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达2万亿元规模的减税降费,从今年1月1日起拉开帷幕。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这意味着,今年的减税降费目标已实现了近九成。其中,制造业与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合计新增减税7995.63亿元。毫无疑问,制造业是这场减税降费的“主角”。 制造业企业受惠 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最直接的措施之一,主要的减税对象便是制造业。今年主要适用于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6%下调至1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扩大到所有制造业领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取消对留抵退税的行业限制,同时,个税改革、社保费降低等政策,都让制造业企业受惠。 作为制造业企业,上海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二、三十吨级中型挖掘机产品。目前企业资产总额72.86亿元,2018年度销售额85亿元;2019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额81亿元,全年预计销售过百亿元。 “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尤其是今年不断落地的多项减税降费政策,更让我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大红利。”上海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陆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过测算,今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公司增值税减税4075万元,附加税、土地使用税等减少268万元,提高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企业所得税减税860万元,全年预计减税5000多万元。这将释放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研发创新”。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额,超过一半在制造业。在老工业基地辽宁,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及与其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合计新增减税168.9亿元,占全省新增减税的62.01%。 在工业强省聚集的东部地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制造业及与其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合计新增减税899.59亿元,占全省新增减税的64.63%。 在中部地区,河南省前三季度实现制造业及与其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合计新增减税311.4亿元,占全省新增减税的58.34%。 全国层面,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减税15109亿元,其中,制造业与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合计新增减税7995.63亿元,在前三季度新增减税中占比过半,达52.92%。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减税情况看,制造业在此轮减税中受益最大,有力地减轻了制造业的税收负担,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力量。 激发企业研发活力 减税降费“省下来的钱”,制造业企业都用在了哪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兴波表示,应鼓励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制造业的基础投入、研发投入。 税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5%的制造业纳税人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研发投入。税务部门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3%,增幅较2018年全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张依群表示,减税特别是对技术研发投入进行抵扣有利于促进制造业加大科研力量,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优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向“智造”方向发展,增强对市场的有效供给能力,让更多中国高技术产品走出国门,占领更广阔市场。 “减税降费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的研发活力。2019年公司的研发投入预计较同期增长32%,绝对额增加近0.9亿元,研发人员数量也较同期增长了15%。”陆涛表示,“可喜的是,增加的科研投入取得了立竿见影的回报,在工作装置轻量化技术上已实现动臂、斗杆减重15%,整机效率提升10%以上;无人驾驶技术上,利用5G通信技术的超低时延、超大连接量、高速移动的特性,已代替传统的遥控操作方式。可以说,是减税降费为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显现,有效激励了市场主体,增加了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表示。 爬坡过坎的中国制造,在2019年前三季度保持住稳步增长的势头。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5.9%。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快于整体制造业发展。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4.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同时在投资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6%,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2个百分点。在部分省市,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更是超过了20%。 张依群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国家经济强大的关键,其他任何产业都不可替代。中国对制造业的减税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充分运用减税杠杆有针对性地鼓励制造业扩大研发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技术投入税收政策支持,让技术进步成为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