而不是忽略某个品种涨跌的主要因素而着急“甩锅”,期货市场有发现价格和企业避险的功能已得到行业人士的认可,有些罔顾事实而乱扣帽子的现象应避免。 市场人士指出,考虑到目前铁矿石价格已至高位,在唐山市钢铁限产等因素影响下价格或面临高位回调,产业企业和投资者应做好灵活调整交易策略的准备,更好地对冲价格风险。再次提醒投资者,谨慎交易,勿盲目追涨。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