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梁信军:疫情下的危与机 未来海外高成长市场机遇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02-20 10:03:48 来源:晨哨并购 作者:梁信军

今天我会给大家讲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疫情下面的危和机;第二个是未来的(机会)区域。


我有一个基本观点,除了我们现在讲3~5个月的疫情可能带来的危和机或者机会之外,未来战略性的机会或者战略性的挑战,实际上是有四个。但因为时间关系,有两个就完全不展开了,一个是AI的挑战跟机会,另一个是区块链的挑战和机会;今天重点讲,第一个是区域发展的问题,也就是长期高增长的稳定兑现和经济体量的这个关系,也就说你要找高增长市场,应该到什么方向去找?第二个是战略方面,我会谈一谈政府跟货币信用的问题,要寻找哪里是长期资产的避风港。



疫情第一波影响


财政、货币政策走向及对资产市场影响


先讲第一个话题,就是关于疫情的机会问题。


疫情的机会,我这一页PPT里面选用了很多都是孙明春的观点,孙明春前一阵他在海通国际宏观研究方面,有一个文章叫疫情下的宏观政策,要把困难估计足,我认为写得非常好。


在这里面我特别写了一个标题,是3~5个月的疫情机会,其实也是我对疫情的一个认识。我认为疫情它是一过程性的,现在官方的口径认为4月份疫情能够得到大幅度的减缓,我个人预计可能会没有这么乐观,我预计到5月份会大幅度的减缓。



在这个里面,不管是4月还是5月,我觉得总是一个短的阶段,不是一个长期的事。但是从供需角度出发,我们看的已经很清楚了。


第一个,春节的市场已经失去了。在中国 ,新年跟春节的市场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一个市场,对有些消费行业、消费企业来说,甚至能占到它1/5或1/4的规模,现在这个市场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第二个,接下来还会有一波,由于物流还有包括交通,还有包括现在分成这些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带来一些中小企业的倒闭,失业人口的增加,家庭收入的下降,还会带来第二波的需求和供应方面的冲击。这个冲击,我相信不会在四、五月份就结束了,可能还会继续延缓。这个损失是放在面前的,是没有人可以去否定的。


财政政策走向


当然,这也考验着政府下面应该怎么做?我的判断政府的货币跟财政政策,有一些现在已经开始动了,有一些未来还会启动的。


第一个,财政政策肯定会先动了,财政政策重点应该考虑的是两个方向,一个怎么样补贴家庭,因为家庭由于就业收入的问题,包括这一次整个新增加的一些开支问题,家庭尤其的中低端的家庭,的确是面临着生存压力的,所以对这样的家庭一些消费补贴我看势在必行。


第二个,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很多中小企业,它的现金流的确是非常紧张,所以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怎么样去对这些企业和家庭进行救济,我认为是迫在眉睫要做的。这个做了也会有效地减少第2轮的需求和供应的冲击问题,否则 第2轮可能还是比较大。


货币政策走向


但是政府在货币政策方面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因为1月份的通胀涨得非常快,CPI经过长期低迷,在二点几左右,但1月份的冲高到5.4,5.4在过去8年来是最高了。上一次基本上是在2012年和2011年,还有2008年、2007年,以及2004年到过5.4的规模,也就是从近20年当中,这是第5次CPI冲到5.4。如果大家要注意一下2003年的非典,你会看到非典过后将近半年多,物价是不断的往上升的,所以现在如果在货币政策的选用上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实际上就是我们经济学上常用的所谓的叫滞胀。第一经济不增长了,第二通胀又很大的增加,你直接放货币下去,可能短期之内是没有用的。孙明春在那篇文章当中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加杠杆,如果在货币政策上加杠杆有哪些风险的问题,我认为他提的也是非常中肯的。


从2017年开始,政府就一直在去杠杆,我待会有一张图给大家看,显示得非常清晰的。现在从2017年到现在为止,在去杠杆、稳杠杆方面,政府的政策一直是比较连贯的。其实,也是因为现在的杠杆的确是非常高了,我们看到像居民部门、也就是家庭部门的债务占GDP将近50%了。如果居民部门加上企业部门加在一起,大概有210%,也就是企业部门将近160%左右,如果再加政府部门现在官方公布的有37%,基本上250-260%左右。


GDP的杠杆250%,200%,在全球比较来说都是非常高的,这个肯定是最高的一批国家之一。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继续开动杠杆,继续来升杠杆 ,我觉得显而易见会带来两个后果,现在就能预料得到的。



对海外融资成本影响


第一个,是海外的资本、海外的投资人对于中国政府的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发生非常大的担心。偿债能力担心之后,你直接的后果是国家的评级、企业的评级可能会随之调整。


第二个,你的国际融资的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甚至会担心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导致进一步有一些外资的流出,从而对汇率的的稳定都产生非常大的困扰。我这句话也不是危言耸听,大家如果看这页PPT的右侧这张表,现在我们经常说我们的外储是很高的,全世界第一大有3万多亿美元。但是,我们的外债从2008年的4000多亿美元,现在也一下子就攀升到了2万亿美元。还有一个压力的地方,就是说短期外债,也就是一年到期的外债,已经占了整个外汇储备的43%左右。


如果说外债的持有方信心在不足,这样一种挤兑效应是非常可怕。所以我觉得假如说政府采用加杠杆的措施,我个人认为可能性是很大——会导致两个结果:第一个,我觉得外部的融资、海外融资的成本会进一步提高。海外的投资人可能会更加小心,内部,由于你加杠杆需,要发行更多的人民币的债务,融资成本反而是下降的,所以我想有比较大的概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内外融资成本的不必变化,内部融资成本低,国内的外部融资成本可能会显著地升高。


