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前车之鉴:新股首日逢高买入 大概率亏钱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7-19 10:38:4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柯涛

A股是个喜欢炒新的市场,这已经不是新闻。可惜之处在于,炒新收益究竟如何,倒还真的少有仔细统计。本文用图说话,讲讲A股炒新的收益情况。


第一眼不意外


本文统计的范围是:深市中小板、创业板和沪市“603”开头的股票,且上市满120个交易日。


首日涨幅超过200%的新股,毫无意外,绝大多数新股在经历上市初期炒作后(我们定为10个交易日)将绝大概率亏钱(绿色箭头以下区域的橘色散点为亏损)。细观以后,还有一个发现是:根据首日涨幅排序,如左轴标示的蓝色散点所示,可见首日涨幅越高,则短期亏损概率越高。随首日涨幅下降,亏损幅度有缓慢缩小。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亏损幅度的缩小趋势不算太缓慢,只是因为最多的亏损幅度也不过-100%,所以坐标轴压缩了这个趋势。


仔细想就意外了


前面说对炒新收益少有“仔细统计”,是因为Wind系统里的“上市后N日涨跌幅”包括了首日涨幅,它统计的是以新股发行价买入N日后的涨跌幅,而这是不可能的——新股上市往往就是大幅高开,炒新的散户大多是逢高买入。那么,如果我们以新股首日收盘价为买入价的话,盈利情况如何呢?结论很明显,首日涨幅超过200%的新股中:


一是没有人赚钱,全部亏损(如右轴所示的绿色散点),最少也要亏近60%,100块钱变成40块钱!比较惨的,100块钱变成15块钱!


二是统计发现,从整体看,首日涨幅越高,亏损幅度越大。


也就是说,新股首日逢高买入的行为,就是“十死无生”啊。


长期看更意外


即便是考虑了首日高涨幅后的收益率,上述新股上市后10日、30日、60日和120日的收益率也很差。而且,如果炒新被套,越在手里拿着,亏得越多——拿10天,亏损幅度中位数是-9.23%;拿30天,亏损中位数-12.39%;拿60天,亏损中位数-20.08%;拿120天,实际上就是半年,亏损中位数-26.92%。


如果是上市首日逢高买入,在“血亏”的前提下,也是越拿越亏:10日、30日、60日、120日亏损幅度中位数分别高达-65.77%、-66.61%、-69.93%和-72.19%!


新股炒作和企业质地是没有关系的。主力炒一把就走,还赚钱了;这种短期行为造成的一地鸡毛都是靠散户长期亏损来收拾的。


如果这也算意外


明白的读者肯定会说,这就是一个跷跷板效应,目前市场新股首日涨幅限定在44%,这样日后收益相对就会好很多了。


事实也并非如此,根据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新股上市首日限价的弹簧效应》的研究,首日44%的限价造成了以下结果:一是新股上市连续上涨天数更长;二是二级市场投资者预期高度一致,盲目追涨,放大了价格扭曲,造成新股长期回报率低下;三是创业板因为个体小,新股限价以后,扭曲效应更明显。


如果我们把新股上市看作河流汇入海洋的话,那么,新股首日限价其实是人为拉长了入海口的长度,由于预期高度一致,这段入海口的“水位”反而被抬高了,等到入海时,往往又以连续跌停的方式,造成水位的急剧下降。正如方星海所说,“新股上市首日上涨44%,但没有交易量,没有交易量的价格是虚幻的、不准确的。”


我们选取了尚未设置首日44%涨幅限制之前的新股来分析,其中,首日涨幅高于200%的情况前面已经分析了。当首日涨幅低于100%且高于44%时,短期收益大多落在了-30%到20%之间,中长期收益大多落在了-30%到50%之间。这说明什么呢?


一是炒新收益不再是一边倒的大面积亏损了。二是炒新收益变得随机了。


首日涨幅极低  炒新收益未必理想


是不是新股破发或极低的首日涨幅(例如低于44%),后市表现会很好呢?


答案是:也不一定。原因在于,新股破发和极低的首日涨幅,往往出现在熊市之中。在这种趋势下,炒新收益也不见得理想。当然,比首日涨幅较高的情况,总体还是要好。


最后总结一下,炒新意味着什么呢?一、新股首日涨幅越高(超过200%),则短期亏损概率越高。二、新股首日逢高买入(超过200%),几乎是“十死无生”。三、炒新是极短期的行为,如果你没把握炒赢,那么你就要靠长期亏损来收拾赢家留下的一地鸡毛。四、统计显示,的确存在一个新股涨幅的理想区间,但这是事后结果,事前难以指望和把握。


让我们用中国最好的资产管理人之一邓晓峰说过的话来结束本文吧——“所有的投资,估值水平一定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价格,因为价格决定了回报率。”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