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专家解读:2020中国石油经和市场发展形势如何?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02-27 10:21:52 来源:cippe振威国际 

第三期直播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分党委书记郭海涛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主任工程师王利宁,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海博,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鹏洲等嘉宾参加活动,并就“2020年中国石油经济和市场发展形势”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疫情对中国石油市场的影响


王利宁:石油作为现代社会的血液,其市场波动情况与社会经济运行密切相关。其中汽油和航煤需求变化总体上反映居民消费意愿,柴油需求变化反映工业生产状况。为控制疫情,各地普遍采取了延迟复工、交通管制等系列措施,对交通运输等带来了较大影响,压低了成品油需求。据交通运输部19日发布数据,1月10日至2月18日,春运40天,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4.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3%。


其中汽油作为典型的生活资料,主要受消费者出行意愿及交通管控影响。2003年5月份,也是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因出行意愿减弱、出行受限等因素影响,汽油需求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10.1%。而当前,因私家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同时,居民自我防范风险意识增强,交通管制措施更加严格,此次疫情对汽油需求影响也高于非典时期。根据调研数据,2月份以来,各地加油站销量普遍下降60%以上。不过,从上周开始,随着疫情控制取得积极效果,汽油需求开始回暖。总体上,2月全月受疫情影响消费量约450-550万吨,同比下降40%-50%左右。预计3月份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汽油消费将不断回暖,4-5月基本回到正常水平。


柴油作为典型的生产资料,其需求与农业、建筑、制造业等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直接作为相关行业的燃料;另一方面,为工农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半成品以及制成品进行运输。为控制疫情,多地复工时间明显推迟,特别不少厂家受疫情影响,原辅材料、员工等难以恢复,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复工复产,加之各地出台了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也制约了货物运输水平。结合近期调查数据及后期走势,预计本次疫情对2月份柴油消费将影响300万吨左右(77万桶/日),或同比下降30%左右,比非典时期的2003年5月同比下降7.3%的影响是更大。


煤油降量是非常明显的。疫情影响下,国内旅客选择航空出行方式减少,国内航班减少甚至停飞, 海外70余个航空公司也先后取消了航班,明显抑制了航空运输活动。煤油也是受影响最大的,预计2月份煤油需求同比减半。


总体上,疫情对汽柴煤油需求的影响在2月份最大,将约减少240万桶/日,占我国石油需求总量的18%左右。


在成品油需求大幅压减的背景下,叠加一季度为传统库存高点,倒逼炼化企业降低加工负荷。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炼厂开工率总体上较春节前下降了15个百分点。山东地炼开工率降幅略大,降幅约28个百分点。炼厂开工率的下降也导致我国原油需求走低,成为2月上旬国际油价下降的主要因素。


尽管疫情对中国石油市场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冲击,但随着疫情逐步控制,我国石油需求必将稳步回升。


董秀成:中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所以说疫情对石油市场肯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供给和消费这两个层面来看,在供给上,我觉得对国内的上游企业,原油生产企业影响是比较小的。因为我们自己产的原油大概每年2亿吨,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首先就要保证我们国内油田的正常生产。但是对原油进口影响就非常大,因为它对进口依存度比较大。


总体来说对产业链的影响,对国内上游的影响,我认为相对是比较小的,因为油田的生产是连续的,它不会因为疫情把油井关了,把油田关了。那么对中游,比如说管道运输这一块,我个人认为它也是连续作业,影响也比较小,那么影响较大的就是下游,由于受到道路封锁,复工延迟、出行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下游市场带来一定冲击。