如果加杠杆的货币政策得以实施,那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我在这一页里面放了两张图表,其中左边这张图表显示了中国的M2的发行量的数字以及年增速的图。如果直接看M2的总量是蛮可怕的,已经到了198万亿,接近两百万亿人民币的规模。但是如果你看M2的年增速,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从2017年的7月份开始,它的年增速就一直稳定的控制在9%以下,基本上在8%~9%的增速区间,远远小于过去比较高的13%、14%这么一个规模。所以因此从2017年的7月份至今,我觉得整个中国政府关于控制M2、控制注水的、控制货币发行的方面的决心跟政策是连贯的。


最近大家也看到刚刚1月20号之后,央行就降低了存款准备金,我们一度曾经高达24%。这相当于银行,比如说你有100块的存款,你有24块钱,要存在央行,而且不给利息或者给的利息是非常低的。这样等于说是限制银行的信借贷能力,降低银行的借贷杠杆,现在经过几轮的存款准备金的调减,这一轮之后,调到了10%,10%跟美国对大银行的要求已经接近了。


当然如果跟我国的台湾比较,台湾大概7%左右,所以我觉得存款准备金的这样一种货币政策的应用工具还有一点点空间,但空间也不太多。所以可能没办法,该印钞就得印钞,当然如果印钞之后,也由于我国的货币流动的(特点),它是受限的。不是说人民币在资本项下可以在全球进行流动,还是受限制的,因此国内如果M2增速提高,更多的对国内资产价格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第1点我刚才已经讲到了,如果M2还要增发,国内的融资成本会比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利率也有可能会有一定的调减。


对国内资产市场影响


另外,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我们不用去猜它的利率,其实不管是怎么样,对融资成本,对国内的资产市场影响非常大。国内第一大的资产市场就是房市,房市的规模远远大于股市。第二大就是股市。


房市


对于房市,有很多人很关心,关于房市的问题,其实我一贯的观点是很清晰的。其实住房的涨和跌有几个因素导致。


第一个是供和求的问题,我觉得答案是清晰的,在中国整体的范围内就是供过于求了,特别是住宅。


第二个,房市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它跟货币的利率就是我们的银行的存款或者贷款的利率以及货币供应是有关系的。第一,如果利率下降,房市有很大的概率是要涨价。如果加息 ,房市会跌价。第二,如果你多发货币,房市会涨价。如果你控制货币发行量,房市会跌或者是不动。现在从货币政策来看,可能都是对房市的涨价是有利的。


第三个,房市也是一种人均的财富跟GDP的发展阶段的一种现象,从中国看,无论是人均的GDP,还是二手房的交易量等等的,都不支持房价还可以持续的大规模增长。


第四个,也是一种家庭资产配置,根据最近的一次也就是2017年年底的一次的家庭资产配置的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的城市家庭、城镇家庭90%左右的资产已经配在房地产上,所以我就很难理解,一个家庭它已经90%的资产都已经配在房地产上了,你怎么能指望它增加对房市的资产配置,所以,如果今年房价涨价也会是昙花一现,并不是整个健康的供需两旺的现象,更多的是一种货币推动,而不是需求拉动的这么一个现象。


股市


对股市,我觉得毫无疑问也是会有催长的效果跟作用的。所以,我个人在一个小圈子里跟朋友也打过赌,我说如果按照2月4号的A股的股指,或者说A股50沪深300等等的股指,我个人相信有非常大的概率,到今年年底会有20%以上的增幅。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货币的发行的问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估计,最后还是要看国家的政策实际实施情况。当然有一点,从现在开始到整个疫情结束,我觉得股市还是会有跌的空间。其中之一,中国的A股有很多会出季报,香港有些公司也会披露它国内的子公司或者主要公司季报,我相信跟非典情况一样,有很多的A股公司一定会把很多的钱款抖落干净,把家底彻底的清仓,弄清楚。


弄清楚之后,你净资产跌、利润跌,当然股价也会跌。但整个大的形势到今年下半年,到年底,由于货币的供应关系,大概率股票会涨,当然也会通过港股通传递到香港去。


所以,今年除了房、股市之外,对金融机构来说也是利好。前面对金融机构,大家都很担心它的坏账的问题,今年如果你整个M2要扩大,对金融机构来说相当于分母扩大。分母扩大,它的坏账率又下降了,它的坏账的清缴的紧迫、清理的紧迫性又下降。所以,对金融机构的业绩来说可能也是一个利好。


当然这里面我其实也是想讲一个观点,我觉得从国家来说,还是应该坚持关于控制杠杆的这么一个战略。当然当前的情形由于疫情的这种紧迫性,可能被迫要做一些货币投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说由此政策转向,其实在酝酿一个非常大的、更大的将来不可收拾的危机。因此,如果大家想在疫情的这件事情上能够有所动作 ,其实就是要猜测跟估计政府的货币政策的问题。


疫情第二波影响


弱势行业向龙头集中、新在线行业获得成长


市场情绪随着疫情的5月份左右结束,慢慢也会恢复理性的!当然我刚才提到5月份结束之后,可能还有第二波。


由于中小企业破产,就业人口减少,收入不减少导致的后续问题,这里面大家也提到,比如说像旅游、餐饮、航空这些企业会遭受起码3~4个月的影响,这么一个业绩的大幅度的下滑,包括一些会展等等公司,在这种情形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首先这个行业是不会消失的。很多负债率比较高,规模比较小,自身资本垫资不够厚的企业会被清扫出局,更多的市场份额会向头部企业集中。


凡是只要需要人员聚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来创造效益的这种行业都会受影响。这些行业的头部企业,未来的规模会更大,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如果在疫情的情绪影响的区间里面,这些行业的估值会大幅度下降。


但是头部企业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它的集中度、它的份额反而会上升的,所以是值得看看。


我想特别说,从战略上这次疫情会带来两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大家可能还记得2003年的SARS,SARS这件事情,整个产生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突变性的变化。


