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农历新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令人期待的春季行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一些投资机会。科技、医药、消费等行业的未来市场走向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自2月3日股指大幅调整后,A股便展开了报复性反弹,一举收复失地的同时,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创出近期新高,科技成长板块更是持续上演强势避空行情。 对于科技股的未来走势,北京和聚投资总经理李泽刚认为科技具有弱周期、非人口密集型特性,对疫情有一定的防御性,科技股长期发展趋势没有发生变化。整个2020年,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科技股还将是市场的重要热点之一。 他认为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短期对各行业的供、需冲击不尽相同。一些偏传统消费类、服务类行业,需求、供给等都受到一定程度冲击,滞后的需求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迎来拐点。 而从全年来看,他表示将逐步把精力转向价值股的重估机会。当下市场中存在着一批估值处在历史底部区域,行业竞争环境比较好的传统领域龙头股,在更大力度逆周期政策的预期下,超跌个股价值有望迎来重估,投资机会很可能会提前到来。 近期市场利好消息也持续出台,2月14日再融资新规经历了3个月的征求意见之后终于正式落地。李泽刚预测,2020年的再融资市场会引发一轮井喷,规模将恢复至万亿水平,甚至很可能会达到或者创下历史新高。 消费、服务行业滞后的需求未来将迎来拐点 腾讯财经:您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李泽刚: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而短期对于2020年中国各行业的供、需冲击不尽相同。疫情冲击过后,政策端已经展开明确的保复工措施,从统筹做好“六稳”,到财政部、发改委、央行等多项逆周期政策的调节,都为后续的复工复产做好准备。当下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整体复工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口,但具体到不同行业而言疫情的冲击程度不尽相同。 比如一些“在线”类、科技类行业,疫情直接催生了需求的增加,或者说需求受影响不大的,当下面临的问题可能是供给端的不足,这些行业的景气复苏向上应该是最快的。另外像一些偏传统消费类、服务类行业,需求、供给等都受到一定程度冲击,滞后的需求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迎来拐点。再比如建筑类、地产类等周期性行业,逆周期政策调节下需求端相对是刚性的,重点在于复工的节奏。 一些传统领域龙头股投资机会或提前到来 腾讯财经:您对2020年市场的整体判断和总体投资策略是怎样的?是否因疫情影响而发生改变? 李泽刚:我们对2020年全年市场的总体判断是结构性乐观。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长周期的较低水平,风险偏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推升估值中枢上移的核心动力,大概率仍将来自风险偏好持续的改善。2019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朝着确定性转变的影响,包括外部中美关系、内部宏观经济政策等;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当下市场的投资机会还是会以结构性、阶段性的形式展开,主要有两大方向: 上半年,关注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当前很多行业处在景气上行阶段,以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车等行业为代表,在疫情的短期冲击下,有一部分结构性影响,但总体可控。科技股长期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而科技具有弱周期、非人口密集型特性,对疫情有一定的防御性,非典行情后期分化看,科技股也是率先反弹的板块之一。 全年看,我们将逐步把精力转向价值股的重估机会。当下市场中存在着一批估值处在历史底部区域,行业竞争环境比较好的传统领域龙头股,受疫情冲击,很多公司估值普遍又下了一个台阶。在更大力度逆周期政策的预期下,包括货币、财政政策,超跌个股价值有望迎来重估,投资机会很可能会提前到来。 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有较高的预期 腾讯财经:如何看待近期资本市场的走势? 李泽刚:市场反弹是对疫情形势好转的反应。