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受总体经济环境的影响,炼焦行业面临的问题是行业本身产能过大、落后能力过多,企业过散,抗风险能力差造成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侯世国在“2009年焦化行业运行信息发布暨市场形势分析会”上表示。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炼焦行业的被动局面,只有加快炼焦行业淘汰落后,优化行业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加强企业排放物的回收利用和污染治理,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才能增强企业和行业抗御风险能力。 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行业结构 2004年以来,国家针对炼焦行业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炼焦行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和规范,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的势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行业结构。 侯世国表示,经各方的共同努力,炼焦行业清理整顿和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8年底,全国淘汰取缔土焦5000多万吨,关停污染严重的小机焦产能近3000多万吨,低水平的投资和盲目扩张得到有效遏制;焦化行业投资增速逐步回落,新增产能逐年下降;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土焦比重由2004年的近30%降到2%以下,机焦比重由70%上升到98%以上,行业结构明显改善;通过行业准入管理,行业工艺技术装备质量不断提高,机焦炉大型化趋势明显,一批生产规模大、工艺装备先进、管理现代化、环境整洁规范的焦炭生产企业和能力正在形成规模;行业中先进能力的比重迅速扩大,产焦能力超过100万吨以上企业由2004年的38家已增加到目前的60多家;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快速推广应用,捣固焦技术得到推广;企业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投入加大,环境状况显著改善。 由于政府采取多方面措施,调控炼焦行业投资过快增长、低水平盲目扩张,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提高行业门槛,优化行业结构,切下去的主要是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符合国家各项政策要求的企业则是起到了保护和支持的作用。需要重点调控的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应予淘汰的企业正逐步被关闭,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大都配套了相应污控设施,地方有效地加强了监督和管理,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 虽然炼焦行业的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取得了上述成效,但是由于行业本身产能过大、落后能力过多,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的突出矛盾还未能根本消除。侯世国表示,面对金融风暴造成的困难,行业和企业要增加危机感和紧迫感,面对现实,从容应对。在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围绕“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目标,加大力度推动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全面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十一五”淘汰8000万吨小机焦落后能力的总量目标,控制产能,稳定价格,提高效益,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行业结构调整仍将继续 记者从“2009年焦化行业运行信息发布暨市场形势分析会”上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调整炼焦行业结构。 继续贯彻落实行业准入条件,实施“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公告制度”。推动更多企业达到准入条件,并协调金融、外贸、运输、电力等公共资源和政策向公告企业倾斜,引导企业逐步达标。同时加强信贷、土地、环保、供电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配合,对新建和改扩建的项目,在进行投资管理、环境评价、土地供应、信贷融资、电力供给等审核时,要以行业准入条件为依据,严格把关,决不允许再上新的落后能力。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炼焦生产企业采用煤调湿、风选调湿、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粉煤制半焦、干法熄焦、低水分熄焦、热管换热、导热油换热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大淘汰落后能力的力度。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淘汰落后能力的总量目标,“十一五”后3年,仍将要淘汰5000万吨到6000万吨落后小机焦生产能力。相关部门将组织地方制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总体数量和分年度进度,并将其直接落实到具体企业,明确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任务和目标,督促各地按计划淘汰,全面完成国务院下达的淘汰落后的任务。 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中央财政为支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已安排部分资金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补助和奖励。 完善清洁型热回收焦炉和干馏煤(兰炭)的规范管理措施。清洁型热回收焦炉和干馏煤作为煤炭的其它加工利用手段,近年在部分地区有所发展,这些工艺措施有其自身特点,如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量少,环境压力小,拓宽了原料煤使用范围,产品质量好,成本低等等,这有利于改善焦炭生产与资源、环境矛盾。但是目前这类企业总体水平低下,工艺尚不成熟,运行数据不完备、设备不定型,难以进行规范管理。相关部门将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 进一步监控焦炭出口。炼焦企业生产资源消耗高,排放有害物质多,应最大限度地控制总产量,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不宜过多出口。抑制焦炭出口、降低焦炭产能是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而对炼焦回收的煤焦油、粗苯等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关税,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适时调整措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