第一个,是第一次把中国的PC游戏这个行业给它搞大了,之前非常小,从2003年开始,一下子上到比如说百亿人民币这种规模的行业,利润百亿,因为电影那时候也就几十亿人民币的销售额,人家可以到百亿的人民币的利润。

这之后,它还同时催生的就是在线的购物。其实在线的购物,包括今天淘宝等等都从那个时候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民教育,老太太、家庭很多主妇都学会了怎么在网上买东西了。


这一次P。说NCP之后非常困难。


我想第一个就是在线教育,第二就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的问题,你看,包括今天,对我个人来说也是第一次做主播,我从来没做过,很多老师也没做过,有很多学校有很多学院他可能都非常排斥这些东西,我想包括我们长江的很多教授可能都排斥这东西。但是在非常时期没办法,你被迫要去做,你做可能感觉也没坏,学生也是的,过去他可能比较排斥这种在线的学习,现在看有一些非学历教育的,他可能觉得这玩意挺好,也比较安全,有些学历教育的某些课程他可能觉得也很舒服。所以,它会把在线教育的教和学,包括供应方都给他催熟了。


同样,在线办公也是类似的例子,原来SaaS其实是非常小的,现在这种情形 ,由于你要持续3个月5个月,人流的流动是受限制的,被迫 ,可能大家慢慢的把在线办公这个事情、行业会吹大。


当然在这两个小行业,就是在线教育跟在线办公搞大之前话,首先搞大的是手游,手机游戏肯定是搞大的。


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就提到有些中小企业说自己转型的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我觉得有这么一次危机,迫使你认真的考虑,把自己的业务往这个线上转型,其实是没坏处的。


你可以认真的想一想,我觉得包括像咱们长江商学院在内,都要思考这些问题。


第二个,我觉得对所有的企业来说,刚才我特别提到货币政策的问题,我觉得有非常大的概率,货币政策会很快就会宽松,你今天就应该回家去准备怎么发人民币债或者获得长期贷款、政策性贷款以及获得财政补助的所有资料材料,你今天就可以回家去弄了,如果政府提出来,你第1天就可以上交,下一周你就可以报上材料去,这样你就很可能3月份就可以融资了。


另外,整个市场低迷,中小企业遭遇危机情况,它也需要有人拯救,有人接盘。我觉得龙头企业集中扩大自己的行业规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机。


第四个是关于供应链的问题,通过这一次大家也能感觉到了,如果你的供应链全部摆在中国,或者说你的供应链没有可靠的物流的保障,也是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今后再怎么样优化自己的供应链的布局方面,可能很多企业家也会有一些新的思考。


当然,这个事情从往坏处去想,叠加了中美的贸易战之后,的确会导致有很多海外的机构,海外的公司会对中国的供应链、安全性产生一定的担忧,他们可能会做B方案是完全可能的。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顺便讲一下中美的贸易战的问题。


根据中美1月15号签订的第一阶段的协议,中国在未来两年每一年要新增进口1000亿美元的美国货品。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每年大概进口量是2万亿美元,所以在今年来说,按道理来说,我们新增1000亿不是个问题,也就是增加个5%,在各方面挤挤就出来。


但是今年我们从1月份到4月份,甚至到5月份会损失大概3~4个月的消费。同时,由于整个这次NCP的这个疫情的进展,会进一步损害国内的消费市场数个月。


因此,今年1000亿美元其实是蛮有压力的。如果按照早期的一个全面协议,中国是有可能每年需要承诺新增2000亿美元的进口,连续5年到第5年的要新增1万亿美元的进口。大家想想看,我们现在在从美国进口的量也就是千把亿美元,你一下子说要增加,每年要增加2000亿美元,连做5年,其实大家可以去琢磨琢磨看,无论是按照第一阶段的协议的,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连续两年还是后面的,可能每年增加2000亿美元,连续5年其实大家都可以想想,第1个1000亿美元或者2000亿美元,从美国进口,你猜一猜最大可能性的我们是买什么东西?


我个人觉得,比如说买汽车、飞机是最有可能性的,因为体量大,汽车的体量也很大。然后,川普总统心想念之的就是农产品、肉类,还有包括天然气,还包括医药产品、医疗产品,以及包括金融,所有的这些从美国购买的这么1000亿或者2000亿,它其实替代的是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国内原有的生产跟服务供应商,第二个是替代的是别的国家的对中国的出口,或者中国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际市场的进口,所以它是有替代跟压缩效应。


所以,第一,对中国的生产供应商,包括这些行业毫无疑问是有影响的。第二,也会影响到对中国出口的其它国家,这些国家对中国得出口,将来会有所压缩和下降。因为如果你连续每年1000或2000亿美元的这么增和减,美国一增1000亿,别的国家就减1000亿或者减800亿,然后200亿减国内的生产商,连续五六年做下来 ,我觉得第一会影响的事,就是一些国家,比如像欧盟、日本对中国的出口。


第二,由于他们对中国的出口减少了,它也会加强跟中国的贸易摩擦。对他们,就当前我们看到说,从美国多买一些东西,影响的是中国的本地的制造业,但是未来还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这些行业。


这是我想讲第一点,关于疫情的。


未来高成长市场首选印度


第二点我想讲,大家一直在考虑,未来的高成长的市场在哪里?


