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新增3000多家口罩、防护服公司 PP市场感受到了吗?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02-14 10:40:34 来源:期货日报网

当前,市场中一“罩”难求的局面或有所缓解。亲,不用为买不到口罩头疼!已开工的工厂正在快马加鞭地生产,复工潮正在来临。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有3000多家企业在经营范围内增加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业务。这些新生的生产大军中,除了国家队中石化外,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亚迪等汽车业,双驰实业和雅戈尔等鞋服业,水星家纺等家纺业,爹地宝贝等母婴用品也在其中。这些与口罩“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纷纷加入了跨界抗疫。随着这些跨界公司加入,国内医疗用品短缺情况逐步缓解。


作为口罩原料源头供应商的石化类企业均在第一时间开工保障医用防护用品的原料供应。


据记者了解,口罩的核心原料来自于聚丙烯制成的高熔脂无纺布专用料。1吨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可生产大约25万个医用防护口罩或者5000套防护服,一只口罩的用量在4克左右。从当前的增产数据来看,从2000万只/天增加到1.8亿只/天,那么1.8亿只/天就需要720吨高熔纤维料。


尽管口罩等医疗用品需求的短时激增对聚丙烯市场有着一定程度的支撑,但高熔纤维需求量与我国一年的聚丙烯表观消费量相比仍然太小,不足以对聚丙烯需求造成很大程度的提升。PP生产和库存以拉丝料和注塑料为主,纤维料产量占比不高。


目前PP市场最大的瓶颈:库存压力堆积在上游环节,当前物流受限,下游复工缓慢,PP生产企业库存高企。整体产业链复工的进展决定了PP去库存的节奏。若物流和下游需求未有改善,企业库存压力短时间仍存。


口罩市场的变化究竟给化工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期货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希望通过他们的解析能够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


记者:3000多家公司今年新增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业务,国家队中石化以及上市公司富士康、比亚迪、广汽、恒力等纷纷跨界加入生产产成品和转产原料行列,对此现象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金联创聚烯烃编辑部:当前疫情对医疗用品需求短期暴增,不论是国企抑或大型的上市企业,进行跨界生产,这充分体现出了这些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值得称赞。


目前来看,全国范围内的口罩及防护服等医疗用品仍然处于严重短缺之中。近期市场出现了部分假冒伪劣的口罩等产品,无论是对疫情的控制还是对民众的日常防护,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国家队为首的大型企业进入医疗用品生产供应,预计将能够保证相关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快速提升相关产品的供应量,对疫情提供一定助力。尤其是在2月10日全国陆续复工复产后,对口罩等医疗用品的需求,将有进一步增加。该部分新增产品将为复产复工保驾护航,减轻疫情带来的衍生影响。跨界进入医疗用品的企业,在短期及中期,将能够迅速扩充行业的产能产量及供应。但医疗用品产业,均不是该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在疫情退散之后,此类新增产能,或者称之为临时产能,对原有的医疗用品行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影响有限。


中大期货聚烯烃分析师张骏:之所以会出现跨界生产医疗用品的现象,是因为:第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需求大增,加上春节多数生产企业停工,短期内供不应求的局面;第二,口罩行业资金和技术门槛低,一套全自动口罩机的设备投入在15万—50万元,且国内原料供应较为充裕;第三,疫情当前,国家紧急出台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等产业扶持政策,从而吸引其他企业跨界加入口罩行业。但是,疫情暴发属于突发情况,待疫情结束后,多数企业将退出口罩生产,因此,对口罩行业的冲击有限。


记者:自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医疗用品呈现出严重的短缺,能否就短缺的情况简单做一介绍?随着这些跨界公司的加入,国内医疗用品短缺的情况是否能够有所缓解?能否就市场关注的口罩开工生产、产量、产能、生产企业的数量等情况进行一下比较?


