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注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春节,万物复苏之际,随着除夕前武汉“封城”和全国各地防控相继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扑面而来。 如同2月3日A股大面积跌停后的流动性缺失,神州大地也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在“宅着就是做贡献”的日子里,生鲜配送、在线医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游戏娱乐等各类线上业务组成假期里的“宅经济”,快递员、配送员成为维系市民生活的毛细血管。 但疫情只是“黑天鹅”,对于短暂爆炸的线上业务,疫情过后到底哪个更受期待呢? 按下暂停键 疫情之下,家家闭门谢客,近日不少城市宣布所有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一时间“血脉”受阻,除了依然奋斗在一线的“抗疫”卫士,“宅着就是做贡献”成为大势所趋,与之相伴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除却一直不断的对疫情的关注与讨论,在封闭之初,节日氛围尚存、温饱如旧,如往常的“宅生活”一般,但终究“麻将打到吐”、“这几天看的电影量已经比去年的总和要多了”;在之后人群开始分化,有人整天吆喝打游戏,有人开始推荐“必看的书”、“金融学电影”,还有通过视频课程补习专业知识的;最近人们更加关心“柴米油盐”,深圳往日繁忙的出租车停摆在下沙村周围,部分企业开启线上办公模式,朋友圈开始怀念曾经的堵车与人潮拥挤…… 暂停键下,走出门更能感受到这个长假期的与众不同。下午6:00深圳梅林某小型社区商场,值班物业人员手握钥匙串已经开始挨个通知门店关门,晚上7:30深圳大型购物中心梅林卓越世纪只剩下负二层的超市在做着关门准备。傍晚时分的深圳行人寥寥,而即便白天,在大街小巷往来穿梭的外卖、快递、配送人员也占了绝大多数,可以说他们是各条线“抗疫”人士之外,维系城市生命的毛细血管。 另外,往日最具烟火气的快餐店近乎全线关停。2月5日中午,在深圳福田某米粉店门外,记者看到店内仅有2名身着保安制服的顾客,还有一名顾客远远站在门口台阶下询问并打包带走,期间始终未进店。其旁边2月3日尚在营业的兰州拉面已经关门上锁,周边社区范围内也仅剩下这一家仍在营业的快餐店,老板表示:“生意太差,能坚持一天算一天。”对于外卖渠道,老板表示:“也很少,这不是外卖小哥也传出被感染了,而且现在很多不能送到小区内,客户需要自取。” 生鲜到家火爆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疫情冲击之下的细微变化或许将潜移默化影响并决定着未来一定程度的产业走向、公司发展,正如2003年的“非典”逼出了后来的京东商城和淘宝。 暂停之下,最直观的影响莫过于日常消费。早早来深圳隔离待岗某银行员工张芳对记者表示,近几天主要靠生鲜配送或者偶尔外出自己打包带回的方式解决饮食问题,之前她是很少在线购买生鲜的。 小区门口生鲜配送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也印证了业务的火爆。在记者所居住小区门外,专门用了2条长桌来放生鲜产品,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地面仍摆放有一堆蔬菜袋。 根据京东公布的春节消费数据,除夕至初三,京东生鲜销量环比节前增长超370%,卖出了4000多吨生鲜产品,3-6线城市销量同比增长了近300%。数据显示,蔬菜产品最畅销,销量同比增长超9倍,其中,叶菜类产品销量增长近21倍。肉禽蛋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民生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近7.5倍,水饺、面点等冷藏冷冻食品销售同比增长也超7倍。 而国内另一家生鲜配送巨头盒马鲜生,同样业务量暴增,以至于在2月3日、4日连续两天传出消息,接纳其它餐饮企业员工共计1000人到盒马旗下门店“上班”。 另外,近日深圳街头的公交广告,生鲜平台朴朴超市招聘广告也格外醒目。朴朴超市春节期间也对外发声,连日来,商品一上架就被用户大量预约购买,“订单激增,商品挑选、包装、配送压力巨大。” 致力于新营销研究的郑州大学教授刘春雄称:“疫情持续比较长,开工延期,把传统销售渠道堵塞,到家模式成为主渠道,在疫情结束后也可能成为一个主流模式,到家业务也可能超过到店业务。”易观智库相关专家也分析称,在疫情推动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线上平台获客成本高企、获客难度加大的紧张局面。 在线问诊激增 另外,疫情之下,医药健康领域成为最直接的需求,同时A股医药相关公司也掀起涨停潮。但另一方面医疗资源的紧缺以及对交叉感染的担忧也让在线医疗受到重视,各大在线健康公司也紧急行动。 国内在线医疗平台健康160产品运营总监冀冉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在1月25日、26日全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激增之后,医院人满为患,我们也立马利用全国30万注册医生优势启动大面积的线上义诊,目前已经有超过1万名医生参与到平台的在线义诊。”据他介绍,从1月26日后,平台在线问诊访问量激增,“从原来很少的量,到目前日问诊量超过5000”,而且他预计疫情期间日在线问诊量还将继续增加,“应该会超过1万(日数据)”。 1月26日,阿里健康增开手机淘宝的义诊咨询入口。根据公开消息,阿里健康在线义诊功能开通后,每个小时平均近3000人发起在线咨询。用户咨询量最多的科室为呼吸科,24小时全天问诊量中,超过90%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防治等内容。 另外,腾讯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等平台也都开通了在线义诊。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线问诊在疫情期间优势与贡献明显,“避免交叉感染,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真正需要救助的人身上”。 