疫情变化是影响节后市场的重要因素,从我们跟踪的数据来看,除湖北省以外地区的新增确诊病例,已经在2月4日以来连续十几天环比下降,反映出多数省份的疫情防控情况是在逐步改善的。从A股市场的表现看,2月4日之后迎来持续反弹,因此总体来讲市场对于疫情发展变化的反馈是有效并且及时的。 市场期待政策宽松环境,提升风险偏好。节后包括央行、发改委等多部委的监管层已经明确发声,包括加大地方信贷额度、公开市场降息操作等。大类资产类别中,权益类资产估值非常合理。市场对后续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有比较高的预期。 今年特别是上半年科技股仍将是投资热点 腾讯财经:您是否依然认为科技是今年的投资主线? 李泽刚:科技行业已经面临三期叠加,助推目前的科技股表现活跃。 首先是技术周期,物联网+5G相互强化。当下处在一个新的从互联网向物联网切换的大技术周期;同时也是从4G向5G升级的小技术周期,这两个大小周期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已然开启,也带动科技行业的众多细分领域如半导体、国产化替代等进入景气周期。 第二是资本周期,政策提供宽裕的资本环境。随着2019年科创板的加速推出,以及这两年国家大基金的一期二期为代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给整个科技行业提供了一个比较宽裕的资本环境。估值重新进入上行周期。 第三是经济周期,科技股在经济下行中更受关注。科技股本身的行业周期跟宏观经济经常是错开的,在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下行的这种大环境下,资本的避险情绪也驱使了很多资金对科技股的增量配置。整个2020年,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科技股还将是市场的重要热点之一。 我们目前关注科技股当中基础软件和硬件的国产化。未来两年由政策自上而下驱动的IT国产化的方向确定性非常强,相关上市公司正在或者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景气阶段,当下已经可以看到有一批企业面临非常确定的基本面改善的机会。2020年将是国产化全面推开的第一年,一些驱动事件原预期在两会之后展开。受到疫情影响,一些项目节奏可能会略有推迟,但核心大逻辑不变。 2020年或将是新能源车爆发之年 腾讯财经: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机构不在少数,但是唱空特斯拉的机构也很多,您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前景?目前是否是布局好时机?具体看好哪些相关产业链? 李泽刚:长周期看万亿级市场,市场空间足够大。全球现在每年汽车销量大概在8000万到9000万辆之间,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目前在4%左右,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约8%。长周期来看,如果十年内全球渗透率从4%提升到20%,远期50年提升到70%,对应的是一个万亿的市场,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新能源车受到那么多关注的原因。 2020年或将成为新能源车爆发之年。我们一直认为新能源车需要爆款,特斯拉已经是爆款,带动了整个特斯拉产业链的上涨。未来在大众、宝马、比亚迪等厂商中,也有可能出现爆款产品。从节奏上看,今年5月以后,这些厂商将会进入车型投放周期。当下因疫情影响导致一季度需求被延后,下半年可能迎来购车需求和车型投放周期的叠加,将迎来新能源车整体销量环比的显著提升。 关注新能源车产业链三大投资方向。一是特斯拉产业链的衍生机会,受特斯拉的产能、投产进度超预期的影响,前期市场已经反应相对充分了,后续还有智能化和光储业务,会逐渐的投射到A股; 二是磷酸铁锂产业链的趋势性回升机会。未来新能源车可能呈现两极分化,磷酸铁锂路线,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满足中低端市场的实际需求,在被市场淡化了一年多后,在2020年可能会有趋势性回升的机会; 三是上游资源端的机会。资源的通用性非常强,只要有量的增加,对行业就是明显的需求拉动。上游开矿的资本开支周期很长,一旦需求快速增加,短期供给很难满足,就会带来产品价格的变动。 今年再融资规模有可能创历史新高 腾讯财经:为什么说2020年是监管红利大年? 李泽刚:2020年有望迎来政策红利窗口。2019年资本市场做了很多创新,科创板的推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项举措。在2020年全年,我们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改革应该还会在更多的维度上继续展开,其中再融资新政是最重要的一个政策,2019年11月证监会推出了征求意见稿,今年2月正式稿落地,与我们预期的节奏基本一致。 整个2020年的再融资市场,预计会引发一轮井喷。因为新政之下,定向增发从发行上限、门槛、限售的规定、定价的规则等,都呈现出非常宽松的局面。