疫情对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影响


董秀成:相对来说,天然气市场比石油要小一些。刚才讲了,我们每年自产原油大概2亿吨,进口原油大概4亿吨,加在一起有7亿吨左右。那么对于天然气来说,大概现在不到3000亿立方,同比的话,大概不到3亿吨的原油。所以,从量上来看,天然气的市场是比石油的市场要小的。从另外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民用和商业这两个角度来看,民用这块几乎是没什么影响,因为全国天然气的消费有10%为民用气,民用气这块不但没有减少,可能还会有些增加,因为大家都宅在家里可能用气较平时还多。但对商业用气的影响较大。第二,天然气国产和进口。在天然气国产这一块,我认为影响也是很小的。因为它也是一个连续生产作业的过程,不会因为疫情关闭气田。但对天然气进口影响较大,天然气进口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管输气,还有一部分就是LNG。从这两部分看,疫情对管输气进口影响很小,但因为疫情可能会导致船期、合同的推迟履行等,所以对LNG影响比较大一些。具体来讲,商业用气涉及到很多领域,比如餐饮业、车辆等相关城市商业用气等,在这一部分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同时,在化工用气、发电用气、工业燃料等相关领域也带来影响。


郭海涛:疫情期间,人们居家的比较多,炊事燃气或采暖等这种生活用气会增加的比较多,但是像商业、公共服务、交通用气等就会下降的比较多。由于受到复工复产的影响,在工业燃料这一块的用气需求明显下降。还有一个需求的领域,就是天然气发电,我们知道中国发电的整个领域产能是处于过剩的一个状态,天然气发电在其中处于是一个调峰或者是补充的一个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年天然气发电这一块,对企业的需求影响也应该是比较大的,这段时间应该是下降的。受到交通影响,天然气从供给到需求链上受到很大的障碍,所以从天然气下游需求的几个方面来讲,我们基本上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至少在疫情期间,天然气的需求将受到负面的影响。


从国产和进口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虽然说不如石油那么大,但是现在进口份额也已经是40%多,往50%的这么一个水平上在跑,所以国产这一块我们国家的政策总体还是促产的一个角度,上游应该说受的影响比较小,但是进口这一块,像LNG的整个市场,可能确确实实来讲属于是比较困难的。管道气进口可能相对还保持稳定,但是LNG的进口会受到比较大的一个影响,确实需求在下降。供给这一块,在供应链上会受到一定的阻断,所以大家也能够看到,国际上天然气的价格在前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下降,应该说疫情的影响不仅是对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而且对整个国际的天然气市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当然这也能体现出虽然国际的天然气市场是分为北美、欧洲和东亚这几块,但现在可能一定程度上它的连通性正在增强,这也是从疫情这个角度能够看出来一个结论。


未来中国油气市场发展形势如何


王利宁:总体上,此次疫情对油气的发展是一个短暂的冲击,不会改变油气行业健康发展的局面。


短期看,近日中央多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会议多次明确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复工复产中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这无疑对汽柴油消费是个利好。同时,我们认为在政府逆周期调节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更大规模建设将利好柴油消费;而对汽车消费的刺激也会拉动私家车消费,利好汽油需求。总体上,我们判断若疫情在3月份基本控制,汽柴油需求将在4到5月份恢复至正常水平。当然,从国内市场竞争看,因为此次疫情使得炼厂及销售企业的库存水平较高,价格竞争将比较剧烈,对炼化企业的利润会带来不利影响。


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油气,能源转型升级也需要油气。对于石油而言,从千人汽车保有量、人均化工产品消费、炼厂产能规划等多个指标看,我国石油需求在2030年前还是有增长空间的。对于天然气而言,其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全球一次能源中天然气的比重约为24.8%,我国仅为8.3%左右。我们国家的城镇气化率、天然气发电占比还总体偏低。未来,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我国天然气需求有望到2040年翻一番。油气需求的增加也客观需要包括上游勘探开发、中游管道建设、下游炼厂、加油加气站等整个产业链的协同高效发展,需要各类企业贡献力量。


最后,此次疫情也带来一些思考。一是油气涉及国计民生,油气行业也应该建立完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体系,避免因供应不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二是持续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促进能源低碳清洁多元化发展;促进炼化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大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提升产业效率。三是油气企业要适应未来多样化、个性化和不确定性需求带来的挑战,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


