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继续支持证券期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7月24日,大商所主办的期货知识进高校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证监会、教育部、期货交易所、期货业协会、期货公司和企业的代表,以及48所高校的83名教师参加座谈。座谈会围绕“期货行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期货教学的标准化”等议题展开。与会代表交流分享高等院校期货人才培养经验,充分商讨期货知识进高校的意义与发展路径,并就若干问题达成共识。 期货知识进高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座谈会上致辞时表示,期货市场能够在资产定价、资源配置和风险缓释中发挥重要作用,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期货业符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证券期货知识的普及教育是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13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和相关方面积极推动,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试点,涉及500多所学校,有上百万学生参与。今年3月,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力求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理性投资意识,提升国民投资理财素质。 方星海指出,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在大商所和其他期货交易所、各大高校、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期货教育逐渐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支持证券期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会同教育部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指导,在政策资源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赵敏致辞时表示,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上提升投资者素质的根本举措。投资者教育不仅是证监会的职责,也是全行业的共同义务,还需要社会各方,特别是高校的共同参与。她说,高校在人才储备、科研实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期货行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不断丰富合作的形式,通过联合开设期货课程,联合科研攻关,共建研究中心等多种方式,将人才培育、产品研发等拓展到高校环节。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自2017年起,大商所即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座谈会上,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系统阐释了启动该项目的背景和动因。他认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好微观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而管理好波动与风险,需要企业具备相应的人才队伍、建立良好的内控体系。因此,在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前,培养其风险管理意识,传授风险管理技能,为企业参与利用期货市场储备人才,这是开展期货知识进高校项目的初衷。他表示,期货知识要在高校中得到进一步普及,由当前零散的、讲座式的、参观式的教育转变为常态化的一门学科,开设固定的课程,配备专业的教材,还需要持续探索。下一步,大商所将朝着持续化、普及化、常态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转型升级,继续做好高校人才培训项目。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王明伟在座谈中表示,在提升期货从业人员的专业质量方面, 高校与交易所、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大有作为。期货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期货行业的发展必须以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基础。高学历、专业化人才储备不足,制约了期货行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期货行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抓好人才建设工作,特别是从专业背景和学历结构上调整优化行业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储备。下一步,中国期货业协会将探索面向高校学生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并在从业人员后续教育上与高校深化合作,打造长效培训机制。 期货知识进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硕果斐然 据了解,大商所已与71所高校、8个地方期货业协会、51家期货公司合作开展了100多个培育项目,其中纳入学分的项目约占90%,已开班培训近7000名学生。71所高校里有38所211院校、21所985院校,参与期货公司51家。部分高校此前在课程设置上从未涉及期货领域,正是借助大商所期货人才培育项目的机会,开始与期货亲密接触。 参与座谈的嘉宾对高校期货人才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期货一直是北京物资学院的特色课程,该校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国胜说:“我们希望大商所的高校人才项目能够永驻课堂,我们非常支持,也愿意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9日进行第一期结课仪式的北京科技大学,则是高校期货教育的新兵。其开课过程被评价为“北科大速度”:从4月4日第一次开筹备会,到4月23日开课仪式,只用了19天的时间。虽然速度快,但在学院、交易所、期货公司的共同加班加点投入下,保证了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范小华以“学校一路绿灯”形容开课过程。 对于期货教学效果,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叶鑫表示:“学经济管理的同学感觉受益特别大,有研究生开始准备做与期货有关的选题,效果特别好。”吉林大学量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皓则表示,吉林大学2016年开展期货课程,第一期培训结束以后,就有研究生从事了期货行业工作,部分同学到期货公司实习,进入相关领域工作。 期货知识进高校发展路线坚定不移 座谈会上,与会嘉宾还就教育标准化、特色化等项目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林光华认为,规范教材非常必要,同时应该利用慕课的形式进行推广教学,开成课程组和课程群。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陈海强则认为,比起标准化,特色化也很重要,“我们厦大的专长是量化研究,希望在量化方面结合大商所的高校项目”。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主任童牧表示,课程建设还需有更多的层次,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体现特色。同时他号召高校与实体企业一起建案例库,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金鹏期货董事长常清提出,要探索把标准化和差异化结合在一起,对讲座类培训和专业类培训,先分类再进行标准化,因地制宜。 座谈会后,证监会期货部巡视员鲁东升有感而发:高校期货教学为期货市场培育了三类人才:一是从业人员,二是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使用者,三是期货市场的理解者。其中,第二类、第三类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期货行业从业者只有6万多人,是一个小行业,但却是个大市场。现在还有很多产业客户没有进入市场,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人才,缺乏操作人员。此外,不参与期货交易的其他人员也一定要理解期货市场,如果社会理解的人多了,反对的声音也就站不住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巡视员武世兴总结,期货知识进高校开展以来,高校与期货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开设了很多课程,做了很多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包括实践教学、学科知识竞赛等,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通过教育部、证监会推动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契机,大商所的期货高校人才培育计划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机制。未来应把高校的优质资源和行业协会的资源进一步协同起来,投入到期货人才培养工作中。 在期货知识进高校座谈会举办之前,大商所于7月22—24日举办了高校教师衍生品研修班。大商所资深专家陈伟、海鹏腾瑞总经理费忠海、国泰君安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总经理魏峰、热联中邦总经理劳洪波、中期协原副会长李强、北京合益荣投资集团总裁周世勇围绕期货市场的基本情况、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企业期货工具应用、期货市场人才需求等主题进行授课,69位高校教师接受培训。据了解,2017年以来,大商所已连续3年针对高校的老师开展衍生品知识培训,累计培训教师211人次。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