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商务部表示,美方将履行部分取消对华产品拟加征和已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对于今年疲软的棉花需求来说,美国棉纺织品订单重新回流的希望再次点燃,这一消息犹如久旱逢甘霖,但期货市场未见大幅反弹,持仓量却逼近历史高位。多头借利好盼后市,而产业对后市依然谨慎有余,对棉花库存进行逢高套保。 消费季节性转淡 国家统计局给出2019/2020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下降3.5%的统计结果,主因单产下调。截至目前,2019/2020年度新疆皮棉加工量已经达到434.93万吨,较去年同期持平略增,加工进度已经过大半。尽管近期加工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估计整体产量较去年相差不大,不构成未来期货盘面交易重点。 下游消费延续季节性转淡。从对南通家纺市场的走访调研来看,大部分仓库基本爆满,里面堆积了不少的纱、布,根据反映最近下游资金压力偏大,往年这个时间段家纺市场订单活跃,生产通常两班倒,但今年很冷清,每天只上一个班,织厂计划陆续放假。 内外价差处于历史低位 随着中美贸易关系进一步向好发展,资金已经提前在情绪面有所反映,然而实体纺织业依然延续自2010年以来的谨慎态度。从外贸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外贸骤降,贸易摩擦并非是主因,出口至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地的纺织服装降幅甚至大于美国。 此外国内需求情况也并不是特别乐观。尽管市场普遍对明年的宏观经济复苏抱有一定希望,但受限于国民消费结构,即使宏观经济出现边际性的改善,对于纺织服装业带动作用依然不是特别大。棉花还面临着其他纤维的替代,单从价差的角度来看,当下棉花较涤短、粘胶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更何况市场对服装功能性的需求也促使部分棉质服装转向化纤服装,而非化纤转向棉质服装。 这种背景下,纺织服装产业很难对明年的棉花需求,或者棉纺织品订单回暖报以太大的希望,加上目前轧花厂,贸易商以及部分纺纱厂,对于郑棉期货的应用特别广泛。在谨慎的态度下,产业势力形成了当前市场为数不多的坚定空头。不过,此前棉花的绝对价格已经逼近历史低位,同时棉花的相对价格,即内外棉花价差,也处于历史低位,低估值状态下的棉花下跌空间有限。 国内纺纱成本优势凸显 尽管今年棉花需求大幅下滑,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中国产销缺口依然存在。低国储状态下,重建棉花储备提上议程。目前新疆棉花收储有序进行,但笔者认为收储新疆棉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提供给棉商(轧花厂、贸易商)一个减压销售途径,另一方面为后面轮入外棉做铺垫。 从国外供需平衡表来看,剔除中国的数据,棉花库存已经接近10年新高,对国际棉价形成压力。重建棉花储备的中国,将是未来高库存去化的主要途径。从一些机构调查显示,巴西出口到中国的棉花开始放量,预示着国储棉开始收巴西棉花。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尾声,后续中国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的预期增强,估计美国棉花也将大量进入中国。以此推测,国际棉花持续对中国的产销缺口进行弥补,内弱外强格局将呈现,未来棉花内外价差将持续维持低位运行。 长期来看,在内弱外强的格局下,国内纺纱成本优势凸显,东南亚部分棉纺订单将回流到中国,进一步修复国内棉花需求。国外棉花高库存状况也将走向去化,在去库存的大趋势下,国际棉价将持续抬升,而这也将带动国内棉价跟涨。 综上来看,中短期棉花依然面临着需求上的不确定性,但低估值棉花难有下跌空间,棉价上行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过长期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棉花最大需求国,棉花牛市仍依托于国内需求复苏的基础。随着外国棉花持续不断补充国内棉花需求缺口,内外价差助推东南亚订单回流国内,国际棉价也将会随着库存去化不断上移,带动国内棉花上涨。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