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网民抱怨,A股十年了都越不过3000点,股市没有赚钱效应。 A股和中国上市公司到底有没有赚钱效应?著名投行高盛最新的一份报告给出了答案。 高盛认为,当前中国上市公司越来越多,A股、港股以及海外上市的ADR总数已经超过5000家,想要全部普涨基本不现实,而且中国经济最近几年开始加速转型,过去引领经济发展的上市公司现在不一定能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就像曾经引领美国经济成长的石油、基建等大公司现在大多让位于硅谷新贵,中国也在经历同样的转变。 因此,高盛期望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筛选,找出那些能够代表新经济和新动能的投资标的,并考察它们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表现如何。 该项研究筛选“新经济”的条件是: 1. 对宏观经济变化敏感度低,行业增长潜力大; 2. 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质量高; 3. 轻资产发展模式,财务杠杆率低; 4. 高研发投入,高研发增长; 5. 平均人工产出高。 在以上标准指导下,从145个子行业总共5000家中国上市公司中(A股、H股、ADR),筛选出46个子行业的2104只股票归类为“New China”中国新经济领域,其余的归类为“Old China”中国旧经济领域。 “New China”股票池中,IT行业占比最高(22%),可选消费品(19%)、医疗保健(16%)、服务业(14%)、金融(9%)、工业(8%)、必须消费品(8%)、材料(3%)、公共事业(1%)、房地产(1%)等紧随其后。 “Old China”股票池中,金融(29%)占比最高,工业(16%)、可选消费(10%)和材料(10%)占比分列二三位。 考察由两个股票池编制的指数表现,从2010年开始至今,“新中国”指数由100涨到191,整体接近翻倍,但是“旧中国”股票池指数从100到当前的87,收益为负。 由此可见,当下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股市内部也在发生剧烈的结构性分化。十年里新旧两类经济模式走势反向分化,使得整体市场看似没太大变化,单纯以大盘整体指数来讨论股市已经不具有代表性。 我们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下经济转型期的结构性变化。 2014年之后对我国GDP增长贡献和拉动作用最大的产业,已经从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逐步转为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等。 这其中离不开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作用。据近3年统计数据,三新经济增加值及GDP占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且新经济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最大。 自2018年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国内新经济产业增长情况显著好于传统经济,起到一定的稳增长作用。据券商相关研究数据,自2011年至今,新经济产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速显著高于传统制造业,2018年开始两者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放缓,但传统经济动能放缓更为突出。 而这种宏观层面的结构性变化在A股市场也得到充分展现。 以2014年底A股开启的一轮牛市为例,基建和地产是引领权重上涨的主要板块,当时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久,铁路、港口建设等传统基建类个股格外受追捧,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但自2018年来,传统基建板块却跑输沪深300指数。尤其是自2018年四季度开始A股展开一轮快速的估值修复行情,沪深300指数至今涨18%,期间最高涨幅达25%;而传统基础建设指数,以及2014年基建行情中的代表性个股如中国中车、宁波港等均跌超15%。 此轮行情的引领板块之一依然是基建,却不再是传统基建,而是新基建。原因除周期性因素外——传统基建多为周期性行业、新基建多属非周期性行业,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相关政策变化在市场上的反映。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新基建,即高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物联网、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同时,在国内经济面临下滑、国外贸易摩擦掣肘新技术领域双重压力下,国内5G商用进程在2019年提速,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建设成为A股市场上具有确定性的投资主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5G通信指数、以及5G基建代表性个股中兴通讯分别涨超20%、90%,跑赢沪深300。 因此,当前A股整体指数的变化并不能充分反应市场是否有赚钱效应。尤其在经济剧烈转型期,无论宏观经济数据,还是政府政策导向都会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使得股票市场内部也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和转型。投资者如果只笼统看整体表相,不能紧跟经济形势变化,故步自封、沉迷于旧时逻辑,将可能错失市场在结构性调整中所创造的红利。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