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央行行长易纲日前撰文指出,要把握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其中之一就是精准滴灌,引导优化流动性和信贷结构,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持续“精准滴灌”,加大结构调整引导力度,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央行今年运用较为频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宏观审慎政策的具体规定调整,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增速有着具体要求。”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易纲行长的表态看,宏观审慎政策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央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显著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今年以来,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丰富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性也在不断加强。 针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央行“多管齐下”。从几项主要措施来看,一是开展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去年12月份,央行宣布创设TMLF,以更低的资金成本鼓励银行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这也被理解为是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的“定向降息”。今年1月份,央行首次开展TMLF操作,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截至目前,年内央行已开展3次TMLF操作,合计投放资金8226亿元。 二是,央行年内开展了两次定向降准,分别释放长期资金2800亿元、1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的定向降准对中小银行实施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后,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形成了更加清晰、简明的“三档两优”基本框架,兼顾了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小微企业,有利于优化结构。 而且,为配合5月份的定向降准,央行第二季度在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中相应调整了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指标,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全部用于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针对9月份的定向降准,央行将定向降准城商行使用降准资金发放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情况纳入MPA考核,引导中小银行回归基层、服务实体。 此外,8月17日,央行宣布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疏通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推动银行改进经营行为,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央行自今年三季度评估时起,将LPR运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MPA的定价行为项目考核,推动银行更多运用LPR,坚持用改革的办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各项政策措施的累积效果较为明显。”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普惠)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23.3%,远高于同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2.5%)。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 针对小微企业精准滴灌 虽然央行在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但货币政策始终保持松紧适度,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今年以来央行在坚持“以我为主”,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的同时,致力于“有保有控”,实施精准滴灌:一方面,主要通过各类结构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引导资金流向真正“缺水”的民营、小微企业;另一方面,二季度后房地产融资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口径也没有松动,以避免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和城投领域,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造成挤出效应。 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易纲表示,要继续合理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根据需要创设和完善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补短板、强弱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对此,王青认为,下一阶段央行将着眼于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及刚性较强的增长目标,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持续加大,MLF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仍有下调趋势。这将带动1年期LPR走出更大幅度下行轨迹,更好地发挥LPR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从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民营小微企业将是主要受益者,融资贵问题有望进一步缓解。 “着眼于精准滴灌,引导资金流向民营、小微企业。”王青判断,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运用定向降准、TMLF等结构化的货币政策工具,聚焦民营、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也可能进一步扩大。并且,央行根据需要继续创设和完善政策工具,类似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等新的定向融资支持政策有望陆续推出。 在陶金看来,要确保精准滴灌,还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和利率走廊的建设,进而在长期中实现利率下降到融资成本降低的传导。更为重要的是,优化信贷端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陶金认为,下一阶段央行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的发力点,第一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将银行体系流动性转换为商业银行向信贷市场开展增量业务的积极性;第二是继续加强对中小银行和拥有小微企业特色产品的区域银行和涉农业务银行提供定向流动性;第三是进一步强化宏观审慎政策,推动大中型银行的小微业务继续拓展。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