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顺利完成A股第一阶段20%的纳入计划,北上资金也创纪录净买入。 11月26日北上资金净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的个股多达172只,其中净买入超亿元的个股也高达62只。从行业属性来看,电子及计算机行业净买入超亿元的个股最多,达16只;医药生物行业也备受青睐,有7股净买入;银行股同样有7股被净买入超亿元。 在持仓增幅排行上,电子股更是一骑绝尘。11月26日北上资金增仓幅度前4的个股全是电子股,其中奋达科技1日增仓幅度超过109%,持股由前1交易日的434万股,增至920万股。春兴精工、光弘科技、欧比特北上资金昨日增仓幅度分别为81.25%、74.47%、66.67%、65.96%。 外资仍将持续流入A股 但热潮之后,有部分投资者担心后市外资流入预期趋弱,A股市场或又将陷于调整。 其实这种担忧是完全没必要的。首先,本次扩容机构普遍预计将为A股市场带来约2500亿元至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其中被动增量资金约430亿元,11月26日涌入的主要是被动配置资金,只占总预计流入的14%—17%,主动配置资金将缓慢流入。 沪深港通开通以来,所有年份北上资金都是净买入的,开通以来合计61个月,仅有10个月份出现净卖出,其余月份全部净买入,这充分说明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是长期的,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后市仍将有大量外资进入A股市场。 央行统计也显示,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和陆股通合计持有A股市值从年初的1.3万亿上升至3季末的1.8万亿,今年不到1年,外资持有A股市值增加了38.46%。 其次,11月26日只是MSCI完成纳入A股的第一阶段,而且纳入比例只有20%。从韩国和中国台湾股市纳入MSCI指数进程来看,韩国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前后历经6年多,韩国综合指数1992年、1996年和1998年分别按20%、50%和100%的比例纳入MSCI 新兴市场指数。 中国台湾市场纳入MSCI指数的进程更加缓慢。自1996年9月首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纳入比例50%),前后历经2000年6月(纳入比例提高至65%)、2000年12月(纳入比例提高至80%)以及2005年5月(纳入比例提高至100%)三次扩容,前后历时将近9年。 从韩国、中国台湾两个市场纳入MSCI历程中,外资流入趋势可以发现,外资在完全纳入的最后一个阶段持股比例增速最快,对市场的影响也最强。 1998年9月1日,MSCI将韩国股票按照100%比例完全纳入,为韩国股市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市场开始复苏,韩国股市由此开启了大牛市,在完全纳入后的一年时间内涨幅高达191.95%,南韩综指由280点附近,最高突破千点大关。 中国台湾市场由于首次纳入 MSCI比例较高,为50%,在纳入一年后市场涨幅也高达49.17%。而2005年5月MSCI全面100%纳入,台湾加权指数由此开启了长达2年的大牛市,指数从5600点附近,最高上涨至逾9859点,期间上涨逾76%。 所有,昨日北上资金“集中采购式”的买入虽然不会长有,但更多的资金仍在路上,未来随着MSCI纳入比例不断提高,北上资金单日净买入历史纪录再被打破是可以预期的。 再次提升纳入比例需解决四大问题 MSCI今日发布新闻稿表示,MSCI已经顺利完成了A股纳入的第一阶段安排。在将中国A股进一步纳入MSCI指数之前,MSCI需要进行公开咨询,并根据解决国际机构投资者强调的剩余的市场准入各项改革的进展进行审查。 根据MSCI最近进行的公众咨询,投资者强调,在考虑进一步纳入A股之前,需要先解决四大问题。 第一,是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 国际机构投资者需要获取具备流动性的在岸及离岸指数期货和期权,以扩大其在中国的配置并管理其风险敞口。股指期货和期权合约是全球投资者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在像中国这样复杂、深度和层次多样的股票市场而言尤为重要。 第二,是中国A股较短的结算周期。 国际机构投资者强调,他们在应对中国A股较短的结算周期时仍面临重大的运营挑战和风险。中国内地目前采用的是T+0/T+1的非货银对付的交割结算制度。相比之下,MSCI ACWI中的大多数市场当前以T+2或者T+3货银对付的交割结算周期运行。 第三,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 国际机构投资者担心中国在岸证券交易所与陆股通假期之间的错位。鉴于目前大多数全球机构投资者都依赖陆股通作为投资中国A股的主要准入渠道,重要的是对当前的交易假期制度进行审查,把投资过程中的不必摩擦减至最少。 第四,在陆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 许多大型基金管理人和经纪交易商强调了对有效运转的综合交易机制的迫切需求。代表多个终端客户账户进行统一下单交易的能力对于帮助国际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实现最佳执行和降低操作风险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