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2017-2019!上市券商增加四成,资管规模却缩水33%!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11-28 15:42:45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张婷婷/闫晶滢

2017年到2019年,证券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近日,“2017-2019体”瞬间刷爆网络,在朋友圈晒出两年前与现在的对比,成为最新潮流。短短两年时间,即引发人们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个人如此,行业更是如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金融行业绝非几十年如一日的死水,而是时刻处于更新换代当中。立足2019,回望2017,两年间证券市场和券商行业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A股投资者账户从1.19亿增至1.58亿个


虽然2017年到2019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表现都很扎心,市场上关于A股股民的调侃也不绝于耳,但是股民就是那么执着地爱着大A股,这从开户数就可看出。


据中证登数据,截至今年10月份,A股共有1.58亿个投资者账户,其中自然人投资者账户1.577亿个,非自然人账户37.46万个。而在2017年1月份,A股共有1.19亿个投资者账户,其中自然人投资者账户1.187亿个,非自然人账户32.96万个。也就是说,近三年时间里,A股自然人账户增加了32.86%,非自然人账户增加了13.65%。



开立信用账户的投资者数量也在增加。至今年10月份,A股共有505.7万个信用账户投资者,较2017年初的424.89万个投资者,增加了80万个投资者。



随着投资者数量水涨船高,各大证券公司积极推进投资者教育基地建设。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02家证券公司投教经费占同期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的0.4%,与上年基本持平。不过由于2018年证券市场行情走低,从投入金额的绝对值来看,有所减少,全年证券业投教经费总计约3.57亿元,比上年减少约30%;平均每家公司的投入约为350万元,同比减少了30%。


从业人员数量从32.58万人增至33.23万人


这三年里,证券从业人数从32.58万人(2017年4月份),增至33.23万人,整体增加了6500人。整体增员数量并不可观,但从从业人员结构来看,则变化非常大。


近三年里,证券经纪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以及一般证券业务人员数量在减少,其中经纪人数量从8.7万减少至7.7万人,减员近万人,后两者均减少数百人。分析师、投资顾问、保荐代表人的数量均有明显增加,增员最明显的就是投资顾问,从3.6万增至5.2万,增员1.6万人;增员幅度最大的是分析师,从2164人增至3256人,增幅超50%;保荐代表人则从3304人增至3829人,增幅16%。



从经纪人数量的减少以及投顾人员的增多,也能看出经纪业务转型的大趋势。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受市场交投活跃度影响,券商传统经纪业务的佣金下滑明显,不少券商正努力将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


从经纪业务到财富管理


遥想2017年的经纪业务,行业似乎还处在迷茫期。经纪业务转型的口号喊了N多年,但在2017年尚未有公认的解决方案,而行业佣金率不断下滑的趋势使得券商经纪业务部门愈加焦虑。


彼时,证券行业持续十年的佣金战证接近末期,给出万三的交易佣金已不足为奇。由于券商众多,缺乏品牌优势和差异化服务,交易体验高度同质化。对于经纪业务条线而言,市场份额和规模是其考核的主要依据。


此前,国内开户条件可算是相当宽松,券商盲目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在开户数量的跑步前进之下,经纪业务收入却几乎没有增加。2016年,行业全年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052.95亿元。至2017年,这一数字进一步降低至820.92亿元。这固然与市场行情相关,但更是佣金战末期留下的后遗症。


在经纪佣金“降价齐跌”的形式之下,券商靠天吃饭的模式被越来越多行业人士所诟病。在2019年,经纪业务转型的方向愈加明显,更多的券商将财富管理视为经纪业务的新出路。


在尚未结束的2019年里,无论是大型券商如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还是中小型券商如山西证券等,都将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的转型提上日程。中信证券将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的举措曾引起行业广泛讨论,而今选择更名的券商已不胜枚举。



当然,财富管理并非是经纪业务全盘取代,而是对业务的全新整合升级。在确定方向之后,财富管理越来越多地被写入券商年报中,而其能否改变券商靠天吃饭的老路、趟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子,还有待观察。


