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深度思考:这次疫情,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03-03 08:59:44 来源:张良计 作者:张良计

新冠疫情逐渐好转,但各行各业早已哀嚎一片。


我身边许多朋友已经开始着手为接下来3个月在家“过冬”做准备。许多19年末蠢蠢欲动想要跳槽的人,现在大多数也都在家观望,公司不减薪裁员就已经谢天谢地。


然而通过这次突发事件,平时许多在职场工作上没有暴露的问题全部浮出水面。虽然病毒无情,但这何尝不是一次自我检视的机会,


今天总结了3个思考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各位有所启示。


下面进入正文。


01

养闲人的岗位是可以裁掉的


这次疫情,让许多大公司里养闲人的岗位一下子暴露了出来。


这些岗位放在过去,都属于公司里的“神秘部门”。你既不知道这些人每天具体在干什么,但从他们的日常穿着打扮看得出来,都拿着相当不菲的工资。


公司的核心业务里见不到这些人的身影,重大项目的拓展上也看不到他们的贡献,每次路过他们的位置都看到他们在聊微信刷淘宝。


这就是公司的闲人。然而当疫情来临,这些人的真面目一下子曝光在所有人面前。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家公司的内部管理层声明,里面提到为了保证充足的现金流维持疫情期间的公司运转,管理层决定从上到下开始实行按比例发工资的政策。


所谓按比例发工资,说白了就是疫情期间,所有员工的工资按不同比例进行缩水,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再补发。


暂且不讨论这个做法对还是不对,这里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在于,这家公司在声明里还附上了不同等级的员工工资发放比例的详细列表。


比如管理层老板,发放50%的工资;

负责新业务拓展类的员工,发放80%的工资;

负责日常系统运维的员工,发放60%的工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里面有些带上“XX经理”。“XX总监”头衔的人,工资比例却直降到30%。


这就很匪夷所思了。


后来有人在朋友圈下面爆料,说这些岗位的人平时就是没啥正经事干,每天在办公室里瞎晃悠。顶着个总监的头衔,技术水平还不如一个新来的大学生。


至于这种人是怎么进到这家公司的,我们不去做过多猜测。但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来一点:


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眼便知。


过去公司的经营状况尚可,可以有闲钱养着这些人。可一旦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第一个被推出来牺牲掉的,一定也会是这种人。


而这反推到我们每个人自己身上有什么启示呢?


你在求职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找一个“闲职”。


闲职,意味着不在核心圈里,不会受到重视。一旦风险来临,这会是第一个被裁撤掉的岗位。


任何让你产生“这钱赚起来很轻松”的事情,都要提高警惕。


大多数普通人的职场还是遵循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你的收入究竟是来自于自己扎实的专业能力,还是靠着外部的机缘巧合把你抬上去的,这点一定要弄清楚。


切莫把运气当本事,不要把关系当高枕。


相反的,你需要不断反思自己有没有“竞争护城河”。当你在求职市场上和其他人竞争的时候,能让你的基本盘稳固不倒甚至脱颖而出的地方在哪里?


是你兼具了不同岗位的人不同的本事,能够一个人顶三个人?


还是你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无人能出其右,可以解决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抑或是你具备独到前瞻的思维,在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找到破局的思路与方法?


又或许是你的执行力特别高效,手上的活儿做得既快又好,把任务交给你就特别放心?


趁着这个期间,不妨好好反思一下。


02

效率低的人是迟早会暴露的


前几天我写了两篇关于在家办公的心得,里面提到最大的一个痛点,就是效率低。


这里的效率,指的是沟通效率和执行效率。


沟通效率,讲究信息传递精准到位,体现的是你的个人表达能力。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和一些人在进行工作沟通的时候,经常会有“和他说话特别累”的感觉。


明明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翻来覆去要讲好多。并且对方讲得越多,暴露出来的问题越多,不知不觉中连你自己都忘了最初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如下图):



这就像明知道迷宫的出口在哪里,但你一直在周围打转,就是出不去。


我有一个同事就是这样。上周我接到他的工作需求,要我帮忙修改一份方案上的流程图。


实际上这个问题只需要在PPT上改几个字就能搞定,可他花了半个小时和我在微信上解释各种前因后果,然而这些信息对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并且更可怕的是,我发现他对自己究竟要什么根本不清楚。


一会说只要一个流程图上的步骤修改,一会又说其实整个方案都要大改,过一会又说客户还没有决定好到底该怎么做......


