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践行与知行合一 真知,行不难 近期,市场风云变幻,看似波涛汹涌,危机四伏。也许,换个角度去看,此时此刻,正是检验投资人思想与体系是否成熟稳定的良机。 我们应该坚信,中华民族是压不垮打不败的民族,面对困难只会愈挫愈勇。三五年后再回头看看,当前的波折也许只是伟大进程的一朵浪花。 与其将时光花费在自身毫无影响力的事件之中,不如整理思绪认真展开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投资能力。 市场中流传着一句话:“投资之术可学,投资之道靠悟”。以前不能准确理解其意,近日,缘于杨天南老师一段话,勤思渐悟之下,心中所获良多。 天南语:“求知,是升维;践行,是降维;知行合一,是升降融为一体。见招拆招,随机行事,如水银泄地,随形而化。所谓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 求知,是升维 如果不学习,投资人永远都处于迷宫的混沌之中,难逃人云亦云的命运。 通过不断学习,可以借别人的经历或成熟体系拓展自己的视野,通过别人的成功、失败吸取经验或教训,能够得到快速成长;其实质是一种自我认知维度的提升。 初级阶段,学者一张白纸,学习进步很快,空间也大。但随着学习内容增多,持续时间越长,纯粹靠自身的提升就会遇到瓶颈。 这时候,需要一个更高维度的“导师”来指引,越过自身认知的天花板,其实质是打开了新一层进阶的空间,原有的天花板也就成为新空间坚实的地板。 导师自身维度的高低决定了学习者,新的成长空间大小。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意思:有名师指点,只要自身足够勤奋,不一定能达到名师的高度,但下限也能远超一般人的上限。 践行,是降维 从知到行,看似一步之间,实则相差十万八千里。不然历史上就不会有赵括“纸上谈兵”的千古笑谈。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必躬行。投资之事尤其如此。 即使认知上有了进步,但实践中还是难免会走很多弯路和错路。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在实践中,不会像学习一样纯粹而简单。 首先,要迈过时间的考验。对所学所知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地长期坚持。 其次,要经受市场的洗礼。压力之下不变心,压力之下不变形是一个检测的最好标尺。 此外,投资人所学还要与个人性格习惯相匹配。有些人,对价值投资理念几分钟就能够接受,而后能立即去学以致用。有些人,是真的认为价值投资好,也非常想学,但就是学不好,守不住,除了认知的程度外,与个人性格和习惯是有一定关系的。 投资人取得真知,经历市场周期考验后,当再次牛熊轮回时,就能俯瞰市场,从容以对,其实质已经是一种降维打击,风轻云淡中稳稳获胜是大概率的事情。 知行合一,是升降融为一体。见招拆招,随机行事,如水银泄地,随形而化。所谓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 翻看投资历史,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极好的投资机会都是在极差的行情时产生。这就是巴菲特提出的“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 很多人都认为这样做是反人性的,极难做到。确实,纯粹凭感性或所谓的理性去试图克服人性,战胜人性太难了。 其实,世人看似很反人性的操作,于巴菲特、杨天南、段永平、唐朝这些成功的投资家、投资人而言,其实只是真知后,顺应自己的人性做出当下的选择。 真知后因为懂得了价值,价值相同,价格越低自然敢买更多,价格越高理当落袋为安。 当投资人知与行都达到较高水平,这时候才有可能将升降融为一体,投资成功实质上是一个人认知的变现。 投资人做到了真行合一,就高枕无忧了吗?其实不然。 投资中最确定的事情就是“不确定”。个人乃至机构的研究分析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为了长久的存在,每次投资都要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作为缓冲。同时,为了避免黑天鹅事件,最好是用稳健的组合进行对冲。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固守“能力圈”。 生活中,人们的欺骗并不一定会受到公正及时地处理,但股票市场肯定难逃市场的惩罚。投资是最应该诚实的地方,一定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即不知。绝对不能不懂装懂。 然而事实上,投资中自己最好骗,可能为了虚荣、面子,或者纯粹是不知为知,很容易就以为自己懂了,也许事后看一目了然的错误,但一定是栽了跟头才会真正醒悟。 真正的能力圈不仅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清晰地分辩能力圈的边界,宁愿放弃极具诱惑的机会,也要坚持不进入没有把握或没有办法确定的能力外圈。 投资者其实可以将市场中的企业分为两类:一种是自己能弄懂的好企业,这是值得花时间深入研究和持有的;另一种是自己弄不懂的企业。 投资相对其它行业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不懂的、不会的,可以不必费时间去学,直接否定就好。 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一尺栏”高的好企业就好。这就是固守能力圈。 能够选择好行业中的好企业,这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具备了这个基础,算是迈进了成功投资的大门。 投资的下一阶段,投资水平的高低最终将体现在对企业价值的准确估算程度。 因为有了精准估值的这杆称,那些对企业估值比较精准的投资人,才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先生”的吝啬良机或接受它慷慨的馈赠。在好企业之间根据当时的估值进行自如地切换,从而长期稳定地取得优异成果。 这时才算真正做到:见招拆招,随机行事,如水银泄地,随形而化。 这才是: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吧!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