东兴证券称,在线医疗之所以会成为解决疫情的核心推动力和代表行业,主要在于互联网产品的优势。在线交流能免除面对面的接触或集聚高危人群,在流行性传染病爆发期能帮助有效解决用户多方面的痛点。2018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491亿元,未来互联网医疗市场空间巨大。作为互联网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远程医疗也迎来发展机遇。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为130亿元,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63%,2022年将达到345亿元。 教育与办公“线上营业” “视频会议前先洗个头”、“教师坐马桶上课”……这不是段子,是近几天部分社交媒体传播的事实。一边是发生在医护一线的疫情防控之战,一边是商业前线的企业生存之战和学生既定的课程安排。时间面前,不少企业与学校被迫“线上营业”。 为应对疫情后的办公需求,钉钉、企业微信、字节跳动旗下飞书等远程办公软件纷纷宣布系统升级,为企业用户免费提供更完整的远程办公功能。 但由于需求巨大,以至于2月3日早晨,钉钉、企业微信集体崩溃,出现Bug,或者无法接入、卡顿等状况。钉钉2月3日还在官方微博解释称,“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使用钉钉在家办公、在线办公,早上网络暂时出现限流,通过紧急调配支持,已恢复”。腾讯方面表示,从1月29日至2月6日,腾讯会议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日均扩容云主机接近1.5万台,8天总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投入的计算资源超过100万核,在腾讯云历史上尚属首次。 2月5日,钉钉跃居苹果手机端应用商店下载量免费排行榜总榜第一名,而排在在线办公第二位的便是企业微信。 与钉钉、企业微信集体崩溃撞车的,还有在线教育平台猿辅导。2月3日当天,有网友反馈猿辅导崩了。随后,猿辅导工作人员发布通知称,由于上课学生过多,有超过500万人同时上课,造成服务器过载,当天课程整体顺延一天。 日前教育部也专门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停课不停学”。截至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 谁的未来更可期? 在近乎全民“宅着”的时光里,线上一片欢腾,除了上面几个行业,还有游戏、视频等娱乐行业同样火爆。但疫情毕竟是一只“黑天鹅”,每个人都希望它早点过去。 “影响巨大”,在记者采访中,各位资本市场人士一致表示,对各线上行业基本偏利好,“能够培育一大批用户,更能够接受线上业务,线上越来越重视”等。那么疫情之后这些行业究竟影响会有多大,谁的未来更可期? “对线上产业发展肯定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还需要具体分类来看。”三川资本董事长方烈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讲到,“要看背后的主体和产业的发展程度。”他分析称,在线教育本身的线上教育已经形成趋势了,目前是由于学生和老师远程对接的原因,等开学后还是要有线下教育、回归课堂;在线办公本身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由企业驱动,基于提升效率、优化业务的考虑;配送、游戏等近年来线上发展已经很成熟,等疫情过去大家还是要跑出去的,迎来报复性的线下消费。 在方烈看来,在线医疗或许会是未来的一个重点,“这一块未来或许会有较大的发展,在线医疗过去发展本身就不够,而且医疗这一块本身就是政府主导的,有大事件才更能驱动其发展。” 根据易观数据,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人群中的渗透率大概在3%,与其他服务相比渗透率较低,之前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信任度。健康160产品运营总监冀冉对记者说:“中国传统还是线下找医生更信赖,之前在线咨询并不受青睐,但在线问诊确实能非常方便解决一些不必要非去医院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之前曾经挂过号病人的复诊、开药等可能就不必要再跑现场了。” 冀冉还表示:“疫情之下在线医疗更受个人重视,政府、医院也更加重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疫情爆发后医院发现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大的人流量,需要分流,期间有不少医院主动联系,直接要求全院医生全部都要开通线上义诊功能,来缓解医院现场压力。”在他的描述中,这次医院与医生参与义诊是“成批的参与、批量导入”。 冀冉称:“疫情对行业必然有巨大影响,医院政府、社会、民众都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线问诊服务,社会整体信任度提高,医院对接、医生也得到一次在线问诊教育,会很好参与到这个服务当中。” “究竟转换率有多少现在没有一个结果和数据,只能说更多是塑造品牌的过程。”对于在线教育机构目前的影响,易观教育分析师杨旭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分析称:“这次疫情能让更多的用户聚焦到线上来,以前不使用线上教育的用户也会关注到这一块,但目前众多线上教育机构,主要是开放免费课程以及优惠活动等,疫情对线下机构影响更大,后续课程设置、退费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杨旭指出,国内在线教育也是本次疫情影响最大的群体。相对于转化率的位置,杨旭更看好疫情结束后原本只有线下通道的培训机构开设线上通道的意愿,“已经有线下机构建立帮帮群、困难沟通群去寻找应对危机的方法,以后他们可能都会有线上功能,整个行业会更重视线上开发”。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