高增长市场要找体量大的市场


其实,你的所有的资产配置都同时需要考虑稳定性、成长性、现金流要好。对于成长性,我想给大家再加一个坐标是很重要的,就是要体量要大。



我们做所有的行业,或者说你选择一个大的这个区域去发展,要找一个底盘很大的这个市场去做。底盘大,它的惯性大,它发生了很剧烈的波动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这样使你的战略努力的资源布局就不会浪费。我觉得全世界的未来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的驱动引擎和消费市场的增长,及过去都在中国,过去20年都在中国,未来的15年是缓慢而坚定的,是在改变的。这是个事实,不是我们的情感问题。


我给大家一张表,如果你要选择高增长的市场或者去投资,其实你要再加上一个大体量,也就我刚才说的,要再加上一个底盘很大,从长期看你的投资决策才有意义。


从2001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我选了金砖5国的成长性的股指,但是选大家共同能够认可的估值也很难说,但是如果不是大家共有又很难比较。所以我选了一个明晟指数,就是摩根斯坦利的指数MSCI的指数!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事实,我自己看了这个图都很吃惊,我告诉大家一下,2008年开始,印度就正式的甩开了中国,超越中国了。2008年到2013年,他一直是全球第二好的成长性。从2013年开始,它遥遥领先是排第一的,就回报最好的市场。



第2名当然大家想得到了,肯定是中国,中国基本上从2001年到现在为止,基本上一直维持在第二或者第三在波动。第三的就是巴西。所以,大家仔细看,体量是很有关系的。我待会专门有一章讲GDP的体量的PPT,我来告诉大家,从GDP的增速,在从2004年开始,印度就超越了俄罗斯成为GDP增速的第2名,然后它一直保持的是第2名。当然2017年,小小的、就短时间、就只有一年的时间,他还超越了中国成为第1名。


总之,它是稳居第二。中国是从2001年开始,GDP的增长就是稳居第一的。这是金砖5国的情况。如果你看中国、印度的明晟指数的回报,都是远远超过标普500的。


我们分析历史,是复盘吗?我们要研究的是未来。


如果你在未来15年,你想找高成长的市场,一定要加一个维度,我刚才提了要大体量。大体量有很多衡量标准,其中一个比较容易找的标准就是GDP。我找到了2018年的全球的GDP的排名,中国一如既往是排在老二仅次于美国,印度是排在第七名,巴西排在第九。印度的第七跟第六的法国跟第五的英国,基本上是在一个位置上、一个水位上,我相信很快印度有可能会到达第五名的位置。


在这个表里面,还列了中国和印度的GDP的全球的排名的进步情况。印度的进展也是跟中国很像的,基本上台阶式上升,一个台阶地往上跨。印度现在稳定的在第六、第七名的这么一个状态,中国稳定在第二。


如果你现在要找到一个未来15年的大体量的经济体里面的高增长市场,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高增长。比如说,我想大家可能会公认的是说,连续15年或者20年GDP的增长在6%以上,假如以这么一个较低水准的高增长(这样)目标来衡量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未来15年20年,我想可能只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就是印度。如果你愿意把这个标准稍微往下降一点,说4.5以上GDP每年的增长率也算高增长 ,全世界就会有两个国家或者三个,中国加印度,也许加巴西。如果你要是按7以上,我想可能就是印度。


因此,我觉得如果你未来要找高增长市场,一定要同样考量考虑要有大体量。因为其实逻辑是很容易理解的,就像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如果你要跑1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假如你开摩托车,我想它可能也能轻松地达到这个数字,你也可以开劳斯莱斯。


劳斯莱斯的重量可能要达5-7吨,大家都知道,一个5-7吨的汽车,它要跑到180码,他依赖的技术跟摩托车跑180码是完全不一样的,摩托车可能碰到一个非常小的小石子就会翻车。但是劳斯莱斯5吨8吨的大家伙,一个小石子,它是OK的,他不会崩塌的。


所以因此大的经济体跟小的经济体碰到一点小风浪,它的抗波浪的波动能力是完全不一样。


未来机会区域在东南亚、在印度


下面我想给大家讲中印的一个对比,在讲中印之前,其实我想讲个观点,我觉得其实未来的15年,南亚跟东南亚是极为重要的。



我觉得中国的很多企业,在这次疫情之后,如果要找下一个高增长的市场,完全可以响应国家的这个号召,就是加入到“一带一路”,制造业、房地产,包括还有消费行业,还有基础设施,还有包括一些金融,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家非常拿手的。这些的成长故事跟成长模式是完全可以在南亚跟东南亚重新复制一遍的。完全可以。所以大家如果说在中国市场没有恢复之前,你想找到自己的成长空间,我觉得是可以认真的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下东南亚。


我先给大家先一道说说印度的事,我把印度的宏观指标跟中国比较一下,人口中国有14亿,印度13.5亿,中国的人均年龄平均年龄37岁多,印度大概只有27岁多,所以年轻人非常多。GDP增速两个国家现在很接近,将近5~6%左右,印度今年预计大概在7.3%左右,中国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可能会进一步有所拖累。第三FDI,印度基本上是中国的1/3左右。外商的招商引资,如果跟它的GDP的体量比较,印度的GDP只有中国的1/5,但它的FDI大概相当于中国的1/3左右,其所以说它的招商引资应该讲,做的是非常好的。另外印度是一个净的进口国家,他一年要进口1800多亿美元,中国是出口顺差的国家,我们的顺差有3500亿美元,印度的逆差1870亿美元,所以两者对于国际市场的压力的抗压能力是不一样的。


因为它主要是进口国家,它有非常大的抗压能力,中国出口国家会受到那些市场压力跟影响。财政赤字两个国家也差不多,基本上都在3%左右。


我其实想特别为大家指出的是,有很多长江商学院的朋友们都认为或者以为印度要好好地向中国学习,要把中国当做老师慢慢地去复制中国的成长历程,我最近一段时间到印度的考查的频度是非常高的。我特别想指出,其实,实际情况可能不是像大家想的这样,至少我们看到有几个类别的东西,印度是远远领先于中国的。


