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研究机构专家

张有:沪铜结束高位振荡后将打开新的上涨空间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4-16 14:30:11 来源:长江期货 作者:张有

伴随LME库存高位回落,沪铜主力1007合约3月底突破前期整理平台,并于4月12日创出63790元/吨这一金融危机以来的反弹新高。在乐观经济数据提振和上涨过快导致技术抛压的双重指引下,沪铜当前围绕62000—63800区间高位窄幅振荡。后市来看,在世界经济复苏力度不断增强和政策调控实质利空弱化的背景下,沪铜料难走出新的空头趋势行情。笔者预计,中国相关行业持续的高速增长必然带动国内铜消费的新一轮启动,中国因素二季度会重新得到体现,这将为沪铜后市再次打开上涨空间创造条件。

经济探底风险呈减小趋势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就业市场难言乐观,另外欧元区债务危机依旧余波未平,这使全球经济复苏继续笼罩在不确定的氛围当中。然而前瞻地看,各国制造业的强劲增长和消费市场的缓慢复苏将为实体经济带来良性驱动,眼下关于经济复苏的证据似乎也越来越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4月12日公布的领先指标调查显示,虽然2月份某些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呈放缓迹象,但主要经济体依然整体实现扩张。此前公布的美、中、欧3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渐呈减小之势。三月份以来欧美股市走势强劲,屡创新高,特别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更于近日一举突破11000点大关,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外围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不断增强。国内方面,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增长提速步伐进一步加快,除了出口部门面临较大不确定之外,投资和消费继续处于良性增长轨道。

欧元区债务危机是西方发达经济体财政纪律长期松懈的必然结果,这决定将其付诸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对经济复苏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应小觑。不过在危机国家主动收缩财政支出以及相关援助计划达成一致的前提下,这一危机事件有望得到积极妥善处理。起码短期来看,其尚不足以引发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复苏转势。

政策调控影响将逐渐弱化

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在政策调控预期大增压力下踟蹰而行,反映了各方参与主体对流动性收缩的担忧十分强烈。特别是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重要经济体何时加息问题上,市场一度表现相当谨慎。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美联储一再重申延续宽松政策支持经济的论断,加之国内央行信贷规模控制效果初现,不仅投资者关于货币紧缩的预期在逐渐减弱,未来政策正常化市场平稳过渡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

4月12日,央行发布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07亿元,显示货币政策大幅紧缩。不过此消息虽然与预期有较大差距,但其并未对国内股市和期市造成巨大利空指引,可见市场对政策收缩行为有了更大的心理承载力。一季度商品期市大幅回落随即企稳回升的振荡过程,实质上是投资者对流动性调控进行消化确认的过程。随着市场焦点逐渐从金融属性向商品属性倾斜,相信从二季度开始,关于加息的利空炒作会愈加淡化,料难对市场产生实质性冲击。退一步来讲,尽管经济刺激手段退出势在必行,但是决策层不会妄自采取严厉政策以致伤害实体经济。另外如果从宏观货币存量角度,未来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在合理的充裕水平,甚至一季度新增贷款明显高于年初制定的比例投放目标。因此未来关于铜价走势的判断上,流动性收紧预期是居于次要的因素。

后市焦点将重归中国因素

3月份LME库存从54万吨规模高位回落,强化了市场关于欧美铜消费启动的利多基调,给予内外盘期铜较强的心理支撑。但与此同时,国内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近一个月以来不减反增,目前接近17万吨水平。两市库存数据的鲜明反差,成为近来铜市外强内弱的重要因素。尽管库存数据似乎显示中国铜消费稍显疲弱,但是海关数据显示,3月中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456240吨,这一月度数据为历史第二高,仅略低于去年6月476000吨的高位。由于内外铜价比值缩减导致两市套利空间基本关闭,进口数据就成为国内铜市真实需求依然强劲的直接印证。笔者判断,上期所高位库存较大程度上代表了铜消费企业的存货投资。目前国内相关行业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增长,预计中国因素将卷土重来主导二季度铜价走势。

从主要铜消费行业来看,未来电力行业在国内工业结构刚性发展惯性的带动下,在2012年之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中国房地产市场尽管当前面临较大的政策调控压力,但是投资主体和投资区域的结构性调整会催生新的投资机会,加之国内居民较长时间维持对房屋市场的刚性需求,所谓地产泡沫破裂言之过早。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显示,1—3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房屋新开工面积3.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0.8%,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继续稳步提升。另外,汽车、家电行业的稳定增长也将带动铜消费。随着铜价金融属性逐渐退出,以上中国需求因素必将发挥作用并指引沪铜在结束高位振荡之后打开新的上涨空间。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