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和多元化业务发展背景下,期货公司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7月31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通过了同意对中信期货增资19.95亿元的决议;这也预示着,一旦增资完成,中信期货资本金迅速攀升至36亿元,一跃成为行业首位。事实上,中信期货的战略布局已经从股权结构、业务侧重等方面有所体现。 业内人士表示,近些年期货公司正在努力调整收入结构,在行业对外开放程度提升的背景下,积极扩展国际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扩充业务规模就要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补充资本金成为了关键一步,依靠股东加大资本投入、挂牌新三板以及通过上市来扩展融资路径等,都是期货公司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的尝试。 中信期货 资本金将升至36亿元 期货行业的公司组成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券商系、现货系和传统系;由于行业历史发展特点,伴随着每个阶段的不同情况,三个类别的期货公司都有着不同时期的盛衰。 事实上,中信期货作为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典型代表,早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崭露头角,近些年因自身发展需要显得相对低调,但实际业务情况在行业排名仍跻身头部地位,而此次股东的一次性大量增资,也预示着中信期货将再度“王者归来”。 7月31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对中信期货增资的决议,同意对中信期货增资人民币19.95亿元,即,将其注册资本由16.04亿元增至36亿元。 中信证券表示,增资主要用于提升中信期货的资金实力,扩大业务规模,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并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在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全权办理涉及增资事项的相关手续。 一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两年行业发展提速,尤其是风险管理业务规模的提升,成为了期货公司多方角逐的主要方向,此次中信期货通过增资跃至行业首位,可见其对期货多元化业务的看好,尤其是对外开放程度提升背景下,国际化和风险管理业务的预期。 “早在三四年前,中信期货在多个经营指标上一度领跑行业,例如保证金规模和净利润等财务指标方面,同时也是行业首个保证金规模突破200亿元的期货公司。”这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从中信期货的各方面布局来看,其战略规划依然很清晰了。 值得一提的是,7月初,中信证券还发布了审议通过了《关于行使优先购买权收购中信期货有限公司6.53%股权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同意公司行使优先购买权,以不超过人民币4.71亿元(含4.71亿元)收购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期货”)6.53%的股权。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上述股权收购,中信证券持有中信期货股权比例变更为100%。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中信证券2018年年报获悉,截至去年底,中信期货总资产为353.19亿元,净资产为41亿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亿元,净利润4.04亿元。 多家期货公司 掀起增资潮 据记者了解,在本次中信期货未进行增资前,期货公司资本金在20亿元以上的有四家,分别是五矿经易期货、东证期货、国泰君安和国信期货;其中,五矿经易期货资本金最高,为27.15亿元,于2017年年底完成。 “期货公司增资的目的在于增强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全面发展各项创新业务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公司快速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五矿经易期货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补充净资本可以保障业务的快速和多元发展,以及扩大风险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同时,优化IT系统和提高经纪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相信会有更多期货公司进行增资的。 据了解,为了能够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多家期货公司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增资,例如发行债券、依靠股东增资、通过挂牌新三板或上市等方式,所募集资金均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 日前,南华期货顺利过会,并将不久正式登陆A股上市。南华期货在最新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净资产和净资本将明显增加,在我国期货公司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中,较强的资本实力有利于支持公司的各项业务顺利开展,利于公司各项监管指标的改善。 一位期货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加快提升注册资本金的水平,是期货公司扩大业务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期货公司才能够在国内外同步开展期货业务。从近些年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加快补充资本金已成为了共识,毕竟衍生品市场空间还能巨大。 与此同时,弘业期货在招股说明书中也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资本实力将得到增强,从而推动后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将通过有效配置资本,及时有效的将募集资金投入使用,从而实现合理的资本回报水平。公司后续会将募集资金运用到补充公司及境内外子公司资本金、增设境内外子公司及分支机构、优化多层次网点体系建设,推动创新业务发展与布局。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