第一个,比如说印度的UPI。UPI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 是由印度的国家来主导来建设的,有点像中国的银联网联,再加上金税、金工商、金卫生、金海关什么所有的各种金融工程加在一起,它的核心是什么呢?为印度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都赋予一个唯一的金融身份证、金融账号,使得你所有的金融行为最终都是跟这个账号是链接的,是link在一起的。有什么价值?非常有价值。比如说,它其中的一个小应用就是移动支付。在中国、美国的很多国家移动支付,比如说像中国,银联可能你每一笔刷卡到他要收取2%左右,然后分给整个生态系统所有的环节。也就是说,如果你消费者付了100块,小咖啡店的店主他是拿不到100的,他拿的是98,但是在印度就不是这样的,通过UPI的这套系统 ,使得最后消费者只要多怎么讲,利差支付的成本只有千分之几,远远小于1%,所以是非常低的。


第二个,你比如说像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的某一个公司,比如说像Whatsapp。Whatsapp在印度它是最大日活的一款APP,然而他现在还没Whatsapp支付,但是Whatsapp在没有申请Whatsapp支付的服务和功能的情况下,Whatsapp用户之间可不可以发红包?可不可以转移账目?答案是可以的。因为每个用户的手机他都实名联系到一个他自己的UPI的账号,所以他可以给另外一个用户转移支付任何东西。这样就使得在印度,原来的移动支付的这种像在中国或者在很多国家,支付行业其实是有垄断巨头的,像VISA、Master,中国的像支付宝、像微信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印度,恐怕很难诞生出这种公司了。因为UPI已经把漏斗全部堵死了。倒过来,对很多商户来说其实是好的。为什么?因为它的整个移动支付的成本变得很低,UPI不单单在移动支付上有价值,他在信用征信上也非常有价值,比如说你一个个人或者一个机构,一个公司你很难多头贷款,因为你所有这个贷款不管你向个人借款、还是向企业借款、还是向银行借款,全部在你的UPI账号里面有显示。这是一个比中国先进的地方。


第三、印度有一个、也是全世界很先进的地方的叫Aadhaar系统,印度的公民的身份证的数据库系统。现在有将近13.2亿人的脸部的特征、指纹以及虹膜都被采集了,所以它能证明就是你。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在移动互联网、在金融行业,包括在后面的区块链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印度原来有类似于中国的情况,就是各个邦相互割据,每个邦自己收税,然后还收各种各样的税。莫迪上任之后,采取了一个叫GST系统,就国家统一的税务系统。各个邦你只能收一个税,这个税是国家统一的,你不能再收了。所以这个使得全国就完全统一起来了。另外大家可能众所周知,印度采用采用的是一个海洋法体系,相对来说司法方面的还是有先进程度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中国的P2P的行业当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恶意催收的问题。很多省份都执法把那些恶意催收的不法分子都给他收监了。


但是在印度,第一涉及到、只要涉及到钱的借或者贷,你一定要拿牌照,如果不拿牌照是重罪。第二如果你涉及到借款,关于催收的问题是要拿印度的央行特别颁发的一个上岗许可证的。上岗许可证里面就要你学习各种法规,其中最主要的法规是一九三几年已经是颁布的。这个颁布规定你在催收的时候,你只能联系两个跟债务人有关的关系人,并且晚上11点后早上7点前、周末你是不能骚扰别人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他的个人借贷发展也很快,但是就没有产生类似于中国的立法滞后的这种情况。


印度的减税的力度进展的也非常快。民营电信发展也很快,我提一个例子,比如说关于印度的电信,过去是国有垄断,后来莫迪上任之后规定只要符合一定的资本金,你就可以开设电信公司,结果就出来一个叫Julia的公司,是一个做化工做传统制造业起家的一个大家族,他就满足了要求去开了电信公司,结果是它把印度的上网包月的费用从将近100美金一直降到6美金,现在已经下降到2.5美金每个月,直接导致印度第三第四大的移动公司就破产了。


但这使得更多的人能用得起移动互联网的服务。所以我觉得莫迪在过去的第1个任期的5年多,到去年是第6年,我觉得他做了很多事情,我是非常乐意把它比喻成印度的邓小平的,因为他对印度的改良跟改革走的是一些战略性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没法走回头路的东西,对印度未来是非常好。


所以,我觉得印度是非常值得看的一个大体量的、高增长的、这么一个未来的市场国家,我其实刚才提到在未来,大家是可以认真地考虑,无论是制造业、消费,还包括金融,还有基础设施这些等等,都是可以认真地把我们在中国的这种能力跟知识复制到东南亚。


东南亚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国家,我们如果类似于中国,你把它分成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我觉得一线国家一线市场最重要的有三个。第一是印度,它胜在底盘大(体量大)、增速快。增速刚才讲的是全球第一第二,它的体量现在是全球第七了。第二我觉得值得看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我觉得毫无疑问的会变成整个东南亚的一个CBD。第3个 我觉得是越南,越南 从这次中美贸易战当中,他是得了好处的。有很多中国的供应链就转移到了越南,所以在越南是一个现金流的市场,你要现在就看到利润,我觉得越南是可以选择的。二线国家,就是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缅甸,我觉得非常勉强,因为它的规模还是非常小的。所以我想借建议大家如果第1次去东南亚的重点应该去印度、新加坡、越南。


投资印度:潜力投资行业与投资人忠告


第二,所能投资的行业,除了你自己熟悉的制造业、消费、金融之外,假如作为投资,我推荐大家应该看三个东西。


第一个,是高成本的资本关联的行业,因为在这些国家跟中国的90年代初是非常像,它的融资成本,个人的融资成本平均在18~30,企业的融资成本平均在12~18,非常高。因此,跟高成本的资金有关的所有行业,比如说你就借债也行,债权加股权也行,或者投资它的金融机构也行,我觉得这些东西是第一应该看的,很容易赚到钱,而且也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们是一个资本紧缺的这么一个市场,我估计这个市场至少会存在3~5年。


