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期货上市“满月” 8月16日,粳米期货在大商所挂牌上市。上市一个月来,粳米期货市场运行理性稳健,定价合理有效,各类型客户参与积极。市场人士普遍表示,粳米期货首月运行平稳,流动性适中,价格走势基本反映粳米现货市场基本面情况,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流动性适中 价格走势符合预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粳米期货共计运行了20个交易日,在此期间累计成交量29.12万手(单边,下同),成交额106.80亿元,持仓量保持稳定,日均持仓量1.57万手。其中主力合约成交量28.24万手,成交额103.59亿元,日均持仓量1.31万手。 从市场运行情况看,粳米期货首月共挂牌8个合约,主力合约为RR2001。从主力合约价格走势看,全月最高价3735元/吨,最低价3597元/吨,价格主要运行区间在3600—3700元/吨。全部上市合约均温和振荡,市场交易十分理性,其中主力RR2001合约9月12日收盘价3631元/吨,较首日收盘价下跌1.47%。 光大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侯雪玲表示,粳米期货上市以来的价格走势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市到8月底,由于市场采购主要来源为政策粮拍卖,价格较低,供应充足,使圆粒粳米价格承压,粳米期货2001合约价格从最高的3735元/吨跌至3600元/吨,随后价格在3600—3630元/吨间振荡运行。第二阶段是9月至今,9月2日有关部门提前暂停了多数最低收购价稻谷的竞价销售,这出乎市场预期,导致2013—2015年产稻谷成交量大幅上升,成交价格也有较大幅度上涨。由于成本提升,粳米期货2001合约从3617元/吨最高涨至3709元/吨。 南华期货农产品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宏磊也认为,粳米期货上市首日价格高开高走至3700元/吨,随后稳步下移至3600元/吨左右,这种振荡下行的走势基本反映了现货基本面的情况及相关预期。“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8年我国粳米产量约4700万吨,消费量约4200万吨,供应过剩超过10%。此外,粳稻庞大的库存也使普通圆粒粳米供应较为充足。粳米期价走势较好地反映了现货市场的预期。”他说。 “总体来看,粳米期货合约能够较好体现现货市场变化,价格发现功能初显,期货价格公开、透明且具有前瞻性,这无疑对粳米加工和经营企业带来了便利,企业可据此更为合理地安排生产和经营。”侯雪玲说。 为产业提供风险管理新工具 据统计,粳米期货上市以来,累计近2万位客户参与了粳米期货交易,其中单位客户200家。维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便是上述参与粳米期货交易的产业客户之一。该公司董事长孟召永表示,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多年来一直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管理大豆、玉米、白糖等农业品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受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集团的米业板块多年来开机率都较低。粳米期货上市后,配合总公司农产品经营的整体方案,公司积极开展了粳米期货交易,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提前锁定经营成本和利润,有效地规避了经营风险,为维维米业未来的生产经营积累了经验、打下了牢固基础。“公司将在套期保值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扩大粳米期货交易的规模。”他说。 齐齐哈尔市和美粮食仓储集团有限公司也是粳米期货的首批产业客户。据了解,和美集团是一家综合性民营粮食集团,其中玉米的年贸易量达150万吨。多年来该公司一直使用期货工具为玉米相关业务保驾护航,因此对期货工具比较熟悉,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套期保值经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我们集团对期货工具有着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听说粳米期货上市,集团又多了一项避险工具,也多了一条经营渠道,十分高兴,满怀期待。8月16日我们去大连参加了粳米期货的上市仪式,当天便开展了交易。作为粳米期货第一批参与企业,我们盼望着粳米期货的活跃度和市场参与度逐步提升,让其成为更完善的产业避险工具,我们以及周边大型加工企业将更积极、稳健地参与粳米期货的交易。” 李宏磊表示,由于南华期货研究所地处粳米主产区,他能深刻感受到周边企业对期货工具的兴趣和热情。以北大荒米业为例,在粳米上市前,便与南华期货共同开展培训活动,公司领导和下属十余家分厂共计100余人参加,积极主动学习粳米期货有关知识和风险管理实务。“现在公司从上层领导到基层员工都在积极学习期货,力求保障企业稳健运营。随着粳米期货的上市,粳米行业的定价规则将发生改变,我们深知这一点,所以必须提前准备。”北大荒米业负责人说。 “粳米期货风险管理功能正逐步体现。”侯雪玲说,上市以来有多家企业在期货盘面进行套期保值,锁定了经营利润。这些企业结合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基本能估算出符合期货交割要求的粳米生产成本。当盘面价格出现利润时候,企业便在期货市场卖出保值,不仅规避了价格风险,也拓宽了销售渠道。“希望粳米企业积极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熟练应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善用期货手段,最终实现从传统的购销贸易经营模式向金融赋能的农业产业发展的升级转变。”她说。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