马来西亚CommoPlast研究员阙云云:按照数据显示,中国的口罩日产能可达2000万只,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国与出口国,年产量占到全球的50%。然而此次疫情暴发导致供应短缺,不过随着业内装置加上跨界公司的加入,预计到月底整体供应会相对较为充足,毕竟包括国内比如中石化也从海外进口口罩机,而且进入2月以来,中石化已向市场投放聚丙烯等医卫原料1.5万吨,并预计2月份还将继续向各大医卫材料客户保供生产原料约8万吨。虽然目前跟踪下来,许多其它成品的下游仍然有待恢复生产,然而医疗用品方面目前大家都在全负荷生产以便能填补供应缺口,预计按照此节奏持续到月底,整体供应将会有一定的宽松情况。


隆众资讯聚烯烃分析师于伟:中国获得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的口罩生产企业有353家,在常态下市场供应充足,但突发疫情正赶上春节,需求爆发式增长,而工厂放假停工加剧一罩难求局面。尽管春节期间有部分企业为保障物资供应不停工或提前开工,但由于工人短缺、原料不足及交通运输不畅等诸多原因。


随着这些跨界公司加入,国内医疗用品短缺情况逐步缓解,但由于口罩解析消毒的标准流程需要7—15天。口罩芯层是熔喷布,据了解涉及熔喷料生产的注册企业仅有十几家,近期熔喷布短缺情况增多,企业对口罩机等设备需求增多。


截至2月11日,隆众资讯对国内146家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复工企业调查,平均开工率达86%以上,口罩企业开工率在90%以上。


从开工率来看,低于60%的企业有25家,占比17.12%,而开工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比63.7%,146家企业平均开工率高达86%。其中,春节期间未停工企业占比在13.70%,农历初五之前就已经开工的企业占比达47.26%,元宵节前开工的企业占比在36.30%。调研企业类型方面,口罩生产企业有103家,占比70.55%;防护服生产企业有18家,占比12.33%;其他医用帽、手术服等医用品生产企业有25家,占比17.12%。


中大期货聚烯烃分析师张骏:疫情发生以来,造成短期内医用口罩供给不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前期储备不足;二是疫情暴发正值春节,口罩企业开工不足。尤其是作为国内无纺布生产基地的湖北、广东、浙江等地均为疫情较重地区,直接影响工人返工和运输,加剧了口罩供应短期;三是民众对不同环境口罩选择认知不足,造成医用防护口罩的紧缺。


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口罩总体日产量约2000万只,春节前日产量季节性下降。疫情发生后,各口罩生产企业迅速组织员工复工,加班加点生产以恢复产能。至1月25日,已有30多家企业复产,日产量回升至800万只以上。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月6日我国口罩产能已恢复近70%,日产量达到1480万只,1月底全国口罩日产量回升至约800万只,口罩企业复工率40%左右;到2月7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73%,其中医用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87%。随着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尤其是富士康、比亚迪、中石化等大型行业龙头公司纷纷加入到口罩、防护服等重要医疗物资的生产,预计到2月底全国口罩日产量将接近2亿只。


光大期货聚烯烃分析师周遨: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口罩产能在2000万只/天左右,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54%。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考虑到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老百姓出门自觉佩戴口罩的意识不断加强,2000万只/天的产能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当下的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根据2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的介绍,2月2日以来,我国口罩产量逐日提升,截至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达94%。特别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28%,有8个省份产能利用率达到或超过100%。在确诊病例超过千人的重点省份中,这些省内的医用N95口罩的产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湖北的医用N95口罩日产量从2月2日的4.5万只大幅提升至2月11日的15.8万只。未来,国家发改委将根据疫情需要,继续开展口罩产能扩能工作,并加强口罩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此外,据解放军报报道,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负责人透露,预计到2月底,我国将日产各类口罩近1.8亿只,其中KN95(对应美标N95)类防护口罩约3500万只,再加上进口部分,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口罩供求紧张的局面。


记者:这些医疗用品和化工品有着怎样直接的关系,能否介绍一下?


马来西亚CommoPlast研究员阙云云:有关医疗相关的用品,尤其是这次疫情,其中主要的原料来自于化工品聚丙烯(PP):1吨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可生产大约25万个医用防护口罩。1吨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可生产大约5000套防护服。1.32吨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可以生产1吨医用无纺布(可生产33万个医用防护口罩)。1吨聚丙烯医用透明料可生产约8万支常规一次性注射器。


近期内,口罩备受市场关注。有许多朋友起初都在询问是否跟聚酯,或者PTA、MEG有关。其实医用口罩是由大家熟悉的聚丙烯高熔指聚丙烯纤维(简称PP高熔纤维)制造而成的,另外还有涉及到的环氧乙烷(EO)主要是在消毒环节中使用,医用级的口罩通常在生产以后需要使用环氧乙烷消毒,而口罩上残留的环氧乙烷不仅会刺激呼吸道,还含有致癌物,因此需要静置7天解析环氧乙烷,才算达到合格、安全含量标准,才能出厂上市。


