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业的投研精英们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4月29日,记者的朋友圈好友纷纷转发着一份牧原股份的招聘广告易企秀。牧原股份专门为期货处招聘期货精英,招聘岗位涉及期现分析师(生猪、谷物、油脂油料)、交割经理、期货交易岗。 招聘范围基本覆盖了期货交易策略、下单、风控、交割等整个流程。 从岗位职责来看,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以交割岗为例,需掌握期货交易所交割规则、并处理日常仓单业务,以及协助交割负责人完成相关制度的鼎力和修订等。应聘者需参与到实际交割、部分仓单买卖和期转现等业务中,并熟知相关品种的交割规则。 据了解,此次牧原股份招聘的期货类岗位,待遇亦按照公司此前定下的招聘计划执行。其中,“超跑计划”薪酬范围为月薪40000元左右,“领跑计划”、“奔跑计划”月薪分别为20000元、10000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牧原股份已经计划参与到了外汇衍生品市场,而未涉及商品期货。 2019年12月,上市公司曾公告,公司董事会同意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交易品种涉及远期、互换、期权等产品或上述产品的组合,额度为不超过20亿元。从公司披露2019年年报来看,也未对衍生品交易给出更多信息。此次招聘,显然是为生猪期货上市做准备。 万亿元生猪产业企盼生猪期货上市 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生猪产业遭受重创。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生猪出栏逾5.4亿头,同比减少21.59%;猪肉产量逾4200万吨,同比减少21.26%。同时,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产能锐减,猪价持续上涨,我国猪肉价格波动也呈现出周期拉长、波动加大的特征。在多种风险叠加的情况下,我国生猪产业链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加深,市场对生猪期货的上市呼声渐响。 近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大商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生猪期货上市提速。 期货日报记者日前从国内多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了解到,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产业格局发生诸多变化,产业链企业投资成本不断提高,生产经营面临各种挑战。与此同时,新的风险管理需求显现,企业更加关注规避市场风险,谋求长效稳健发展。在此情况下,未来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整个生猪行业提供一个重要的避险渠道。 价格波动困扰产业发展 企业风险管理有新需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由于近两年价格上涨,市场规模已由正常年份的近万亿元扩大至近2万亿元。同时,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生猪产业链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生猪价格的波动与我国的CPI变动、经济政策制定和发展均息息相关。 一直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猪价的周期性波动对生猪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2018年8月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先是生猪价格由15元/公斤跌至2019年3月的10元/公斤,之后大幅反弹,到2019年三季度达到近40元/公斤的历史高位。生猪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给产业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牧原股份相关业务负责人王瑞婷回忆,2011年和2016年生猪行业高盈利,很多企业加速扩产,造成2013—2014年和2018年行业产能过剩。叠加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大量生猪养殖企业出现深度亏损,经营困难。 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我国生猪产业深受价格波动困扰,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生猪市场中,标准化、规模化饲养程度低。在生猪价格历次波动中,散养户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而规模化养殖企业在没有形成一定量的规模时,也难免会受到猪周期的影响。 “因为生猪生产具有周期较长、途中难改变的特性,有些企业会面临生产计划赶不上变化、产量赶不上市场变动的困扰,有些企业会因为对价格趋势的判断失误盲目扩大产能,最后资不抵债,宣布破产。”上述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生猪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企业积极扩产,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获得了超额利润。在超额利润下,企业生产经营更加追求长期稳定发展,对市场风险管理产生了新的需求。 正邦科技市场部总监李巍巍说,当前生猪养殖的超额利润对生猪产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也要防范后期可能会出现的产能过剩。“对于企业来说,我们更偏向谋求稳健发展、长期受益。在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背景下,正邦科技未来发展的风险管理需求有三点:一是如何健康发展,二是能否长期稳定盈利,三是如何规避亏损。”他说。 王瑞婷表示,当前牧原股份也有新的风险管理需求,首先是企业借助行业高利润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现金流安全,其次是管理生猪价格和养殖利润大幅波动的风险,希望通过“保险+期货”实现养殖利润的稳定。 “作为养殖企业,我们希望长效健康发展,而不是‘饥一年,饱一年’,这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利。我们更希望能把企业的盈利率拉平,靠精细化管理来增大效益,希望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市场波动风险。”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如是说。 谈到生猪市场养殖利润何时能回归正常,王瑞婷认为,猪价从高价年份回归到正常年份需要一到两年时间,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预计回归周期还会有所延长。 “现阶段养殖利润回归正常需要满足以下几点:一是能繁母猪存栏回归正常水平;二是非洲猪瘟疫苗投入使用;三是生猪养殖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尤其是防控水平提升。”李巍巍说。 上市猪企套保有经验 期待生猪期货尽快上市 面对常年来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生猪产业链企业想方设法应对风险,以确保企业利润稳定增长。 谈到牧原股份规避市场风险,王瑞婷认为,长期来看,保持成本领先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根本。“我们通过种猪育种、原料采购、精准饲喂、精准饲料配方、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来降低成本。在生猪养殖利润下滑时期,也会合理调整发展节奏,保持现金流安全。”她说。 据李巍巍介绍,正邦科技的风险管理方式多样,主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自繁自养比例、加强疫情防控、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购买生猪保险、发展特色养殖等方式来规避风险、稳定经营。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很多大型生猪产业链企业都有运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的经验,或者有运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需求。 新希望、天邦股份、天康生物、海大集团、通威股份、大北农等企业都曾有过套保经历,主要套保品种为玉米、豆粕等。牧原股份去年12月份发布公告称,拟进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以规避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度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唐人神去年11月份发布公告,决定进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温氏股份今年2月份曾表示,如果未来出现某种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公司将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等手段控制饲料原料成本在合理水平。 据王瑞婷介绍,牧原股份之前曾参与过玉米、豆粕期货交易,主要进行玉米、豆粕基差采购及玉米、豆粕的库存保值等。通过期现结合操作,公司基本实现了规避风险、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在王瑞婷看来,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机制和监管的方式发挥其正向功能。一方面,合理利用衍生工具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要对衍生工具的特点有深刻认识,并从思想和制度上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完善且有效的交易和监管机制,使衍生工具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公司曾参与过豆粕期货交易,主要执行套保策略。通过豆粕期货套保,可以使公司整体原料成本趋于稳定,不会因为行情波动影响公司的生产节奏。 “作为全产业链企业,我们在猪价低迷时会优先考虑降低饲料成本,猪价较高时会加速出栏,但可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不大,希望生猪期货上市后能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上述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王瑞婷告诉记者,为迎接生猪期货上市,企业已经做好生猪期货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不仅建立和完善了生猪期现套保的内控制度,还建立了期现人才团队,“期待生猪期货上市后,企业可以通过期货价格指导经营生产,利用期货工具对冲生猪价格波动风险,让养猪更省心,促进生猪行业稳健发展”。 生猪期货开拓新渠道 产业链企业避险有保障 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上市生猪期货更有助于生猪产业企业管控风险,制订生产计划,稳定生产经营。 “生猪期货的上市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还有助于提高生猪现货市场价格的透明度,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有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李文婷对期货日报记者说,同时,生猪期货上市还将进一步推进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在华泰期货畜产品分析师李巍看来,生猪期货上市后,养殖企业可以结合养殖成本在期货端进行套保,赚取稳定的养殖利润,规避价格周期性波动风险。 “生猪期货上市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规避市场风险的途径。”李巍巍说,首先,生猪期货能够提供远期价格参考,使企业能够对整个后市行情有大致的方向判断。其次,能帮助养殖企业管理价格风险,锁定利润。最后,交割为企业提供了一条稳定的出货渠道。 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生猪期货上市后,整个生猪养殖产业链可以同时锁定前端饲料成本和后端养殖收入。 “生猪养殖企业可以通过玉米、豆粕、生猪期货,规避原料端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同时也可以形成饲料、生猪期货相结合的养殖利润管理。屠宰加工企业可以利用期货管理库存,如果预测生猪市场价格走弱,可进行卖出保值,同时减少生猪库存,进而减少因价格下跌导致的损失;如果生猪价格预期上涨,库存处于低位,可以买入远期合约建立虚拟库存,规避因成本上涨带来的风险,稳定生产经营。”方正中期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车红婷说。 随着生猪期货上市脚步加快,上述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冷链物流,逐步取代生猪运输,降低运输风险。同时,完善生猪价格指数,提高其代表性和权威性,为现金交割奠定基础。 “生猪期货上市后,希望政府部门和交易所可以投入部分资金鼓励养殖户参与‘保险+期货’项目,帮助养殖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同时,也期待交易所多组织养殖企业参加生猪期货相关培训,帮助行业培养一批生猪期现人才。”王瑞婷说。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