券商资管规模从18.77万亿缩水至12.53万亿


近年来,在监管出台一系列降杠杆、去通道政策的影响下,券商资管规模持续缩水。


2017年是一个分水岭,据基金业协会披露数据,至2016年四季度末,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为17.58万亿;至2017年一季度末,券商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8.77万亿元,相比2016年增幅6.77%;此后,券商资管规模开始缩水,至今年6月30日,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2.53万亿元,较最高峰时缩水了三成。


这不得不提2018年4月份监管层发布的资管新规,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百万亿元资管业务的监管靴子落地。2018年,证券业资管净收入为275亿元,同比下滑11%,而今,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行业回归本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资管业务的应有之义。


据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券商资管规模排名来看,虽然管理规模整体缩水,但月均主动管理规模则有半数在增加,且月均主动管理规模占管理规模的比例大多较2018年有所提升,表明资管业务结构在改善。有分析人士表示,券商资管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权益投资的占比,并借助自身业务种类多元优势打造功能更完善的资管平台。


自营成为营收贡献最大的板块


这三年内,随着券商经纪业务收入进入瓶颈期,自营收入的比重逐年加大。2017年到2019年,券商营收结构比重最大的业务发生变化,从经纪业务变为自营业务。


据中证协公布的131家券商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简称“自营收入”)持续成为营收第一大来源,且占比进一步提高。


全行业前三季度共实现878.71亿元的自营收入,占营收比例达到33.64%。去年三季度开始,自营收入取代代买卖证券净收入成为占营收比例最大的业务板块,一年过去,自营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投入越来越受重视


近年来,金融科技正引发证券行业从传统的收费型模式向注重专业服务、深化客户关系和利用网络服务等多元化模式转换。业内人士甚至提出,证券行业其实就是金融科技行业。


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科技在证券领域的运用已成为主流。目前,国外投行仍在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建设投入:2017年,摩根大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为77.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高盛在2016年和2017年投资29家金融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占比为46%。


国内情况来看,2017年国内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总投入超过115.9亿元,同比增长11.7%,信息技术总人员超过1.3万余人,同比增长9.3%;2018年,虽然多家券商业绩都出现大幅下滑,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却多有增加,98家券商共对信息系统投入了130.67亿元,同比增加了17%。


不过,证券业在信息化投入与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于2017年达到1864.2亿元,其中,银行业信息化投入规模占市场整体的69.37%,证券业为10.23%。


当前我国证券行业信息化仍侧重在系统运维和业务支撑层面,现有的信息架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统的扩展能力和业务处理效率,行业发展战略也缺少系统规划,相比信息技术在美国证券市场的利用率、创新能力和安全性,国内证券市场在促进行业信息技术架构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符合国家安全发展战略要求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上市券商数量从25家到36家


把时间拉回2017年1月1日,彼时距离中原证券正式上市还有两天时间,而全行业上市券商数量也仅有25家。无论是老牌券商银河证券还是行业新锐天风证券,亦或是著名的“99司”中信建投,此时都尚未登上A股市场的舞台。



而从市值来看,彼时25家上市券商合计总市值达到1.80万亿,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总市值也同样冲在第一位,达到1580.08亿元,国泰君安和国信证券紧随其后,分别为1417.49亿元和1275.10亿元,而申万宏源和海通证券市值也同样在1200亿元以上。


作为非银金融板块的重要成分股,投资者们只能在25家“正儿八经”的券商股和其他券商概念股中挑挑拣拣,标的相对集中。而在监管开闸放水之下,近三年来已有11家券商新近踏入资本市场,开启新增融资渠道。


不过,受限于市场环境,对比而言2019年多家券商市值已拉开差距。除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部分券商外,大部分券商股与2017年时市值相比有所下降。按最新收盘价计算,36家上市券商合计总市值为1.95万亿元。虽然平均值有所下降,但整体“吸金”效果明显。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