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研究机构专家

永丰:从台湾经验看期指初期市场特点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4-02 11:03:34 来源:永丰期货
       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可能会对原有市场造成一定影响。首先从交易层面来看,由于提前开市,可使投资者及早了解市况;而延后收市功能,可使投资者能够应变紧急情况,增加投资决策准确性。再者就是有可能创造套利或与其他商品进行价差交易的机会,所以股指期货上市有利于金融创新,丰富投资者选择。另外,上市初期,可能因流动性问题,造成价格失真,若依此价格判断标的趋势,易错判形势。也有可能发生少数交易者创造高额失真的成交量,意图影响市场行情,这些都是早期有可能发生的状况。
  就台湾与香港的经验而言,股指期货必须经历牛、熊市的洗礼,才能让交易者具有正确的观念及熟练的交易技巧,在此之前一定要给予交易者教育并练习的机会。中金所仿真交易与开户须具备股指期货基础知识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作法。新品种的上市一定要扩大参与者,参与的对象越广,价格及价差就越稳定。
  台湾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在台湾上市已有十年以上的历史,早期在1998年刚推出的时候,市场是高度期待,但成交量并没有完全如想象中那样大,主要是市场教育不足,投资者了解程度不够。
  图1 台湾期货市场发展图(1994-2009年)
  
  
    
  然而随着期货、证券业界与主管单位(期货交易所与期货公会)的努力之下,市场接受度逐渐提高,成交量也日益增大。三年后(2001年)小规格的台指期货与台指选择权也陆续上市,当时股市适逢亚洲金融风暴与“9·11”恐怖事件时期,不少人把目光移转到期货市场,而且在期货商多年的努力推广教育下,股指期货逐渐让社会广大的投资者理解。
  所以在投机者、避险者、套利者都逐一加入的情况下,市场随后呈现爆炸性成长,这期间一般散户投资者大量投入,主管机关也陆续推出不少金融商品,如:台湾五十期指、股票选择权、公债利率期货、电子金融选择权、黄金期货、非电金期货、OTC指数期货等等,这些都给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投机避险通道。
  图2  台湾期货与选择权日均量成长图
   
  
  
  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影响
  就台湾市场而言,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对现货股票市场的影响并不大,除了短线会助涨、助跌,增加短期振荡的幅度外,中长期而言,不会影响市场的多空趋势,也不会影响到现货成交量。
  而且随着品种愈加齐全,指数的振幅反而下降,原因是股指期货能有效缓和现货市场不理性的买、卖盘所造成的巨幅变动。因此,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应是共存共荣。以台湾1998年7月至2002年年底为例,期间五种商品上市初期对股市交易量造成影响并不显著,指数的区位、涨跌才是左右成交量的关键。
  图3  上市初期价差较大
  
    
  2008是个空头年份,现货成交量缩,期货市场交易量却攀升。2009年是多头年,现货成交量增温,期货市场交易量仍持稳,因此股指期货市场一般不受行情涨跌影响,多空市场均有平稳的交易量。
  重大事件发生时股指期货功效大
  股指期货在空头市场,是可以充分发挥保值的效果,以台湾在2004年发生陈水扁“3·19”枪击事件而言,股市在短短的两天跌掉1000点(约13.5%),当时不少现货投资者损失惨重,但也有不少投资者,透过股指期货放空避险,不仅避免了损失而且还有一些赚取到高额的利润。
  上市初期期货公司可能面临的问题
  首先在开拓客户方面,因为期货营业网点比证券网点少,如果没有允许证券业务人员从事期货业务,在无法掌握客户的心态下,证券业务人员将会消极反对期货客户的开户,整体期货客户开户数很难增加。其次在交易执行上,在资金排挤及佣金收入考虑的因素下,证券业务人员不会主动鼓励客户从事期货交易。
  内地股指期货业务管理办法,着重证券、期货分工,监管较为严谨,对风险管理有帮助。而台湾的管理规则着重在让证券业务员有全方位的期货服务功能,在此架构下,证券业务员不用担心客户流失,可继续掌握客户,维持其竞争态势,因此开展期货业务的阻力较小。
  股指期货初期的风险管理与建议
  至于风险的防范,准章守法、教育培训及定期稽核是初期股指期货市场要降低风险的唯一途径。对市场可能发生的风险要时刻保持警惕。除此之外,交易与报价系统的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以及交易备份系统都是必须的。负责交易的人员也应该充分认识行情,在不同的行情下,运用妥善的交易策略,并拟定突发行情变动的应急策略,严格执行风控计划。
  台湾期货市场重要品种上市一览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