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内地市场首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16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
从国际市场经验来看,推出股指期货意味着“蓝筹时代”的来临。这也让中国内地股市参与各方愈加关注:股指期货登陆,能否引领A股市场顺利实现风格转换? 引导股市步入“蓝筹时代” 自诞生以来的20年间,中国内地股市备受“单边市”的困扰。由于缺乏做空机制,投资者只能依靠博取差价,从资本利得中获取收益。在成长为全球最活跃新兴市场的同时,A股也因为充斥浓厚投机气氛,而成为全球波动率最大的市场之一。 “在一个起起落落的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若长线持有蓝筹股,很可能会‘终点又回到起点’,最终一无所获。”海通证券期货高级分析师雍志强说,这样的市场特点迫使机构投资者只能在两种策略中作出选择,或短线操作,或投机所谓“题材股”。 这种状况或在股指期货上市后出现根本性变化——因为拥有避险工具,机构将敢于并乐于长线持有蓝筹股。雍志强分析认为,当机构认为市场面临风险时,可卖空股指期货合约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套期保值,在市场走稳后对股指期货合约进行平仓,并继续持有自己的股票组合。 “这样既可达到保值的目的,又可降低财务成本和巨大的冲击成本。同时,机构持有蓝筹股,还可以在股指期货合约与股票组合之间进行套利交易。”雍志强说。 国际经验表明,股指期货上市将会改善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向,高达约八成的交易量将会集中于成分股。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也在题为《股指期货推出后中期有利大盘股》的报告中称,在美国、日本等市场,股指期货推出半年内大盘股均有较好表现。 可以预见,伴随股指期货推出,此前屡屡被市场热炒的“垃圾股”、庄股将逐渐边缘化,而恶意炒作的“降温”,最终会带来市场波动性的不断降低。 A股进入变局“前夜” 事实上,早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夕、中小盘股独领风骚时,许多市场人士就断言,这一创新交易机制的亮相将引领A股市场实现风格转换。 曾任职博时基金副总裁的李全认为,作为双向交易的重要手段,股指期货代表了证券市场在交易制度上的变革和创新。而作为其重要标的,大蓝筹股将成为市场“稀缺资源”。 申万巴黎沪深300价值指数基金经理张少华也表示,目前大盘股与中小盘股之间的价位差,为市场风格转换提供了基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创新业务相继开闸,将会撬动部分低估值蓝筹股。 然而直到目前,大盘蓝筹依然未能走出价值“洼地”。截至4月15日,沪深300指数的静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分别为25.98倍和24.10倍,低于上证综指的同期水平,与中小板指数更相去甚远。 预料中的风格转换缘何尚未出现?雍志强分析认为,从海外市场经验来看,股指期货的功能发挥都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新兴市场,股指期货交易量都会经历由小到大的逐步提升。 以2000年6月上市的印度S&P CNX NIFTY指数期货为例,上市次年全年交易量仅为74.1万手,日均成交仅300手。而10年后的今天,这个产品的交易量已经跃居全球股指期货交易量前十大合约第三位。 雍志强表示,一般而言,只有当股指期货名义成交金额超过现货股票市场交易额的50%时,股指期货的功能才会逐步得到发挥。从这个角度来说,股指期货顺利起步意味着A股市场正进入大变局的“前夜”。 机构群体催生风格转换 对于股指期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以扶持股票市场发展为基本定位,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参与对象。 一般而言,当机构投资者成为股票市场主力即持股比例超过50%时,会对新基金发行中的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基金投资中的风险规避产生强烈需求。这一需求催生股指期货,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反过来又会加速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0月,中国内地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约2.25万亿元,占流通总市值的比重由2003年末的12%增加到17.2%,全部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则已超过5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指期货在内地市场的推出可谓“生逢其时”。 来自中金所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4月15日,股指期货累计开户数已经达到9137个,其中包括一般法人193个。 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平稳推出,当日上午交易量超过3万手。 雍志强说,以目前近万名投资者规模测算,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初期日均交易量可达2万至4万手合约,按目前每手合约近100万元的价值计算,日均名义成交金额将达200亿至400亿元,远大于海外其他市场股指期货上市初期的交易量。 “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时初始条件远好于一些海外市场,预计半年到一年股指期货名义交易金额即可达到现货市场的五至八成,届时股指期货将可有效发挥其避险和价格发现功能。”雍志强说。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表示,尽管短期内股指期货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比例有限,但随着各类特殊法人参与规则的逐步明朗,股指期货将迅速步入“机构投资者时代”。而机构投资的“蓝筹化”,将最终催生A股市场的风格转换。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