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6日,在中国的期货发展历程里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HS300指数期货正式上市交易。从此时开始,中国真正意义上步入了金融期货时代,股指期货扬帆出港,中国的期货事业将从这一刻腾飞。 国海良时期货公司今天上午8:18分举办了迎接股指期货上市仪式,同时也选择这一天正式启用新的办公场所。浙江期货行业协会负责人徐一红、国海良时期货董事长蒙金伟为国海良时期货新容揭牌,国海良时期货总经理张金荣为仪式致辞,国海良时期货副董事长边成锋、浙江期货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正明、国海良时期货副总经理许建强等出席本次仪式。 借助金融期货的上市,增资扩股后的国海良时期货将会与国海证券母公司实现紧密合作,乘风破浪从商品期货时代,走向金融期货时代。 国海良时期货的前身是源于农产品期货,在2009年完成并购重组,正式成为券商系公司一员,国海良时期货公司已经蜕变成为金融期货时代的“积极因子”。控股股东国海证券旗下除了国海良时期货,有另一家公司——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公司,国海良时期货已成为国海证券综合金融业务的战略布局之一。股指期货时代正式来临后,三者合作和发挥的空间值得想象。 有了股东的支持和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国海良时期货公司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整合资源,谋求跨越式的发展。实现商品期货业务翻番,金融期货业务有效提升。“再造”一个国海良时,秉承‘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规范管理、合规经营’的基本理念,在风险控制上,要围绕发展和规范两条主线,实现发展的可持续。 作为券商系公司的国海良时自然将备战股指期货作为了今年的一项工作重点,而公司备战工作的核心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深入探索和研究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公司首先从内部统一思想,做好投资者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坚持适当性制度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要求,把投资者教育落实到期货开户的首要环节,从源头控制风险。同时,公司通过客户分类分级系统,对目前公司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结合其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短期风险承受水平、长期风险承受水平等方面,进行风险偏好等指标分类,再按照相应的分类实现服务分级,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此外,对重点客户进行细分管理,并根据客户的交易特点进行重点监控、跟踪服务。公司以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推出为契机,重点推动了公司客户分类管理工作,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树立国海良时期货优质服务形象奠定了基础,并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其二是完成信息系统和研发力量的对接。信息技术建设是贯穿期货业务始终的重要工作,国海良时期货把构建企业级数据管理中心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公司从四方面着手,完成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一方面,建立企业门户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推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以助推业务转型工作;第三方面,建立国海良时期货统一资讯管理平台,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第四方面是积极推行营业部技术标准化建设,规范营业部信息技术管理,降低运行风险。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创新业务,包括研究3G时代的期货交易和服务模式。 研发力量是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之际,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引进数名海内外高级研究人才,成立专门的股指期货研究部门,在基础研究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出基于股指期货市场的报告和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指导性服务。研发水平获得提升,在大商所主办的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活动中,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获得了总排名化工组第八、农产品组第十八的较好成绩。 其三是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培训工作。首先,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采取由上而下的推动,成立投资者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投资者教育工作制度,开展公司动员大会、建立了考核机制,以保证投资者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第二,公司坚持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以及加强从业人员和投资者培训、加强对营业部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指导、加强对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全面落实投资者教育工作。第三,加强和完善投诉信访工作流程。从公司总部到营业部,全面建立投资者投诉信访工作制度。第四,通过客户分级系统,对投资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工作,细化投资者教育的具体内容。第五,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和各营业部展开的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活动,深化投资者教育工作。 股指期货的上市,使期货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司将会借股指期货东风,坚持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同步发展为基调,在积极推进股指期货业务的同时,依然把商品期货座位当前公司的业务重心之一。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初,公司股指期货业务发展的侧重点在于市场培育,公司将开展和机构投资者的战略合作,积极和国海证券实现期现交易的对接,同时深化、拓展期货公司的各项业务模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