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黑色系期货

生猪期货能够给产业发展带来什么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4-10 11:15:29 来源:文华财经

  期货合约是在交易所达成的、标准化的、受法律约束的,在将来某一特定地点和时间交割某一特定商品的合约。期货合约规定了商品的规格、品种、质量、重量、交割月份、交割方式、交易方式等条款。期货合约唯一可变的是价格,在期货交易所内通过竞价产生。

  期货交易是一种成熟的、高层次的贸易方式,这与期货市场的两个基本经济功能密不可分:套期保值功能———现货市场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构成风险,参与者因而产生转移这种价格风险的愿望。期货市场正是规避这种风险的理想场所。现货商可以通过套期保值交易达到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交易所是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交易场所,在这里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通过公开竞价,形成期货价格,影响供求关系的各种因素都在期货价格中得到反映。期货价格反映市场预期,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迅速传递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相关企业可利用这一重要价格信息来制定各自的生产、经营决策。

  因此,开展生猪期货交易对生猪产业具有积极影响:一、有利于促进广大养殖者稳定增收生猪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多数农民往往在生猪市场价格上涨阶段盲目扩大生产,结果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时,陷入亏损困境。通过上市交易生猪期货,充分发挥期货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可以帮助广大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利用期货市场“先卖后养”规避风险,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实现稳定增收。

  二、为生猪现货企业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生猪产量和价格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现货价格对供求的引导具有滞后性,这种周期性波动是其现货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生猪期货上市后,养殖者、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可以在期货市场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将销售或购买价格事先锁定在相对理想的水平,通过期货市场规避现货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风险,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

  三、有助于推进我国生猪产业化进程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化是生猪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上市生猪期货,有助于引导生猪产业化生产,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形成。大中型企业生产已具规模,生猪产品具有品质优势,在期货交易中可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通过推行“期货+订单”的模式,龙头企业联合养殖场、农户共同经营,统一供种、供料、防疫、销售,不断发展壮大。

  四、提高我国生猪产业标准化水平,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其用于交易的商品在质量、规格、数量等均进行明确规定,并对不同等级商品明确规定价格升贴水。进行期货交易,可以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利用生产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加快品种改良和科技养殖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生猪产业整体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五、有助于提高生猪产业的整体收益水平,促进生猪产业链各环节的和谐生猪期货能够帮助现货企业合理组织生产,促进生猪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猪产业的整体收益水平。通过期货价格反映市场供需信息,引导养殖者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美国推出生猪期货后,现货市场生猪养殖者收益率分别提高了0.4%(考虑通货膨胀)和0.5%(不考虑通货膨胀)。对我国而言,若减少生猪4%(考虑通货膨胀)的价格波动,则四川、湖南、河南、山东等8个生猪大省在1999到2001年期间提高的生猪产业效益将近20亿元。

  六、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实现农产品和畜产品市场的共赢据统计,饲料成本在养猪生产中占总成本的75%左右。生猪价格受饲料价格影响,并影响饲料价格的变动。而生猪饲料主要以豆粕、玉米等产品为主。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主要以种植业的粮食品种为主。上市生猪期货,有利于逐步形成我国的畜牧业期货品种体系,与粮食期货形成有效互补,从而有利于形成涵盖主要农畜产品的、较为完整的农产品期货体系。而且,我国以玉米、豆粕为代表的饲料原料期货市场运行稳健,功能发挥良好,上市生猪期货,将形成饲料原料和生猪期货的养殖套利关系,促进市场价格的稳定,并建立合理的价格关系,为产业和市场提供更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降低生猪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畜产品和农产品市场的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