第二个,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月活或者日活用户已经停止增长了。但是在印度包括还有东南亚是高速增长,还有25%以上的高增长。所以跟移动互联网有关的所有行业都是好的。当然也推荐大家优先看移动互联网里面有现金流的、快到不要烧钱地步的这种行业,我觉得电商,还有移动互联网关联的物流,这些都是很值得看的。


第三个,跟新生儿有关的,大家知道中国作为14亿人口大国,我们最高年份的新生儿大概在2700万左右,印度其实近几年 它都维持在2700万以上。像菲律宾,还有包括其他讲的这些国家都是非常年轻的人口,新生儿都非常高,所以跟新生儿有关的所有行业都是可以做。


我刚才提到高成本资本这个行业,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可能很容易理解,我跟一些中国的投资人共同从在过去的五六年当中,共同投资了一个企业叫krazybee你可以简称为叫KB公司,它的其中两个创始人,都是华为的印度移动的负责人之二,其中有一个是中国人江西人,另外一个是印度人,他们俩共同创办的公司,我把这个公司的数字报给大家听一下,你会一个非常好的样本。这个公司它是做线上的2C的,现金贷的公司,但它的模式是F2P,不是P2P,它的整个规模 ,它的去年的税后利润已经将近3000万美金了,今年可以做到7000万美金的规模,但是它的整个贷款规模只有多少?只有1.4亿美金,定资产大概7200万美金。所以大家看这样一个公司,在印度的这种严厉的监管的情况下,他作为一个持牌的机构,它叫NBSC。它的资本金充足率高达51%,跟中国的P2P是完全不一样的。


它其实就没什么杠杆,相当于自己有一块钱,最多只能贷两块钱。第二它的融资。他自己有7200万,他还在外面融了大概有将近7000万,融资成本多少呢?就作为这样一个NBSC已经盈利很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的融资成本在17~18%年化,它的贷款平均每一笔80美金,100天左右的现金贷,年化利率36%,手续费大概有5~6%,大概就这么个情形。还有一个是坏账率,它的坏账率在3.9%左右,所以是非常棒的。1400多个人,有900个人是持牌的催收人员,所以是个非常典型的一个生态的公司。


在如果印度、越南,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给大家,就是说尽量不要跟当地的大企业或者家族合作。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想法很怪,你不应该找当地伙伴吗?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当地我刚才提到了,它的融资成本非常贵,所以有很多大的家族、大的企业,企业里面它是多元化的,他有很多个锅都缺盖子,而且他的盖子的成本非常贵,因为融资成本很贵。所以如果你不信,跟他合资一个公司,你放了1亿美元在里面,他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希望你1亿美元能够被他家族里面的其他兄弟公司,甚至被它的母公司所用,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你的1亿美金第一留在这口锅里。第二要让别的锅雨露均沾,最后导致你很难对付它的这种内部人控制,实际上你也是赚不到钱的。


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应该优先找当地的新经济企业合作,就是像互联网这些新经济企业,它从创业开始拿的就是欧美的主流投资机构的钱,它遵守的是欧美机构的审计、法律、财务的指引,另外这些机构都非常有意思,他们很多的founder,就是创始人,他大多数的、大的这种新经济的创始人的股比都降到13~35%左右,不像中国的情形一般都维持在60~70%了。所以他们自己也是一业为主,没有别的什么生意了,是比较容易监管。


我觉得这几个忠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家还有一个可能会很担心的,就是关于汇率的问题,汇率我跟大家专门做了一个图表,我先讲一下卢比,卢比对美元,在过去5年来,最低、如果最低的到过60,最高到过75,现在 大概在69,就5年的波幅是从60到75左右,所以它其实波动幅度也不算太大。我可以对比一下人民币兑美元,人民币兑美元在5年当中从6.2。最低到过大概7左右。大概差不多这么一个水平,7.2左右。对吧?所以是6.2~7.2,刚才卢比 是60~75,所以卢比对美元,中国人民币兑美元稍微波动多了一点点,1%左右,如果人民币兑卢比,我们也可以看一下,人民币对卢比 ,最低的大概在9.4,就是1人民币兑9.4卢比,最高 到过10.8,也就是围绕10波动了7%~8%。大概在15年当中,所以因此我觉得还是非常安全。


政府印钞、货币信用与投资选择


高增长投资跑赢CPI、还要跑赢印钞速度


下面我想快速的讲一下,就是政府和货币的信用问题,跟大家谈谈。


什么地方是长期资产的避风港?



我觉得现在在全球进行投资跟资产管理,最新的挑战不是怎么跑赢CPI的问题,而是你怎么跑赢政府的货币发行速度的问题。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它缺乏自律,也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约束。



我给大家看两张图表,这张图表比较复杂,我简单说一下,主流的经济体现在他的对自我经济的约束的管制标准都已经大大的超出了像欧盟当时设立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其实是非常有逻辑的,也是当时认为比较公认的标准,其中提到第一你国家的债务要小于GDP的60%,迄今为止符合标准的去主要经济体只有几个,德国人非常严谨,他一直是符合的。其次是中国,大家对中国的数字有疑问,还有一个是瑞士。其他的国家都远远高于这个程度,就国家债务占GDP的比例。



第二个是什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当时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现在在这个数字上,目前合乎标准的只有谁呢?低于3%的只有新加坡一家。略高于3%是瑞士跟德国,然后中国现在是非常高,中国将近6%左右,都超过美国,所以我们去看这个问题 ,模范生其实全世界看只有德国、瑞士、新加坡,其他的国家严格意义上都不合格,如果按马斯特里赫特、欧盟、欧元区当时成立的条约来看,都是不及格的。



