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林毅夫:我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04-14 08:51:32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林毅夫

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医疗体系很发达,不过国家动员能力弱,当疫情在某些城市或州县扩散时,集中收治面临巨大挑战,很可能因为缺乏有效治疗和隔离措施而增大疫情全面扩散的风险。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发展机构已经多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各国的增长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石油价格的闪崩,导致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在3月份出现4次熔断,和一个月以前的最高点比,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已经断崖式下滑超过三分之一。在美国股市崩盘的带动下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市也纷纷下跌,有的甚至已经下跌了40%或更多。


自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并为世界各国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时间窗口期,但是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足够重视和采取得力措施。目前疫情的国际传播在迅速加快,多国进入暴发期。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11日将新冠肺炎正式确认为全球“大流行”疾病。


疫情扩散,影响最大的是像伊朗那样医疗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医疗体系很发达,不过国家动员能力弱,当疫情在某些城市或州县扩散时,集中收治面临巨大挑战,很可能因为缺乏有效治疗和隔离措施而增大疫情全面扩散的风险。


意大利、西班牙已经采取和我国一样的“封城”措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也已经采取隔离措施,甚至像我国及意大利一样采取“封城”措施。不过,目前新冠病毒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发达国家的隔离措施难于像我国那样有效,并且,治愈后还可能复发,发达国家的新冠疫情有可能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时也可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像击鼓传花一样接连集中暴发,给世界各国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发达国家的经济本来已经走软,新冠疫情带来的隔离或封城措施,对已经在下滑的经济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现在的利率已经是零利率或者负利率,除了采用非常规的数量宽松外已经没有多少其他货币政策手段可用,政府财政积累的负债率也已经很高,财政政策的空间很小,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已经是必然。根据摩根大通银行之前发布的预测,今年全年美国的增长率可能下滑到-1.8%,欧元区下滑到-3.4%,日本下滑到-1.3%。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新的预测越来越悲观,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认为美国第二季度的失业率可能达到30%,GDP可能下降50%,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陷入像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上升期或暴发期,我国的疫情则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当前我国除了要防控输入病例,以及和其他国家分享防疫的经验外,急需开禁开封,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利用我国强大的口罩、防护服、测试盒、呼吸机等防疫必要物资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出口支援其他国家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同时,在外销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疫情和经济衰退甚至萧条的不利影响而断崖式下降时,我国政府应该利用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创造的有利政策空间,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增加信贷资金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新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受到疫情不利影响的低收入和贫困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以扩大内需,维持社会稳定,消除未来经济增长的瓶颈,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相信我国有能力在国际经济一片肃杀声中维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衰退甚至萧条时,仍可以像2008年以来一样,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复苏的最主要动力源头。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动荡,导致全球经济进入历时10余年的衰退调整期,深刻地改变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内部的力量格局。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价格闪崩所带来的经济下滑压力和不确定性,已经触发了发达国家由长达10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撑起来的股市崩盘,往前看,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只要应对得当,在危机中保持稳定和增长,不仅有利于我国2020年脱贫攻坚等目标的完成,而且,还能以我国的防疫经验和物资帮助其他国家防控疫情,以我国的增长助力其他国家走出衰退或萧条,也将像2008年那场国际金融危机一样,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比重、地位和影响。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