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中国6:您的交易频率如何?平均而言一天交易几次? 杨晓钢:我的交易是市场容量允许的情况下我就做足,频率会比较高,因为我的止损小。为了做足行情,盘中增减仓的情况可能会有几次。一天没有交易几次的概念,有时候一天就一笔,有时候一天会从开盘做到收盘。 另外我要说的是高频交易一定要建立在低手续费的前提下,不然长期下来手续费吃掉的利润会非常吓人。
期货中国7:您是只做短线还是也兼做隔夜?为什么? 杨晓钢:日内隔夜都有。日内做的多是因为日内机会多,风险容易控制,隔夜少是因为我的隔夜条件比较苛刻,隔夜单很难形成。
期货中国8:您主要关注和参与的品种有哪几个?一般情况下仓位如何设置? 杨晓钢:关注大成交量的品种,比如胶、螺纹、股指等。
期货中国9:您虽然做日内短线,但却认为自己是做长线交易的,而且非常长,为什么这么说?您所理解的长线交易是什么概念? 杨晓钢:交易的是思想,短线只是表面看到的东西。 我所理解的长线是超级长线,就是把行情的褶皱都拉平,里面有可以加减仓做的部分,有可以回避的部分。加仓之后,在合适之时我的仓位是要还原的,回避之后,在合适之时我还是要重新做进去的,但是如果只看单子的进出就会理解成是短线交易了。我的交易思想并不是短线思想,但包含了短线的部分,并且是很重要的部分。我的交易是长、短、炒的结合,只要符合留仓条件,炒单、日内波段、隔夜都可以有层次的过渡。
期货中国10:您认为“赚钱多少靠运气,亏损控制靠技术”,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的? 杨晓钢:利润是市场给的,单子进场后行情能走多远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市场。利润有多少是未知的、无法控制的。 而本金是有限的,亏损是可以控制的,我要做的是把亏损控制好就可以了。
期货中国11: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月份、不同的交易日,市场行情都会有所不同,甚至千差万别,您用的交易方法是随之改变的还是始终不变的?就是说您是以万变应万变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杨晓钢:交易思想不变,交易策略会变,调整到最符合市场的状态。
期货中国12:您如何看待交易纪律、交易心态等因素对交易过程和交易结果的影响? 杨晓钢:交易纪律和交易技术决定你的交易心态。一个成熟的交易者不会再谈到交易心态的问题。交易纪律形成后就不再会有心态方面的说法。 还存在心态问题是交易中的风险控制不在合理范围,交易体系就还要修改。心态的好坏不是你亏了钱也无动于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麻木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自然就不会有心态问题。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没有人可以每笔交易都赢利,但可以把亏损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然后去放大赢利,长期下来就会形成习惯性盈利。有人说交易中需要勇气,我的理解是不需要勇气,需要勇气去做的事情是冒险,冒险带来暴利的背后就是暴亏。交易是很平实无奇的动作,是一笔又一笔单子的累积,不需要冒险。有人说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我的理解在很多情况下风险比是不成比的,高风险未必高收益,高收益也未必就高风险。
期货中国13:股指期货已经上市,成交还比较活跃,您有没有关注?有没有参与的计划?收益如何? 杨晓钢:4月19日已经开始交易。效果非常理想。4月19日单日赢利26%。但是对于这样的收益是没有预期的。4月19日的单边也不会一直有。股指交易成本相对商品高很多。我会一直重点关注。目前交易的主要品种依然是天胶和螺纹钢。
期货中国14:初期股指期货有着“成交量大、持仓量小”的特征,从盘面来看您觉得主要的交易群体是哪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将是哪些群体成为股指期货的交易主体? 杨晓钢:商品期货交易者是目前的股指主要交易群体。对于商品期货交易者来说多了一个交易标的,肯定会有资金沉淀在这个市场。最终的群体是看市场资金的来源,股票市场的资金比较多。
期货中国15:您觉得股指期货逐渐成熟后,和商品期货相比,赢利机会是更多还是更少?是更大还是更小? 杨晓钢: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一样都是负和游戏,理论上说都是一样的。看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只是交易标的的不同,对市场来说不同的参与者的机会会不同。
期货中国16:这几年在技术平台公司、期货公司、相关投资人的推广下,程序化交易越来越热,您对程序化交易有没有关注?有没有使用?您是如何评价程序化交易的正面或负面作用的? 杨晓钢:有关注。我的理解是:有交易体系的人做的交易都是“程序化交易”,一个是手工触发,一个是软件触发,触发分给出信号和下单两种。 若交易的执行没有形成条件反射那是软件触发有优势。 我一直都是用手工触发单子。 程序化的东西也就是交易思想体现到软件,给出信号,再去执行这个信号。作用的好坏不在于程序化本身,而是在于交易思想,交易体系。能够把人脑的交易思想完美移植到电脑给出信号是个好事。 责任编辑:沈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