这些不及格对最后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所谓的现代货币理论,对当代主流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现代货币理论的一些核心的观点,我给大家读一读,我觉得是非常振聋发聩的。第一个,它认为货币主权国家的本地债务是不会违约的。同时他认为现代货币就是一种政府的债务凭证,只和未来的税收和债权对应,不需要跟别的资产挂钩。第三,他认为主权货币具有无限的法偿,所以不用去考虑别的约束,只要考虑通胀一个问题就行了。



他最核心的一个观点,他认为高能货币本身就等于国债,而且是不用付息的国债。因为你发国债,你得跟大家讲什么时候还,然后每年还得付利息,印钞 ,他认为也是一种国家的债务凭证,但是我还也不用付利息。所以对政府印钞比发国债划算。大家想想,这样一种由央行直接印钱来购买政府债券,或者说购买股指的这么一种供给货币的财政主导的模式,那不是赤裸裸的教科书式的铸币税吗?我给大家举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来说明我这么一个观点。



大家来看看日本的长期量化宽松,这个张图表是显示了日本从2010年开始,央行印钞直接买股指的情况。2018年日本从央行印出来钞票,直接用于买股指的有2400亿美元。2016年的下半年,那个时候有1200亿美元,也就是一年半又翻了一番。2015年的上半年,那个时候是600亿美元,也是一年半翻一番。2013年的下半年,那时候300亿美元,所以说平均一年半央行印出来钞票去买,股指就翻了一番,你想一想,你在日本的股市里面的投资人有两种,一个选手就是日本政府,它是靠印钞票买的,还有一个是你我这样的可怜的投资人,我们是拿自己的钞票去买,我们把自己的房子卖掉,把自己的黄金卖掉,我们跑到日本来买股票,结果有一个选手他每一年半印出来钞票就翻一翻,总有一天你的东西会被他洗劫完的。



如果你觉得印度和日本不爽,美国也一样,美国从去年的9月份到今年的6月份,连续9个月,他每个月印6700亿美元,也是买美国的国债,也是一个道理,你买国债,你拿你的现金,你把别的股票房子卖掉,买了美国的国债,另外一个选手他是靠印的美元去买的,你怎么搞得过他?所以这就是个非常非常大的问题,当然世界上的流氓国家,我说货币政策上流氓国家远不止日本跟美国这么简单,欧元也是一样的情况。所以日本从2001年开始提出了一个零利率的货币政策,因为日本有非常庞大的国家债务,如果利率稍微高一点的国家债务就非常高。


当然日本后来发现一个从2010年开始发现更好玩的东西,不要发债,直接印钞票就完了,印钞票连还也不用还了。所以日本变得聪明。当然日本由于它一直追求零利率,导致日元就稳定的成为全世界做低成本杠杆资金的来源。只要你想借杠杆,大家都想借日元,因为便宜。倒过来,当经济危机出现的时候,你要收缩杠杆的时候,你就要买日元去还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历次危机当中,日元都是避险资产的原因。但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日元是安全的,他成为避险资产的唯一原因,因为它是杠杆资金来源,并不是他本身是安全的。


我来看看美元,我们看一下过去一个世纪,美元的购买力下降了多少?这是美国劳工部的一个数据。1913年100美元的价值的购买力,到2019年,将近106年后购买力剩下多少呢?只有3.87美元,大家听了是不是很震撼?但是其实 ,美元的年贬值率只有3.4%而已。经过100年100块就变成3块8毛7。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在过去30年的情况,中国30年间,M2的增速也是非常强劲的。


1987年12月份,100块的基准的人民币,到2018年12月份,也就是31年,31年后 ,它的购买力变成多少?变成22块7,就100块变成22块7。



大家猜一猜中国跟美国的货币贬值率哪个高呢?其实中国算起来大概每年5%左右,美国刚才讲的大概3.4%左右。


所以在现代货币理论已经被主流的经济体广泛采用的情况下,我们这样的投资人何保护自己的投资品种呢?



我有几个建议。


第一个,你要找到一种资产,要以拥有自己的资产的价值跟全球的经济总量的比例来衡量。比如说你现在拥有一个资产现在可能值1万,我说大一点1万亿,但是碰到一个经济危机贬值了,变成6000亿了。但是你要看一看全球的经济总量,你买1万亿的时候正好是100万亿,你是占1%。他碰到危机的时候,是不是变成50万亿了?变成50万亿,你变成6000亿,你反而总体占比提高了,所以一定要在危机的情况下,稍微缩水的、慢的这些资产是你值得考量的。


第二,最起码要找到跑平CPI的资产。如果你跑不赢CPI,就跑平不了通胀指数,你肯定是亏的。


但是现在你只跑平CPI是远远不够的,你一定要跑赢主流货币的发行速度。主流货币的发行速度,你可以猜猜有多少吗?我觉得5~6是起码的嘛。这里面是可以看看M2流到哪去了?比如在中国,如果你在2000年左右,当时你想跑赢,刚才我们讲1987年开始,如果你想跑赢M2,你看看M2流到哪去?M它主要是流到房地产上去了。所以如果你从87年开始你要买房地产 ,你肯定是能够跑平M2的,甚至跑赢M2都有可能,这是第三。


还有第四,我觉得要找一些自身通缩型的资产,他就是稀缺的,越来越少的,每次供应量反而削减的。这种东西,总的来说它是能够跑赢通胀跟M2的增速的。


提 问


Q1:疫情对中国深层次的影响以及怎么看中国的长期发展趋势。 


梁信军:这里面我想先说一两句供大家批判。我们先看过去,我们说中国好好在哪里?然后再想想好的东西还存在不存在?再想想有什么新的好的东西?这样我觉得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的长期发展趋势了。