因此,简单来说,此次疫情涉及到的口罩、防护服、鞋套等等都跟化工品聚丙烯和环氧乙烷息息相关。


金联创聚烯烃编辑部:疫情暴发以来,医疗物资的供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口罩、防护服等产品的制造离不开化工原材料的供应。例如,口罩涉及的原材料种类繁多,按占比来分,涤纶布在74%,PP滤材在13%,PP熔喷布在9%,塑料配件在4%。口罩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滤层,这是一种特殊的熔喷无纺布。


我国熔喷无纺布制造企业总计97家,其中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比如江苏的熔喷无纺布制造企业有29家,主要代表企业有江苏盛纺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苏康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春节以后,相关的熔喷布生产企业多数加足马力,保障供应,多数企业开工率在80%以上。


涤纶无纺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湿性,一般用作口罩的里层及面料层。据金联创统计,我国涤纶无纺布的生产线超过300条,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比如浙江的三维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浙江金三发非织造有限公司等。目前多数企业已经主动复工至70%以上,交付产品订单。


医用防护服,由PP无纺布材料外覆单方向透气PE膜构成,其中PP无纺布用量占总数的60%以上。合格的防护服,人体的汗气可以向外散发,而外面的有害气体和水分却不能侵入。透气性强、防静电、有较佳的防渗透性;在抗多种有机溶剂、酸碱腐蚀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


记者:此前市场分析认为,在新增生产之前口罩等医疗用品的需求对聚丙烯市场影响有限,对此你怎么看?


马来西亚CommoPlast研究员阙云云:从聚丙烯自身的角度来看,PP下游方面,纤维占比10%—12%,而其中纤维自身除了用于医疗用品,也有用于生产其它比如尿不湿、地毯、帆布类制品等等,因此严格来说口罩占比PP下游成品方面是比较小的。哪怕因为疫情的缘故导致口罩需求突然激增,也无法缓解PP的高库存压力。加上市场前期预期今年整体国内装置产能继续新增将带来一定的供应压力,可以看到春节后开市以来PP盘面的表现偏弱,纵使塑料也有相对的一些反弹,但PP则是在跳低以后维持弱势振荡。目前,对于整体盘面和现货市场而言,只要物流和下游需求环节还未恢复,那么口罩对PP非标的需求恐是难以“拯救”PP的弱势,毕竟整体的量不大,而且是占比较小的非标品。


隆众资讯聚烯烃分析师于伟:从隆众监测的2019年中国PP下游消费占比统计看:普通纤维占6.59%相较2018年增长0.69%;高熔纤维占4.16%,相较2018年增长0.08%。整体来看,纤维料的总消费量占比虽呈窄幅上涨走势,但在聚丙烯的整体消费中仅占10.75%,远远小于拉丝共聚及注塑的消费量。


截至目前,中国聚丙烯生产企业77家,涉及有纤维生产的企业30家左右。据隆众资讯统计,2019年全年高融纤维产量70多万吨。根据公开数据显示,1吨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可生产近25万个聚丙烯医用防护口罩。暂且不计纤维在口罩的生产原料中的占比,即使全部口罩都用聚丙烯纤维料来生产,目前用于口罩生产的聚丙烯纤维料也是完全充裕的。


特殊时期,防护物资用品的生产企业多放协调,克服重重困难加大生产力度。以口罩为例,从日产量2000万只增加到1.8亿只。于此同时,有超过20家聚丙烯企业通过协调排产、提高产量或及时转产纤维原料来保障下游无纺布企业的原料供应。整体来看,口罩等医疗用品需求的短时激增对聚丙烯市场有着一定程度的支撑,但正常情况下其需求量对聚丙烯行业的影响有限。


光大期货聚烯烃分析师周遨:聚丙烯纤维料在我国聚丙烯消费中的占比很小,用于口罩的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就更少了。2019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在2700万吨左右,其中高熔纤维应用占比仅为4.16%。虽然聚丙烯高熔纤维主要用于卫生材料领域,但此领域涉及产品比较多,不仅有口罩,还有尿布、卫生巾、医疗绷带、衬布等。