董秀成:刚才王主任讲的很多观点非常好,我非常认同。目前国内油气市场是处于短期受困,远期看好的状态,这个判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心。从全年来看,影响油气市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政治、经济、地缘政治、金融等各个方面,未来全年油气的关注点可能还会发生变化,所以说疫情不能成为分析整个2020年油气发展趋势的重点。但是油气市场远期看好是没有问题的。从国内来看,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非常强,调控手段也非常多,此次疫情还没有结束,就已经开始做一些调控,疫情结束以后,我相信还会陆续出台一些调控的政策。所以我预测,中国全年的经济还是会有比较好的发展态势,油气行业也不会太差。


疫情对油服装备市场的影响


刘海博: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疫情对油服和装备企业的影响,包括企业应对方式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对于本次疫情,油服及装备行业整体的这种需求的阶段性影响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油气行业,今年过了一个比较安稳、舒服的年,属于被动的冬歇状态。从生产端的启动看,在企业要求开工生产和政府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冲突,复工整体进度仍在过程中。但对上游油公司而言,国家对产量的要求其实并未放松,所以对于整个油服行业以及油公司的生产速度,在增储上产的目标不变的前提之下,后续生产作业赶工的压力应该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国有油服企业来讲,影响并不是很大。对于民营企业来讲,阶段性的停工,对于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民用油服企业有一些大型装备的折旧和员工工资,阶段性的停工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过去的几年整个油服和油气装备企业,在整个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融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说民营企业还是会有压力。


对于装备企业,我觉得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国内整个的油气市场景气反转年应该是在2017年下半年,装备需求的真正爆发应该是在2018年。2018-2019,整个的行业很多的大型设备都是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当中,油气装备类的企业在手订单都比较充裕。行业领先一些的企业基本上都有3~6个月待交付的订单,所以说对他们的影响是比较有限。对于生产来讲,这些企业的复工需要产业链配套的一些零部件和外协厂商的复工,以及在交付的过程当中,物流方面也会受到一些冲击,所以说阶段性有一点点的影响。


对于油服和装备企业的应对,我觉得这只是景气向上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小插曲,没有特别的针对性措施,主要还是做好企业自身的防疫工作。我觉得对于国内的油服和装备公司而言,最关键的还是打造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抓住客户需求,去提供降本增效的技术手段以及核心的装备,在迭代创新的过程当中,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结果。从大的能源装备的角度来讲,油服和油气装备是油气产业的技术手段和生产设施。那么我们对比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两年像光伏以及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设备,在过去的3~5年的过程当中,他们为下游客户的降本增效提供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支撑,光伏的设备基本上就是三年迭代一次。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美国的页岩气虽然实现了从2015年大概15美金/百万英热单位到2011年不到两美金的页岩气革命。同时美国也是因为低气价,然后实现了一个天然气发电的占比大幅提升的趋势,当天然气价格不再往下走的时候,最近几年美国整个发电里面占比提升最快则转变为光伏,这是跟整个光伏设备的技术推动的硅片的成本以及相关组件的成本下降是密不可分的。整个油服公司和装备公司也承担了这样的一个使命和责任,对于油气装备及油服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非常关键的。


油服公司无论是在设备端、材料端及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的空间。推动设备的智能化和电动化,使用新型高效的材料,加强流程化管理。比如说压裂,压裂在四川页岩气开发每天泵送的段数近两年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相比美国成熟的压裂服务队伍,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


对装备类企业来说,不同的油田条件针对性开发不同技术系列的设备去适应,应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析软件、监控等智能化的产品服务也很重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只有中国和美国具有完整的石油装备和服务体系。对于国内领先的制造和油服公司,应当主动实现国际化的扩张,也是分散风险打开未来发展空间的一个不错选择。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在钻机还是在压裂设备、修井及射孔等领域,都有一些国际化程度不错的行业领军企业。


