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义正“入侵”全球资本市场…… 由于欧美素食、环保两大文化逐步合流,并成为一种带有时尚性质的社会议题,关于人造肉或仿荤食品的消息最近开始持续刷屏,A股上市公司金字火腿、双塔食品、以色列科技公司均宣布了自己在人造肉领域的进展。 受此消息影响,金字火腿11日早盘高开后强势拉升涨停。 人造肉的市场非常具有想象力,但是短期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可能不值一提,尤其与国外人造肉公司相比,中国的人造肉公司尤其是上述两家A股上市公司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食品公司而非高科技公司。 券商研究报告认为,随着人造肉工业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Beyond Meat、ImpossibleFoods等同类的工业化技术和产品会拓展到中国市场,同传统素鸡、素鱼等一起丰富国人的餐桌,从而带动肉制品龙头企业进入人造肉领域,或者吸引新的入局者,从而撼动产业格局的调整。 素食与环保时尚刺激科技公司入局 10月12日,以色列生物科技初创公司阿列夫农场Aleph Farms宣布,公司近日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了一项联合实验,运用3D生物打印机成功培育首块太空人造肉。而在前一日(11日),A股上市公司金字火腿宣布正式开始预售旗下的人造肉产品,并引发股价涨停。 根据报道,以色列科技公司阿列夫农场表示,其生产方法模仿了牛体内肌肉组织再生的自然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在地球上收获,在太空中生长,在微重力条件下组装成小型肌肉组织,这多亏了俄罗斯公司Bioprinting Solutions开发的3D打印机。这个实验旨在设计宇航员未来的食物和生产肉类。 就在前一天,A股上市公司金字火腿也宣布了自己在人造肉领域的野心。金字火腿10月11日宣布与美国杜邦公司技术合作生产的人造肉产品正式开启预售,该产品非转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售价为118元4片,预计10月下旬发货。金字火腿也成为了国内首家真正上市的销售人造肉的企业。 人造肉在最近两年的快速发展,不仅与欧美地区的素食主义以及节能环保相关,也与亚洲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肉类资源消耗相关。其大的背景是素食与环保两大文化在欧美地区成为一种逐步合流的符号。 素食主义不仅仅成为欧美富裕阶层的一种时尚潮流,甚至成为一种素食极端主义文化,因为素食引发的各种匪夷所思的欧美社会新闻经常刷屏,甚至引发对吃肉者的暴力行为。根据央视的报道,美国素食人口已超过1400万,素食馆越开越多,素食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根据美国植物食品协会研究显示,2017年美国的植物性食品的增幅高达8.1%,超过31亿美元。 人造肉不仅仅满足了素食主义者的需求,实际上也与节能环保以及寻找资源替代消耗有更大的关系。根据媒体报道,目前,畜牧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5%,大致与全球所有汽车尾气的排放量相当。然而,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激增,汽车尾气排放量预计将会下降。到2050年,全球肉类消费量预计将比近年来增长76%。其中大部分增长将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以猪肉为例,2018年中国的猪肉产量约为5404万吨,同时进口了215.5万吨猪肉,仅出口了29.5万吨猪肉,也就是说,去年中国消费的猪肉总量就约为5590万吨,约为全球猪肉消费总量的一半。 由于猪肉供给偏紧,中国不得不加大对国外猪肉的进口力度,仅在今年七月就进口了18万吨的猪肉,猪肉产量不足和肉价的提升,使得人造肉的市场需求在中国变得显而易见。 资本与技术推动人造肉逐步走向现实 人造肉或者仿荤食品成为富裕阶层的时尚,但这一发明被公认的源自中国,首先出现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技术史最为发达繁荣的宋朝。 值得一提的是,人造肉公司更像是科技公司,拥有较多的科技含量,但市场公认的这些人造肉技术早期都来自中国的仿荤技术,某种程度上说人造肉或者仿荤食品是中国发明的,只是经过欧美科技公司的改造,仿荤食品变得与肉类的口感味道并无二致,食客已经很难分辨出真肉与假肉。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未来10年,人造肉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00亿美元。热闹的行业总是离不开资本的身影。人造肉之所以能迅速走红,一部分原因也就是因为其背后有明星资本的加持。 Beyond Meat在上市前累计获得过7200万美元的融资。5月,美国另外一家人造肉领军企业Impossible Foods宣布公司融资3亿美元。据统计,在过去18个月里,Impossible Foods 完成了2.14亿美元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近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李嘉诚旗下的公司。 在中国获得资本关注的人造肉公司包括珍肉科技,这家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两个月后,获得由天使投资人王展及团队投资的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创始人吕中茗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工程学专业出身,热衷健身。