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等国家的需求强劲,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油料作物预测报告(4月10日)显示,2008/2009年度美国大豆出口将达到创纪录的12.1亿蒲式耳(1蒲式耳约等于27公斤),约合3267万吨,种植面积也将达到创纪录的7600万英亩。 美国大豆出口猛增的态势在中国海关统计的大豆进口数据中已有明显体现,海关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进口大豆386万吨。中华油脂网表示,3月份的大豆进口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66.6%。而2008年中国总计进口大豆3744万吨,其中美国大豆占其中的40%。 在廉价进口大豆的冲击下,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在东北大豆主产区收储的600万吨如何消化将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如果进口大豆的增势不减,最近两年内都将很难实现顺价销售。 美大豆输入激增 美国农业部表示,2007/2008年度,美国大豆出口总量为3160万吨。大量出口让美国大豆的库存数量急剧减少,从2008年12月1日的27.57亿蒲式耳下降到2009年3月1日的13.02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预计,出口猛增将使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7600万英亩,而2007/2008年度,全美大豆种植面积为7570万英亩。 除了数量的大幅增长,美国大豆继续保持对国产大豆的价格优势。美国农业部预计受出口量大增的推动,美国大豆的市场交易价格将从每蒲式耳8.85美元~9.85美元上涨至9.25美元~10.05美元,折合每斤1.20元~1.30元,这个价格仍然远低于国产大豆的价格。 收储难题 2008年10月到今年1月,国家先后三次在东北主产区对大豆进行临时收储,收储价每斤1.85元,总量达到600万吨。按照规定,收储的600万吨大豆出售实行顺价销售的原则,即在每斤1.85元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仓储、运输费用。 九三油脂集团总经理田仁礼和中国大豆网总经理刘兆福均对CBN记者表示,如果进口大豆保持在每斤1.20元~1.30元的价格,国家收储大豆不可能以每斤1.85元以上的价格销售出去。 刘兆福说:“大豆的价格周期一般是5年,2007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大豆价格处于上涨周期,现在整体处于下降区间,在2011年春天之前,美国大豆价格要大幅反弹很难。石油价格现在还处于低位,用玉米做生物燃料不赚钱,美国原来种玉米的土地被大豆挤占,如果石油价格上涨,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也许会促使大豆价格大幅反弹,国内外的大豆价格有可能平齐。” 田仁礼说:“国储600万吨大豆顺价销售现在没有可能,每斤1.85元的价格卖出去没有人要,比进口大豆价格高很多,除非美国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导致大豆供给减少,价格大涨;还有就是今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量减少,整个大豆市场的价格也有可能上涨到国储每斤1.85元的水平。” 如果国家收储的大豆在1~2年内无法实现顺价销售,随之而来的就是仓储难题,大豆将多少会有损耗。曾经在粮库工作,也做过大豆经理人的刘兆福介绍:“国家收储的大豆1~2年卖不出去,不会在粮库里烂掉,如果收储大豆的水分严格控制在13%~13.5%的水平,大豆的保质期可以达到3年,如果保管的条件更好一些,存放5年也是可以的。仓容也不是问题,黑龙江除了要收储大豆,还要收储玉米、水稻,粮库放不下,可以把大豆运到山东、河北,这些地区有不少大豆的加工企业,库容也大。” 600万吨仓储大豆还将积淀大量资金,对此刘兆福认为也不是大问题。如果按照每斤1.85元的收储价计算,收储600万吨大豆至少需要110亿元的资金,刘兆福说与国家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相比,投入110亿元保证豆农的收益并不算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