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第一股”净利下降超7成 上市一个月,业绩上演大变脸。“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交出的成绩单恐怕不太好看。 日前,优刻得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15.12亿元,同比增长27.3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06.76万元,同比减少72.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0.75万元,同比减少92.84%。也就是说,在云计算行业大爆发的背景下,在公有云市场排名前列的优刻得的业绩不增反降。 公告发布后,诸如“上市前疑刷数据”、“公司表现配不上当前市值”等质疑随即而来。3月6日,优刻得发布公告,就近期媒体对公司的报道做了情况说明及风险提示。 关于净利润下滑,优刻得表示,主要由产品降价、加大投入导致服务器折旧等成本上升、公司主要客户所处的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以及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综合造成。衡量经营业绩的标准有多个方面,包含营业收入、净利润、新产品研发等多项指标。公司基于经营策略的考量,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同时也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上云,在价格上做出了适当的让度,其结果是收入增长,但利润下降。 危机公关下股价“过山车” 提到优刻得,可能很多投资者并不熟悉,但是作为“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在业内却鼎鼎有名。成立于2012年的优刻得,定位于中立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是通过可信云服务认证的首批企业之一。当前,公司业务主要划分为公有云服务、私有云服务、混合云服务。其中,公有云是其自成立以来的核心业务。 2019年3月19日,优刻得打出“公有云市场排名第六,中国移动入股,估值达115亿”的口号,正式申请科创板上市。今年1月,优刻得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后,头顶“云计算第一股”和首单“同股不同权”双重光环的优刻得受到了机构的热捧,并被给予厚望。股价最高冲至126元/股,相较于33.23元/股的发行价上涨282%,最高市值也一度突破500亿元。 不过,这样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多久,优刻得就迎来了首次危机公关。承压于上市后快速下滑的业绩和严重高企的估值,优刻得的股价上演了一次“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在3月3日涨停后,3月4日逆市大跌9.66%,5日、6日下跌趋势未改。 主营业务单一 业绩下滑有预兆 事实上,优刻得此次业绩下滑早有预兆。从市场公开数据来看,上市之前的优刻得有着非常不错的成长性。据公司招股书披露,2016年-2018年期间,优刻得的净利润呈持续上升态势。2016年度净利润为-2.11亿元;2017年扭亏为盈,达到5927.99万元;2018年则同比增长30.14%,实现净利7714.80万元。但是到了2019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仅录得778.44万元,为2018年全年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优刻得此次业绩“变脸”,其实在上市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而在优刻得“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国内云计算市场的激烈竞争。随着云计算市场发展的日益成熟,目前整个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资料显示,2019年行业前5名的累计市场份额接近75%,其中仅阿里云一家就占据了43%。在大厂的挤压下,优刻得公有云的市场份额呈持续下滑趋势。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15年其对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有统计以来到2018年,优刻得的市场份额从4.9%、4.6%、4.3%一路下滑至3.4%,市场排位从第6位下滑至第8位。 值得注意的是,公有云业务一直都是优刻得的主要收入来源。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有云业务收入分别占优刻得营业收入的91.43%、90.97%、85.15%和80.89%。如果未来公司公有云业务受到技术革新、行业竞争或者产业政策等变革因素的冲击,而其他业务又尚未形成规模,很有可能会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显然,现在的优刻得已经遇上了这样的问题。 大客户频频被挖墙脚 此外,优刻得的主要收入来自互联网领域,公司对头部客户较为依赖。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来自移动互联、互动娱乐和企业服务三大领域各自排位前五(合计15家)的客户,合计贡献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29%。 但在上市之前,优刻得部分重要大客户却被行业巨头以投资入股等方式频频“挖”走。比如,在2018年之前,有赞一直是优刻得的前五大客户,2019年上半年贡献的收入占优刻得营收的2.36%。但由于接受了腾讯的投资,目前有赞已经将优刻得替换为腾讯云。三维家此前同样也是优刻得的重要客户,不过2019年7月底,三维家宣布携手阿里云实现全站上云。同年10月份,公司获得阿里巴巴5亿元投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云计算市场的竞争不容小觑,资本市场同样也是风云变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优刻得如果不能尽早找到出路,或者扩宽经营业务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极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配不上目前上千的估值。以3月6日收盘价计算,优刻得目前的市盈率高达1626.14倍,远高于公司所处的互联网服务行业131.9倍的市盈率。在此也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审慎投资。 七禾研究中心综合整理自网络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七禾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