在涉足人造肉之前,他曾创办过蛋白棒品牌“腹愁者”,面向健身人群,这家公司也获得了机构资金的关注。 根据报道,在欧美市场,几个头部玩家凭借其技术资源已经累计了人造肉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例如Beyond Meat用豌豆编织蛋白模拟口感、用甜菜汁“仿血”;Impossible Food用大豆血红蛋白制造风味与香气等。从研发时间来看,Beyond Meat2009年成立、2013年开卖首款产品、代表性产品2016年才面市。Impossible Foods也不例外,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据报道,其历时5年、耗费8000万美元才研发出首款产品。 而从原料上看,按照人造肉的原料及制造工艺,可以将人造肉分为植物肉和培育肉。其中植物肉以大豆、豌豆等植物为原料,从中分离出植物蛋白和纤维,在以加热、压力变化和冷冻等方式,将蛋白质编织成纤维状结构,最后加入水、脂类、香精、色素、微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配料做成与传统肉类口感相似的素肉。培养肉则是从动物体内分离,提取少量干细胞,在营养液中进行培养,形成类似肌肉的组织,最后加工处理形成符合大众口味的人造肉制品。 不过由于成本原因,目前的市场多是以植物肉为主,培养肉由于制作成本高昂,仍未大规模生产。比如,在2013年国外造出的第一块人造肉饼成本高达32.5万美元,而在2017年生产一块培育肉的成本则高达9000美元。未来随着资本的推动和技术的技术,培养肉的价格会相应降低。 美股与A股轮番炒作仿荤概念 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技术概念或风口,都会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方向,随着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清晰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人造肉或者仿荤食品的概念也开始进入股票市场,并被资金疯狂追捧。 今年五月份,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美股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人造肉第一股。股价在当天收盘时上涨163%,也是2000年以来市值2亿以上公司中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作为一家食品公司,Beyond Meat在去年获得了传统食品公司难以想象的增长:2018年营收为8790万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70%,毛利率为20%。 Beyond Meat公司成为今年美股市场最为疯狂的股票之一,其上市后每股价格一度只维持在50美元附近,但随后就开始持续拉升,到今年七月底,其股价已经从最低每股45美元暴涨到每股239美元,股价涨幅接近5倍,截止11日,该公司市值亦有80亿美元。 有一种说法是,任何一个在美股市场取得成功的概念,都会吸引A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关注,很快就会在A股市场开始逐步落实。 A股上市公司双塔食品在今年10月8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承认公司涉及人造肉业务,该公司主营业务为龙口粉丝、豌豆蛋白、食用菌等,在今年9月4日晚,该公司公告称与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植物蛋白肉项目建立全面深入合作。 另根据双塔食品发布的公告,双塔食品10月8日在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植物蛋白肉是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素肉饼、素肉牛排、无奶蛋香肠(素肉肠)等产品已经列入研发规划,并开始着手研发。目前,双塔食品主要通过经销商向美国“人造肉”上市公司Beyond Meat供货。未来,公司不排除与其他合作方在植物蛋白肉领域开展合作,主要会考虑品牌因素等。 10月11日,A股上市公司金字火腿与美国杜邦公司技术合作生产的人造肉产品正式开启预售,该产品非转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售价为118元4片,金字火腿的人造肉有牛肉质感,每100克含12克蛋白质,主要面向健身与养生人士,食用方法为解冻后煎炸食用,预计10月下旬发货,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天猫旗舰店进行预售,金字火腿也因此成为了国内首家真正销售人造肉的上市公司。 人造肉的市场非常具有想象力,但是短期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可能不值一提,尤其与国外人造肉公司相比,中国的人造肉公司尤其是上述两家A股上市公司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食品公司而非高科技公司。 券商的观点也似乎说明了这一点,兴业证券指出,在中国,人造肉更多是为了丰富中国人餐桌、满足一些宗教人士需求,并没有直接和主食肉类形成直接竞争。目前,中国做植物肉业务的三大企业包括深圳齐善食品、江苏鸿昶食品和宁波素莲食品,但供货渠道中,寺庙占绝大部分比例。 兴业证券预测,随着人造肉工业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Beyond Meat、ImpossibleFoods 等同类的工业化技术和产品会拓展到中国市场,同传统素鸡、素鱼等一起丰富国人的餐桌,从而带动肉制品龙头企业进入人造肉领域,或者吸引新的入局者,从而撼动产业格局的调整。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