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疫情拐点已现,而海外疫情却不断蔓延升级,多国确诊人数激增。截至3月5日,除中国外的确诊病例已达到14976人,其中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累计确诊人数分别为5766、3089、2922、1036人。 随着海外疫情扩散,全球金融市场进入避险模式,全球央行开启降息浪潮应对经济衰退预期。这将分别从市场情绪、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三个角度对债市形成利多,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债市交易窗口可能会延长。 近期疫情在全球不断升级,一方面,疫情发酵造成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避险情绪升温。2020年2月最后一周,标普500指数下跌11.49%,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2.3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0.54%,均创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周跌幅,而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则一度跌破1%关口。另一方面,疫情扩散对部分地区的商业活动造成冲击,并打乱了供应链,对许多国家的经济产生潜在的负面冲击。疫情短期从避险情绪和经济压力两方面对债券市场产生利好。中期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市场偏好则从避险资产向权益资产倾斜。 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全球央行陆续降息。3月3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00%—1.25%,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至1.1%。与此同时,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约旦、科威特、加拿大等5国央行也相继宣布降息。此外,日本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了5000亿日元(约合46亿美元)的资金;欧洲央行表示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及其对经济、中期通胀和货币政策传递的影响,随时准备采取适当的针对性措施。 针对美联储此次降息,一个关键词是“超预期”,另一个关键词是“非常规”。一方面,此次降息距离美联储3月18日的议息会议提前两周,时间上超预期,而且幅度上超预期,此次一次性调降50个基点,相当于平时的两倍,也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幅度降息。另一方面,此次降息是美联储进入2000年以来第七次非常规降息,即未在议息会议时间宣布的降息。非常规降息的背后,都伴随着冲击性事件,比如科技股泡沫破裂、金融危机等,均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冲击,此次降息则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以及全球肆虐之时,可见此次疫情的影响之大。 就美联储而言,历史上的“非常规”降息均不是一次性行为,一旦开启均有后续降息跟进,此次非常规降息大概率不是宽松的终结。各种迹象表明美联储已经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预计后期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 自2000年开始,美联储已经有两轮明显的降息周期。第一轮2001年1月3日从6.5%降至6%开启首次降息,随后2001年美联储还进行了10次降息,从年初的6%降至年底1.75%,此后2002年和2003年间又各降息1次,最终利率达1%后于2004年开启加息操作。第二轮降息周期开始于2007年9月,从5.25%调降50个基点至4.75%,随后一路降息至2008年底的0.25%后结束降息周期,其间共降息10次。本轮降息则是自去年8月1日开启的,2019年美联储已连续三次宣布降息,降息幅度都是25个基点,此次是第四次降息。 伴随着美联储的降息,美债收益率通常持续走低。此次美联储大幅降息后,各期美债收益率纷纷下降,10年期由1.1%降到1.02%,盘中跌破1%,刷新近20年历史新低。美债利率骤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拉大中美利差,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为1.66个百分点,位于历史高位,为国内进一步宽松打开空间。 对于国内货币政策而言,3月国内央行大概率继续降息,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尤其是长端利率债,未来收益率的下行空间至少在20个基点以上。 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近期公布的国内制造业经济总体明显回落,对债市形成强支撑。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35.7,前值50;2月非制造业PMI为29.6,前值54.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40.3,大幅下滑10.8个百分点,创2004年4月调查开启以来最低纪录,低于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机时的40.9。近期针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支持政策,对制造业产生较明显效果,加之目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将推动3月采购经理指数上升,该数据于3月底4月初公布,届时或将对利率债产生压力。 从投资者行为角度来看,一方面,随着海外疫情扩散,全球金融市场进入避险模式,债券体现出的避险资产特征受到追捧,而国内与国外疫情周期错位,伴随经济的超强韧性,中国债券可能成为全球核心资产。另一方面,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跌破1%,在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且创历史新低的情况下,中美利差进一步走阔,对于海外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0年2月末,中债登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19516.02亿元,同比增29.03%,境外投资机构已连续15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