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资本市场监管政策从流动性收紧到恢复的重大方向性转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整个2020年再融资的规模将恢复至万亿水平,甚至很可能会达到或者创下历史新高。 从微观投资的角度,更高的再融资效率,意味着更高效的行业并购整合,对于已经占据一定优势的上市公司来讲,将获得更强劲的驱动力。从投资的角度,新政之下,定增应该是我们投资策略一个重要的补充。 未来行业景气轮动更为重要 腾讯财经:去年科技股等成长股风格突出,市场对今年风格切换存在较大争论,您如何看今年的市场风格? 李泽刚:整个上半年,成长股预计会迎来一个相对活跃的阶段。去年下半年以来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表现更好,一方面是货币宽松的大逻辑下,成长股的盈利久期更长,整体估值有显著抬升;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当下整个资本市场处在监管逐步放松的周期,包括资管新规的延期,再融资新规的颁布实施等。当下叠加上面提到的科技周期,公司有融资诉求,跟资本市场的互动也会更加积极,结构性的机会就会出现。 因此一些优质成长股、科技股的行情还没有结束,至少在今年的上半年会保持相对活跃的状态。当下我们也在评估成长股的整体估值状态,目前成长股相对于大盘蓝筹的估值溢价总体仍处在历史的中间水平。 未来行业景气轮动更为重要,不能简单以成长或价值来区别评判。过去几年,整个市场轮换的坐标,确实是通过价值和成长之间的选择来完成的。但是在当下的资本市场,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企稳,甚至是回暖,真正左右未来投资的重心,不再简单以成长或者价值之间来评判。 更重要的维度会结合着行业景气的起伏,在一些细分领域中,围绕竞争环境、竞争格局的变迁,以及相关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等维度来展开。这对于我们做产业和公司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成长股的研究是相对有利的。 传统周期板块的拐点随时可能到来 腾讯财经:周期股是另一个大家关注的话题。您曾经提到过要关注未来周期股阶段性反弹的机会,站在当下您怎么评估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 李泽刚:周期股短期受疫情冲击相对严重,但冲击更多是一次性的。疫情造成短期生产的停滞、消费的停滞,还有很关键的是交通运输的停滞,造成整个生产现在处于活跃度非常低的状态。很多生产型企业,每多拖一周,对企业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要警惕其中的结构性风险。中长期看,疫情冲击更多体现为一次性的,长期需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疫情恢复、企业复工复产之后还会回到原来的产业逻辑和运行趋势。 从中长期的角度看,部分龙头周期股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当下经过过去几轮的调整,一些传统行业处在历史上估值很低的时点,跌破净资产的公司越来越多,从各种估值指标来看都处在历史的底部。虽然可能大幅反转的机会还没有到来,但当前的低估值已经包含了相对充分的悲观预期,后续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迹象的出现,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龙头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持续提升,传统周期板块的拐点随时可能会出来,率先体现在对悲观预期下低估值的修复。 逆向思考、顺势而为、敬畏市场 腾讯财经:基金从业快20年,您跟投资于当下A股的投资人分享一下投资感悟? 李泽刚:第一是逆向思考。“久利之事勿为之”,我们倾向于谨慎的逆向策略,看清方向后,逆势买入。追涨,错误发生的概率及其危害性通常比想象的要更大。逆向思考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深度的研究,因此我们团队绝大部分精力都在对企业的研究上,力求对公司基本面达到深度研究,确保在细分领域拥有研究优势。才能在机会到来时敢于重仓,阶段性重点出击。 第二是顺势而为。在投资逻辑上要顺势而为,需要有一套自己对A股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它必须符合我们的基本策略和当前市场逻辑。 第三是要敬畏市场。投资是个遗憾工程,不可能每一个硬币都让你赚到。股价总会过度波动,保留一些安全边际很重要。目标太高就可能导致动作变形,市场里冒出的“颠覆性”的故事,经常以惨败告收。所以防守、风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用好风险预算的工具。我们通常把最核心的精力放在精选个股上,寻找性价比最好的资产,同时做好组合的整体布局,做好各类别资产的合理搭配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