过去我们说好是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市场增长非常快,很大,我认为这个是成立的,未来也存在。但是你同时要看到他有没有从养老当中受到很大的压力。养老这里面。第一这个需求是存在的,中国的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全日本的总人口了,大家看看日本是什么样一个养老社会?这个养老是需要支出的,如果国家不能帮助担待 ,是需要有家庭支出的。这些家庭支出养老的费用毫无疑问会是给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会有一个压力的。第二就房地产,刚才我提到城镇人口的他的家庭资产配置90%左右已经在地产上,假如地产贬值15~20% ,家庭资产的损失量是非常大。所以我们看,中产的市场还存在不存在?未来还是不是个优势?我觉得不能简单的根据历史数据去算,你还得叠加养老康复的现金需求,以及地产价值的保值的可能性来来衡量。


第二个,中国过去的优势是低成本的劳动力。这个问题我想我不用回答了,是不存在了的。因为跟东南亚比较,我们这个优势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们有一个是存在的。我们的研发人员还是很便宜的,所以如果中国在研发方面有创新,有规模性的发展,我觉得还是OK的。


第三个,中国的优势过去是企业家。企业家们夜以继日地干活,睡得起地板,做得起老板。我想企业家阶层政府已经注意到了,我觉得政府还是需要给他们一个稳定的、更安心创业的环境,这样 ,企业家的优势也许还可以保持。


第四个,供应链优势。供应链优势中国是存在的,这也是改革开放到今天为止锻造出来的,但是现在的确是受到东南亚很大的挑战,特别是越南。


所以我们讲就是说中国未来还有些什么特别的,刚才讲的是过去的优势,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就是中国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我们是锻造出了独特的优势。所以在移动互联网AI这个领域,包括供应链方面,我觉得我们是这些年新增出来的东西。但总体来说挑战我认为是非常大的,刚才其实我已经讲了,如果你面向未来15年、20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但是从投资来说,我们不能用感情 来替代理智的判断。理智的判,要告诉我,未来15年、20年全世界增速最快的经济体,前5名前10名的经济体不是中国,我觉得就是印度,这是事实。而且印度的体量并不像大家想象的小,它是全球第7名。所以我觉得这是我要说清楚的。


Q2:哪些行业会有发展机遇?


梁信军:其实我刚才也讲了。第一个我觉得是医疗跟养老行业,这次疫情也再次证明了。第二个我觉得是online这个东西,刚才我特别提到中国未来的新优势就是online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所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所有应用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值得好好再去看看。


Q3:在疫情下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措施 ?


梁信军:在PPT里面我虽然讲一下,我再稍微重复一两句,方便大家脑子里快速记忆。第一,国家应该很快就会不断的去出台对家庭和中小企业救济的措施,你现在就应该准备好材料去申请。第二,国家应该很快会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你现在就应该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去申请发债,最快速度去发便宜的债,发尽可能大的规模。对你肯定是有利。从战略上 ,我觉得你应该向线上的业务转型,我觉得包括长江在内,是必须要思考,这次危机看上去我们是不得已为之,但真的如果持续到5月份、6月份你怎么办呢?你就全部都在家办公了?就不干活了?我认为是趁机可以去发展线上的方式,这是很好的。再一个我觉得行业龙头,有这么多中小企业,确实都撑不住了,当然能救,你应该去救一救。再者,我觉得你也是可以趁机跟同行走不同的路,有些事要退出,你应该趁机往前进,把地盘再搞大一点,集中度再高一点,我觉得是完全可行的。


有些人担心说疫情后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会不会恶化?恰恰相反,我觉得不仅不会恶化还会优化。而且我认为会放水,所以大家把脸盆、水桶都准备好,早点去接就好了。


Q4: 中美的政治博弈相关问题


梁信军:我刚才讲了,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就是你一年的新增1000亿美元,连续两年或者说新增2000亿美元,连续5年,你现在2000亿美元不是个小数字,我们现在这么努力,我们从美国进口量也就是一两千亿美元,你每年相当于要翻一翻,你想想美国人究竟什么东西可以卖中国呢?这些东西国内的生产商肯定会有影响。倒过来 ,对于外部的其他的对中国的供应商,就其他国家市场共享也会有影响,所以我认为是非常现实的。这个问题当然答案见仁见智,但是大的方向我觉得是很清晰的。而且对供应链的影响我觉得也是现实的,这一次病毒疫情会导致很多国际企业对于供应量完全在中国的这种现实担忧,这也是个事实,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可回避的。


Q5: 房地产相关问题


梁信军:我刚才答案也很清晰,我觉得房地产今年下半年会涨价,但是是个短期现象,没有改变,房地产供过于求,包括我们到现在为止已经过了房地产的旺盛需求的这样一种人均GDP的阶段的一个基本事实,而且也导致了家庭在房地产行业已经积累了房地产的资产配置方面,已经积累了极大的这个风险。如果房地产一旦要是崩盘或者下跌,对家庭资产的杀伤力,对金融机构的杀伤力是核弹级的。我觉得如果中国有一天将来有非常大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十有八九是跟房地产有关。所以我觉得地产如果从我个人来说,包括企业的资产配置来说,我都不建议大家再去追配。当然你要抓短期的这么几个月的行情,我认为还是可以考虑的,就怕很多人变成了韭菜。一看房价涨,你还不断的往里面屯,正好人想出货的都给你们加了,这是完全可能的,我就想出货的朋友现在是好时机,反正涨么,快点走。


Q6: 疫情过后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梁信军: 其实就看看国家的货币政策怎么走,货币政策,如果你要是大规模的加杠杆,我觉得对于中国的偿债能力,偿债的速度,包括人民币的稳定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一个人民币的信心问题。


Q7: 关于中印之间的竞争


梁信军:我认为真的还不存在特别大的竞争,就像刚才讲的出口的市场也不一样,中国还可以对印度进行出口。第二,中国完全可以成为印度的资本的供应方。另外中国也可以从印度去学习到很多东西,不要总是觉得印度要向我们学习。所以我觉得中印的竞争,如果有,也在十来年以后。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