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很荣幸我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些我的心得和体会。今天我们的会议比较紧凑,时间也比较有限,有一些开场白的东西我就直接跳过了,我就直接进入我讲的最核心的部分。
首先我想说一下,国际投行做大宗商品业务的时候,主要侧重在风险管理业务,而不是资产管理、或投资管理类业务。这个跟我们国内市场的发展路径,尤其是我们国内二级市场偏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的风格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当然了,在国际市场上如果我们谈到股票业务的时候,可能也是以投资管理类为中心,因为毕竟股票的二级市场主要还是投资管理功能,但是FICC,尤其是商品和外汇就很不一样,比如外汇的业务基本95%以上都是风险管理类业务,商品的话我们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我觉得70%左右是风险管理类业务,而30%左右可能是资产管理类业务。这是第一个我想要说的。
第二个,在风险管理类业务内,我大致把它分为经营性的业务和自营性的业务,传统在国内是以经纪和自营来区分的,但是不一样,在海外经营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的界限不在于交易的头寸是不是自营,而在于你交易是不是有客户并且为客户带来附加值,经营性业务也是自营头寸的,我把他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自有性的交易,但是自有性的出发点是为客户服务,自营性交易的出发点是因为满足自己的一个趋势的判断一个观点以此来获利,这个是不一样的。
江浙一带已经有很多期现公司了,如果是注重终端和配送的,作交易是为了做现货,那么这个是经营性的业务,期现公司在做这个的时候可以通过期现套利为自己带来盈利,做现货是为了做交易,这个是自营性的盈利,而自有性业务在经营性业务中占的比例非常大,从量上面占到了60%-80%,甚至更多。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经营性业务,这个是做大宗商品业务的基础盘,没有这块的话金融机构都不敢说自己有大宗商品业务,我把他分为四块,现货、融资、价格管理和仓储物流,当然了海外的好处是可以混业经营的,这些业务可以一起做,我们国内目前也是在摸索一种方式能不能把这些业务都放在一块儿做。
首先我们看现货,在江浙一带已经有这么个趋势了,你做衍生品做期货做金融,尤其在大宗商品领域你不做现货是不行的,海外其实很早就是这样了,但是金融机构做现货的目的肯定不是跟传统的现货机构在传统的现货领域去拼,所谓的配送也好,搬砖头也好,我觉得金融机构做现货出发点是两个,第一为更高附加值的业务提供基础性的平台,我们看到很多融资或衍生品,不通过现货的形式不结构化的话根本打入不了这个市场,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只有真正做现货了,才可能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产业的需求,才可能把高附加值的业务做好,以前不少金融机构的交易员做了十年、二十年的交易,没有见过现货,不知道什么是点价什么是基差,可能在过去相对初级的市场有一定生存空间,可是面向未来这样的交易员生存空间是越来越小。
然后是融资,融资和价格管理才是投行真正的利润来源,而现货和仓储物流是给这些利润来源提供一个平台。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真正的擅长的是融资和价格管理,融资大家很好理解,不管是在境内还是境外,如果问企业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我相信毫无疑问首先还是融资。那么海外的好处是他可以做混业,所以融资的方法很多,远远超过了只是一个流动资金贷款,整个供应链金融打的都是非常通畅,从最早的进口开证到到港后仓单的质押,到保理,到贴现包括托盘这样的业务都可以做,但是有一点我想强调一下,刚才说的很多名词都是传统商业银行已经可以做的事情,比如保理,比如信用贴现,而投行做融资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投行因为有对现货的管理和处置能力,所以他可以把在传统商业银行眼中看来是废铜烂铁的商品变成一种准货币。这是投行做大宗商品融资最重要的功能。供应链金融在大宗商品领域在可预见的未来主导权和创新的动力在于现货公司、物产公司。资金很重要,但是资金不是这块创新最根本的东西。因为你有货物的处置能力、管理能力、变现能力你才可以让他你去传统银行只能贷20%、30%,但是你把他变成准金融资产了,你可以轻而易举的贷到90%、95%,这个创新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
价格管理的功能,其实看似是投行最擅长的领域,做各种衍生品,期货也好,互换也好,期权也好,但是我觉得这一块业务现在投行面临压力反而是最大的,这也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投行抱着这个基础盘不介入实体和现货造成的,我相信各位可能也有一个感受,现在在市场上最最不缺的可能就是金融工程的人才和团队了,随便哪家金融机构都有衍生品或金融工程团队,海归一大半是学金融数学或金融工程的,这是过去的市场环境造成的,可能20年以前,咱们懂得最普通的Black-Scholes,都有相当大的回报率了,可是现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如果简简单单做衍生品定价的话没有太大的成长优势,也不能给企业带来附加值。相反好的现货团队反而是比较缺的,或者说懂金融懂供应链懂价格管理的现货团队是最最紧俏,远远供不应求的。
