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马老师好,豆油在3月17日创2016年以来的新低,近期开始小幅反弹,请分析下能否逢低做多?谢谢! 我觉得我们做一个品种的时候,一方面需要看它自身的估值与驱动因素,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它与相关品种的比值或者价差。自身的估值与驱动是我们参与这个品种的主要原因,商品之间的比价或者价差关系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潜在风险。 估值偏低,驱动存疑 首先,从估值角度来讲,豆油的绝对价格已经是历史非常低的位置了,具备了做多估值的客观基础。但是估值的修复需要有驱动来完成,所以当驱动来临时,低估值的品种容易快速实现估值的修复。 其次,豆油的驱动在哪里?近期豆油盘面表现强劲,油粕比走扩,豆粽价差走扩,一方面由于豆油自身的去库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传闻豆油收储100万吨的消息。不过现在市场上假消息太多了,关于豆油收储的传闻早就有了,今天又被市场拿出来炒作,结果盘面还真大涨了,下午又都跌回来了。 从短期来看,国内油粕均面临一定的压力,北方地区尽管豆粕供应偏紧,现货价格强势,但是随着进口大豆到港,缺豆现象缓解,压榨开工率提升,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开机率提升之后,豆油还能否继续去库是存疑的。 我个人的理解,豆油的驱动有几个变量:政策、压榨、消费。利空的逻辑是,大豆到港,压榨开机率回升,豆油供应增加,去库变为累库。利多的逻辑是,刺激消费,一方面是疫情控制住之后,居民的报复性消费预期,一方面是全国多地鼓励推行2.5天休息计划,一周工作4.5天,也是为了刺激消费。未知变量是收储政策,收储的目的可能是对短期进行供需调配。 从短期来说,多空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的预期,不好判断多空的逻辑,我们可以看一下等待压榨开机率回升之后,豆油的库存边际变化,如果压榨回升之后,豆油依然是去库状态,那说明边际需求好于边际供应,驱动向上,在低估值的情况下,做多是没问题的。 除了上述不确定性之后,还有几个潜在的因素可能制约着豆油的上涨幅度,一个是原油价格处于低位,一个是豆棕价差的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豆油走出独立上涨行情。 油粕比与豆棕差 09合约油粕比现在在2.0附近,近期走出了上涨趋势,这个位置上做多的盈亏比大于做空的盈亏比,我个人认为今年豆粕的机会可能不大,一方面市场普遍看多豆粕,做多豆粕的通道过于拥挤,市场永远不会是多数人赚少数人的钱,只有市场上做多豆粕的人都被套死了,止损了,放弃了,豆粕才有可能走出大行情,当然这是从博弈的角度去看这件事;另一方面是盘面榨利问题,压制豆粕的上涨高度。 在粕类天然弱势的情况下,豆油的情况似乎比豆粕好一些,整体来讲,可能大环境影响的两个都是不太好,那就比谁更差了。从当下油粕比的比值来看,并不是历史高位,所以油粕比不会限制豆油的上涨空间。 现在油脂处于价格的绝对地位,豆粕处于价格的中等位置,油粕比处于历史中间位置附近,单纯从参与油粕比的角度来讲,做多油粕比可能会比做空油粕比更加合适一些。 (来源:www.jiaoyifamen.com) 自从去年干旱减产以来,豆棕价差不断收窄,几乎跌到了500附近,而历史正常情况下,豆棕价差基本上又回到了950左右,已经是历史同期不低的位置了。目前棕榈明显弱于豆油,因为棕榈现在进入了季节性增产阶段,马棕2月和3月连续增产,后期棕榈大概率会继续弱于豆油,09豆粽价差大概率会继续走扩。从历史情况来看,豆粽价差似乎也是有一定上涨的空间,如果后期价差收窄,我认为做多Y/P价差也是一个选择。 (来源:www.jiaoyifamen.com) 所以,从油粕比和豆粽差来看,现在都处于中等位置,暂时不会限制豆油自身的估值和驱动发挥作用,另外,也给我们做相对型价值交易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豆油交易思路整理 单边的角度讲,可以去做多估值,至于驱动的问题,现在还是存疑的,不确定后期开机回升之后,库存是累库还是继续去库,如果依然继续去库,那么低估值+向上驱动,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如果从去库变为累库,那就是估值和驱动背离,长期依然以做多估值为主,短期可能由驱动决定方向。 从趋势追踪的角度来讲,Y2009 目前是一个底部起来的上涨趋势,底部在不断抬升,虽然今天这个 K 线形态不太好,但是今天这个量比较好。价格低位情况下增仓增量,只要价格在增仓增量的价格之上运行,那我个人习惯于大方向只做多不做空。 (来源:博易大师) 从相对价值型交易来讲,我觉得油粕比和豆粽差暂时不会限制豆油的涨幅,后面依然有空间,所以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绝对价值型交易改为相对价值型交易。 从长期来看,低估值做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短期来看,做绝对价值交易有几个风险:第一,压榨开机率回升,供应增加,去库过程减缓甚至变为累库;第二,棕榈季节性增产,价格偏弱,带动豆油下跌;第三,原油价格低位,不利于生物柴油的需求,利空豆油。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