一系列节外生枝的问题让我越来越困惑,他在微信上打的字也越来越多。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打断他,你想清楚了再来和我说,不然对大家都是浪费时间。


这就是沟通效率低的典型表现。


执行效率,讲究做事情快准狠,体现的是你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控能力。


执行效率低的人有一大特征,就是无用功做得特别多。


比如回复与自己工作毫不相干的邮件,开没有目的的视频会议,纠结一个无伤大雅的细节却忘记了更重要的问题......


究其本质,就是对事物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抓住核心问题在哪里,因此只能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上浪费时间。


执行效率,来自于沟通效率。当沟通效率低下的时候,执行效率不可能提高。


本来远程办公就已经天然存在一些不便,如果平时工作的时候自己就有这两方面效率的问题,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该如何修正了。


03

备胎计划是一定要有的


这是这次疫情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


没有什么工作能够旱涝保收,一劳永逸的。


许多前几年风光无限的行业,比如共享充电宝,新能源汽车,影视文娱,在这次冲击下全部无一幸免。


乘着风口顺势上去的行业,也有可能遇到龙卷风。


这次遭受重大打击的是线下产业,但下次你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事情来打击其他行业。


不确定性,将伴随我们职业生涯的全程。


那么如何对抗不确定性?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一定要有“备胎计划”。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个体本身,不妨思考以下这个问题:


除了现在的工作,我还能做什么?


这并不是简单的要你去找个兼职,而是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做一个全面深入的剖析。


下面5个问题,帮助各位去思考:


1.我最擅长的能力有哪些?

2.我的这些能力,会由市场上什么样的人或组织去买单?

3.我能把这些能力卖出多高的价格?

4.我的这些能力,有多少会受到行业环境的冲击影响?

5.我的能力又有哪些是放之四海皆需要的?


用一张图来表述,可以画成如下所示:



前面3点都好理解,我重点聊聊第4点(抗风险)和第5点(稀缺性)。


抗风险,关键回答两个问题:


我的收入风险都会来自哪里?以及,我有什么预备手段去对抗这些风险?


许多对线下渠道依赖较重的传统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万一有一天人们都不上街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搁在过去也许是天方夜谭,但这次疫情让它切实发生在你我面前。


比如疫情期间,某个度假酒店的公司就直接给所有员工放3个月假。因为没人去度假了,他们的生意规模断崖式下跌95%.


这家酒店在前五年都是高歌猛进式发展,根本没想过会有这一天。当疫情突然降临,一切节奏都被打乱。


而另一边,我也看到许多行业的人在积极筹划自救方案。


比如许多汽车品牌在人们不能去4S店看车以后,纷纷转移线上。销售直播买车,送车上门试驾等各种花式服务被开发出来。


这给到我们的启示,是一定要能主动快速反应,积极思考对策,千万不能坐以待毙。这才是应对风险最好的方法。


讲完了抗风险,接着讲稀缺性。


稀缺性,代表你的某些能力不会受到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市场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例如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对未来趋势变化的判断能力等等。


组织沟通能力,是你可以在物理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快速清晰地下达任务,组织协作,从而保证工作的高效率。


比如同样是用微信群布置工作,有的人霹雳啪嗒打一堆字别人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有的人几句话就能把任务安排下去,到时间了收作业集合。


一切有条有理,按部就班,工作推进丝毫不受影响。


对未来趋势变化的判断能力,是你能够预判即将产生的结果,并且提前布局。


参考非典时期的例子,这次疫情结束之后,在六七月份势必会有一次报复性反弹,我已经看到有些企业开始为这波即将到来的消费高峰做准备了。


这些全都来自于你平时的思考,提炼和总结,这次疫情只不过让这些能力更加派上用场了而已。


而它们都是为了回答这一段开头提出的那个总领问题:


除了现在的工作,我还能做什么?


这才是“备胎计划”。它绝不是简单的找一个Plan B 的工作就好了,而是对自我进行深度剖析后延伸出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生存可能。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最后简单总结一下。这次疫情,对我们的职场成长有3个启示:


1. 养闲人的岗位是可以裁掉的;

2. 效率低的人是迟早会暴露的;

3. 备胎计划是一定要有的;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感谢大家的时间。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