以上三个是基础盘,如果同行要做大宗商品的话这三个是要必须做的,但只有特别大的投行,开始涉入到做仓储物流,前面三个都是轻资本的业务,可能量不小,但是对于资本的占用没有那么大,如果做仓储物流的话,这个资本的占用量和期限就都比较长了,为什么会有大的投行发展到这个阶段想要介入仓储物流,我觉得主要还是两点,第一个满足一个小目标,毕竟前面的业务做大了,总是担心,如果你做现货,你对物权的管理质量的管理,没有一个特别放心的手段的话,是做不了特别大的,这是一个小目标为前面的业务提供一个更好的增长空间,一个更大的目标是通过仓储物流能够更好的拓展到自营性业务。投行做自营,跟基金、买方做自营是有很大的区别,投行的研究是没有优势的,买方的对冲基金对于市场的研究,不管从方法,从投入上来远远超过投行,投行可能有研究部做一些卖方性的研究,但是卖方性的研究是基础性的研究是数据接入挖掘,是就某一个单因子做深层次的基本分析,并不能主导交易行为,而且投行的研究部和自营或者交易都是有防火墙的。
也许十几年前投行可能还有一些交易流上的信息优势,但是现在这个优势基本都没有了,监管的压力让交易流信息越来越透明,投行要做自营必须找到自己的切入点,仓储、物流包括之前的现货给投行做自营找到两个很好的切入点,第一个对于标准化业务来说,你切入到现货,切入到仓储物流,就在调研的手段上又反超了传统买方,传统买方通过一个外人视角调研做得再深入,买的总还是没有卖的精吧,如果投行自己做起了现货业务,他对于信息的收集的广度精度和速度就超过了传统基金,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领先的买方也开始走这条路,自己也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一个物产公司,边做生意边收集投资交易需要的信息,这是对于标准品而言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非标,比如说波动率,比如说基差,甚至很多非标品的价格,通过仓储物流和现货既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得到流动性,对于买方而言做非标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可能看对了行情也做不进去,比如极端市场情况下的原有cash-and-carry交易,没有油罐一切免谈,投行介入到这一块,平时没有交易机会的时候可以利用前面三块业务把它盘活,保持低利润或者至少覆盖成本,一旦机会来了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大的利润空间。
那么刚才我讲的是风险管理的业务,资产管理类业务这块,主要是分主动类和被动类,主动类投资跟投行的自营业务越来越像,在往非标上靠,传统我们说主动类管理业务主要是集中在宏观和标准化产品上,可是现在我们看到大的主动类管理类的基金越来越多的交易远期和基差,是因为标准化产品的alphs是在缩小,市场有效性在增强,也就是说基金也越来越多从非标市场上寻找alpha的来源,而被动管理主要做的是beta,是多资产配置,你可以说他跟股票、债券、外汇、商品都打交道,其实他跟谁都不是特别熟,主动类和被动类业务的服务和维护是分开的。
我刚才迅速的讲了一下投行的业务的种类,接下来我讲一下做这些业务投行的部门的设置是什么样,一般来说投行的最大的二级市场的部门叫做全球市场部或销售收益部,不同地方不同投行的名字是不太一样的。
主要处理投行的经营性的业务,投行的交易员跟买方的交易员最大的区别在于,投行二级市场交易员是高度细分的,假如FICC下到商品,商品会分有色、能源、农产品,有色还会分到底是铜,还是铝,还是铅锌,有的投行铜的交易员就有三个,一个注重看近期,另外两个注重看远期,买方不会有基金经理只关注单品种单标的的,投行的业务模式是要为客户做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在什么地方?在于如果有1000个客户,有的愿意交易近期,有的愿意交易远期,有的愿意交易基差,有的愿意交易高度相关品种价差,投行的交易员是没有选择,必须服务的,这就要求他们对单一品种的方方面面都非常熟悉,如果交易铜,选择只对铜的近月感兴趣是不行的,必须从近期到远期所有的时间节点都保持高度的敏感,非常的清楚价差矩阵没一个单元的变动情况,1-3个月,3-6个月,3-9个月,1-9个月等等,在做市报价的过程中关注有没有隐含套利的机会,同时也要了解铜的波动率、波动率曲线、波动率曲面,同时知道上海铜 、COMEX铜等等,对单品种深度掌握,这也是为什么刚才说到的主动类资产管理类业务也是由这个业务团队来服务维护的,一个主动类的基金经理在做非标、做远期的时候需要更多的信息方面的深度服务。
被动类的配置或指数业务通常不归他们服务,而是由大宗商品剥离出来的专门团队维护的,这样的业务团队可能在二级市场业务线下单独成立一个板块部门,也可能挂在他最大的资产类型的板块下,是因为这个业务最重要的技能点在于资产配置,在于他知道当下的主题是什么,对他来说他不捆绑于股票、商品、外汇或任何一个单一资产类型,他只是做各种各样的资产配置,当然这里面还分有的是大的资产配置,比如像达里奥那样做宏观的资产配置,有的人是做小的资产配置,比如高盛的商品指数交易是就大宗商品里面做资产配置,但是这样的服务和传统服务,和我们说的单一资产单一品种服务是不一样的。
今天时间非常有限,我匆匆地把我自己对于国际投行的模式做了一个很快的概述,我最后想说一点,其实这个模式现在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去年、前年我们也听说过不管是高盛也好法兴也好,局部性的或全局性的退出了大宗商品领域,这个甚至不局限于投行大宗商品领域了,很多投行整个二级市场部门呈现退出或者大规模收缩的状况,原因当然很多,有一条我特别想拿出来说的是,国际投行在过去的二十年内没有产生范式性的革命,不像上个世纪从M&A到LBO,金融工程也好,高频量化也好,几乎每十年,都有一个范式性的创新和革命,但是进入到2000年以后,尤其是 2008年金融危机后监管的加强造成整个国际投行没有什么范式性的创新,在这个领域不创新一定是没有出路的。
所以我今天也很激动的看到我们这个叫做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创新峰会,我强烈的感受到浙江、以及杭州周边地区对于创新的的那种渴望,我希望也相信通过咱们在座各位的努力,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在全球范围之内打造一个大宗商品服务产业的高地,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