根据中国纺织网数据,2018年我国各类口罩产量45.4亿只,按1吨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可生产近25万个聚丙烯医用防护口罩来计算,即使全部口罩用聚丙烯生产,也仅有2万吨/年左右体量,占高熔纤维料供应的3%不到。因此,在正常的口罩生产水平之下,口罩需求对聚丙烯需求的提振作用较为有限。


金联创聚烯烃编辑部:口罩对聚丙烯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需求的增加会刺激供应量增加;第二,由于无纺布专用料占比较小,需求增加难以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各地口罩企业医疗用品生产企业纷纷加大生产量,随之而来的是聚丙烯无纺布专用料以及医用料需求的增加。


疫情当前,各大石化企业更是纷纷做出表率,转产无纺布以及医用料,为疫情保卫战做好后勤供应。通过梳理2月份各生产企业的排产计划可以看到,在整体开工率下降的前提下,2月份纤维料排产量环比上涨39%,医用料排产量环比上涨4%。在疫情影响下,由于物流和下游工厂恢复缓慢,聚丙烯价格整体下行。无纺布和医用料需求虽有增加,但由于其所占比重较小,所以需求增加仍旧难抵市场整体下滑的压力。举例说明:2月初,中油华北H39S—2出厂价在7950元/吨,截止到目前,H39S—2价格已经下降至7350元/吨,降幅达到-7.5%。


记者:结合当前新增的生产数据,重新梳理下产成品、原材料投放量、转产的生产量等对PP市场的影响,随着疫情的发展,这个量会有怎样的变化?


隆众资讯聚烯烃分析师于伟:为保证口罩料及防护服的正常生产,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优先转产纤维料,纤维料的生产比例由节前的9.11%提升至目前的15.46%。



尽管节后纤维料需求明显增加,但由于各企业积极转产供应充足,纤维料价格由节前的8050元/吨跌至节后的7450元/吨,跌幅在600元/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的年产量占全球约50%。我国获得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的口罩生产企业有353家,河南省位列第一。目前口罩企业复工率达到86%,部分企业24小时开工,工人轮班。另外,为解口罩的燃眉之急,近期新增3000多家口罩公司,跨界支援如比亚迪、富士康、上汽通用、三枪、五菱等企业也纷纷加入了这场战役,上述企业的日生产能力在30万—500万只不等。


根据数据测算,1吨纤维料可以生产25万只防护口罩,故一只口罩的用量在4克左右。当前的增产数据来看,从一天2000万/只到一天1.8亿/只,那么1.8亿只/天就需要720吨高融纤维料。


据隆众产量数据计算来看,2月1—9日纤维料的生产比例高达20%以上,即使目前纤维的生产比例降至15%左右,生产企业对口罩专用料排产也是比较积极的。截至13日国内PP生产企业共生产高融纤维7.07万吨,而即使口罩的产量达到1.8亿只/天也完全可以供应其需求,其纤维的日产量可以达到口罩需求量的7倍左右。


金联创聚烯烃编辑部: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中国当前口罩日产量从一天2000万/只到一天1.8亿/只,另据行业人士表示,1吨高熔指纤维料可生产大约25万个病菌防护口罩,因此每天对于原料的需求在720吨,较前期需求出现大幅上涨。2月份,高融纤维的排产量在16.48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当前口罩企业的生产需求。随着疫情不断缓解,口罩及医疗用品消耗量减少,3月份无纺布专用料以及医用料排产量将会出现小幅回落趋势。


中大期货聚烯烃分析师张骏:国内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三大纤维分别为聚丙烯、聚酯和粘胶纤维,其中聚丙烯所占比例最高,占62%。一般而言,用于生产无纺布的聚丙烯主要指的是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据统计,2019年国内聚丙烯纤维料产量约170万吨左右,在PP总产量中的占比约7.6%;其中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产量为95万吨,占比约4.3%。疫情发生后,中石化、中石油、神华、延长、中煤、东华能源等多家企业纷纷表示全力排产适用于口罩和防护服的高熔纤维牌号。卓创数据显示,节后国内石化企业PP纤维料排产比例一度升至20.4%,创下历史新高。