对于行业的发展趋势,我想谈两点。第一,从国际市场看,所有企业都要适应低油价时代,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已经成为作为一个全球原油供给的一个缓冲器,如果油价上涨幅度较高,产量可以从投资端非常快的释放出来,和原来传统碳酸盐油气资源开发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低油价时代,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加上要求的资本回报率就是一个中长期的油价均值水平。如何继续降低油气开发的成本,就是油服及装备企业未来需要发展的一个方向。


另外,本轮全球油服行业复苏的趋势应该说是比较确定的。回顾100年左右的历史,在2014-2016年的调整是急速而剧烈的。全球油服市场在2014年到2016年缩水了大概50%。国际油服市场的供给产能是大量收缩的,大量国际的油服和装备的龙头公司也是大量裁员,由原来高额的盈利变成亏损的状况。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也一定要适应这样的一个低油价的环境。当前我们看到的北美的一些情况,他们也在准备推动深化页岩油气的革命。但是目前整个北美的油商盈利非常有限,他们也是在寻求新的技术手段比如电压裂的方式,去降本增效,然后来继续生存。


国内油气市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机,在保障能源安全的背景下,国务院、能源局、国土部以及三大油纷纷制定政策落实,尤其是2019年的七年行动计划为中国的油服及油气装备行业指明了方向。此前很多的油服及装备公司,尤其重资产的企业,在14-16年其实是非常黑暗的一段时间。但是过去的两年,市场的景气度应该是急转直上,行业需求出现井喷,前景非常值得期待。但我想强调,市场繁荣归繁荣,机会一定是留给能够给客户创造价值的降本增效的装备和油服公司。


对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王利宁:刚才讲到这次疫情对油气行业来说,下游影响是比较大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炼销的矛盾上。同时,炼化产能的过剩也是导致我们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的重要原因。所以我觉得下一步政府部门需要统筹考虑,如何促进利好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次,就整个行业而言,降本增效是非常关键的。只有那些成本较低的企业在受到外部各种不利影响下,才能较好的存活下去。市场永远是有机会的,只有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存活下去。所以,对企业而言,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是低成本,还是加强创新,打造特色产品,都是取胜之道。


董秀成:主持人刚才提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从两个层面来谈一谈。从政府角度,第一,政府应该重视油气行业面临的重大危机事件,建立一套应急反应机制。第二,从深化改革角度,比如说油气体制改革,还要继续深化。第三,针对现在疫情,应为油气企业提供一些减免税费的政策。对于企业来讲也要做到几点,第一,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第二,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灵活性,包括产业链的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等,要有一个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


刘海博:我们从市场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像北美的页岩油气以及中国的光伏、锂电池等竞争性能源,这些产业的上中下游都是高度市场化的,而对于现有的中国的油气的产业链,基本上是以三桶半油为主的,一个全产业链的模式。如果这种模式不被打破、改革没有推进的话,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率的提升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影响。另外,我们再从市场端去分析一下,中国目前的增产潜力,基本上未来会以低渗透的油气藏为主,也就是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从全球过去20年的页岩油气革命的历史来看,整个油服发展的整体增长大概有6.7%。但是跟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相关的一些细分子行业,比如压力泵送服务、定向钻井、连续油管服务细分行业,还是会有一个远高于行业平均数的一个增长。在1999年,压力泵送市场在整个油服市场的占比只有3%,但是到2018年,它占比已经到了15%左右。所以,在整个大的油服行业里面,也要选择跟这些细分行业成长比较快的一些行业去走,这样自身才能有一个更快的发展。


贾鹏洲:当前,因受到疫情带来的道路封锁、复工延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国际油价下跌,成品油和天然气销量受阻。但根据专家预测,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油价只会停留在“短期价格”的波动层面,长期依旧是向好发展的。同时,国家提出要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允许民企、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这对油气装备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因此,当前企业应该积蓄力量,为复工做好充足准备。待疫情结束后,也要加大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对外宣传,多参加行业技术交流活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