1月份以来聚烯烃整体开工较为平稳,各专用料排产与往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春节前两周市场交投气氛逐渐走弱,包括无纺布企业在内的下游加工企业陆续放假停工,上游石化企业进入季节性累库周期。由于疫情的影响,春节后多家PP生产企业转产纤维料。据卓创咨询统计,2月初PP纤维料石化排产率最高至20%以上,较节前提升约10个百分点,日增PP纤维料产量约0.68万吨。但转产主要造成注塑料排产率的损失,对交割基准品——拉丝料生产的影响较小,因此短期对PP期货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若疫情持续时间过长,导致纤维料排产率始终维持在高位,则将导致与注塑料之间的排产持续失衡,从而间接影响拉丝料的供应和价格走势。


光大期货聚烯烃分析师周遨:如果未来按照1.8亿只/天的产能来计算,且所有的口罩都用聚丙烯来作原料,那么口罩对聚丙烯高熔纤维料的需求量在800吨/天左右,也即29.2万吨/年附近。而2019年国内聚丙烯纤维料产量约170万吨左右,其中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产量为95万吨,因此我国的聚丙烯纤维料产能是能够满足激增的口罩需求的。并且,29.2万吨/年的高熔纤维需求量与我国一年的聚丙烯表观消费量相比仍然太小,不足以对聚丙烯需求造成很大程度的提升。


此外我们也要看到,1.8亿只/天的口罩产能相比正常状态下的2000万只/天的产能已经大幅提升,未来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我国不可能长期维持如此高水平的产能利用率。


记者:PP市场有哪些重点值得关注?对这些重点谈谈你的看法。


马来西亚CommoPlast研究员阙云云:市场上需要留意几个重点。整体产业链复工的进展,最关键还是物流和下游工厂回归的情况。截至目前,石化厂和贸易商已经陆续复工,虽然大部分贸易商还是采取在家上班的措施,不过目前市场最大的瓶颈就是库存压力堆积在上游环节,只要物流和下游需求方面还没打通,那么库存压力依旧是无法被释放。


物流而言,一方面是上游原料端的运输,一方面是下游成品方面的运输。目前从现货市场了解到,整体产业链方面,库存压力基本上都堆积在上游环节,只要物流和下游还未恢复,那么基本上对于整体库存累积将会是进一步的压力,甚至两桶油库存也持续在往极限的库存水平累积。


本周跟踪到现货市场方面,由于物流还未打通,石化厂也需要代理/商家完成任务,因此导致货源基本上都只是仓库内的货权转移,而并未实现库存实际的消耗。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目前由于复工一直后推,整体产业链,尤其是中下游环节的资金方面偏紧、短缺。由于需求的恢复仍需要时间,短期内整体库存压力或对价格形成明显压制。


金联创聚烯烃编辑部:从企业类型来看,中大型企业春节期间以及疫情后续延期开工的阶段,很多的企业是持续正常生产的。但是部分中小型企业因为春节的原因休假后持续复工情况不理想,尤其中小型企业基本没有复工。


从应用领域来看,医用领域在企业多方举措,复工情况较好。据新华社消息,口罩的开工目前恢得到了73%。格力、美的等企业已经于10号复工,北方汽车行业将会在17日以后进行复工生产。农膜及管材料方面为传统的生产淡季。


新增加的生产线企业因未前期未涉足到这个行业,所以一方面紧急筹备生产线,另一方面紧急了解生产过程详情,以及原料供给情况等。目前中石化已经有11条生产线投入使用,中油也在各地部署。据了解生产母婴用品的企业,以及原有的停产的口罩企业,包括像富士康等制造类大户,都逐步加入到了生产口罩的行业当中来。整体生产线大幅加大,对于口罩原材料的需求短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由于物流限制,以及进口材料需要周期等限制,目前PP生产企业库存高企,已经达到历史新高。


中大期货聚烯烃分析师张骏:当前国家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的生产和运输,因此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生产线投产不存在较大阻碍,供应不畅主要受口罩生产后需要7—15天的解析消毒期影响。PP供应商多为大型石化企业,春节前行业整体开工率处于年内高位,自1月份疫情扩散以来,中石化等多家企业转变生产计划以优先保障PP纤维料等原料的排产,原料供应较为充裕。PP生产和库存以拉丝料为主和注塑料为主,纤维料产量占比不高。因此,尽管当前PP整体库存水平偏高,但纤维料在防疫品刚需支撑下当前基本不存在库存压力,本周开始随着各地公路运输的逐步恢复,物流因素的影响也将逐步消除。


责任编辑:刘文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