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该国信德省和旁遮普省一些地区近期再次遭遇蝗虫侵袭,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图为日前在巴基斯坦海得拉巴拍摄的大群蝗虫。(新华社发) 东非和也门粮食危机风险仍未消除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日前在发布《粮农组织蝗灾控制进展报告》时表示,该组织在东非和也门的蝗灾应对工作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由于气候条件仍然利于蝗虫繁殖,第二波蝗灾可能会在农作物收获的关键时刻到来,粮食危机风险并未消除。 屈冬玉表示,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等受到蝗灾影响的10个国家,迄今已有36.5万多公顷土地经过了防灾治理。治理行动由各国政府领导,联合国粮农组织主要提供杀虫剂、喷洒装备、飞机和治理培训等关键支持。 《粮农组织蝗灾控制进展报告》估计,治理行动已成功挽救72万吨谷物,足够让上述10国500万人吃一年,此外还使35万牧民免于受灾。但屈冬玉强调,由于第一波蝗虫已经完成繁殖,大批幼虫将在今年6月份东非许多农户准备收割作物的关键时期发育为成虫,治蝗的漫长战役还远未结束,未来几个月内将有更多的人面临失去生计以及粮食危机愈加恶化的风险。(经济日报 高伟东) 切莫忽视非洲粮食安全挑战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弱势群体正面临健康与粮食“双重危机”。日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警告称,“饥荒比病毒更可怕”,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更多人可能将死于饥荒而非疫情。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各国休戚与共。疫情当前,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避免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出现区域性粮食危机。 祸不单行,疫情叠加蝗灾影响非洲粮食安全。非洲粮食安全状况本就不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多个机构共同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截至2019年末,全球已有超过1.35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一半以上位于非洲。疫情来袭,世界各国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等环节都受到冲击,一些国家还开始禁止部分农产品出口;非洲等地区许多低收入民众因封锁失去收入来源,无力购买食品;东非地区正面临7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轮蝗灾,但受灾国家订购的农药却因断航无法运抵……这更加剧了非洲既有的粮食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西非地区代表处日前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约有2.39亿人面临粮食安全问题,随着疫情蔓延,这个数字或还将增加。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各国人民的基本诉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目前全世界粮食储备充足,难点在于将粮食运到需要的地方,这要求全球携手应对这一挑战。 世界各国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同时,应当努力稳住本国的粮食生产、维持农业生产秩序;维护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减少贸易限制,保障全球粮食供应链的通畅;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粮食生产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技术合作、政策协同;切实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中方向包括非洲在内的多个地区派遣了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已经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非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纷纷伸出援手,为当地贫困群众解燃眉之急。中国港湾纳米比亚分公司日前向纳2000个贫困家庭定向捐赠36吨食品包,并附上防疫科普宣传单;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南非公司向项目周边社区捐赠1000份食品包,还为当地非正式定居点捐赠储水箱和移动厕所,改善居民生活和卫生条件;非洲上海总商会近日也向南非约翰内斯堡市捐赠1万份“爱心食品包”,一包包玉米粉、一桶桶食用油,承载的是中非民众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 同时,中国注重授人以渔,助力非洲早日实现“零饥饿”。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中“实施产业促进行动”的重点内容,有关合作项目已迎来“收获期”。袁隆平团队在马达加斯加成立研究分中心一年来,致力于为当地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已有超过200人次通过课堂授课、田间实践等形式学习杂交水稻技术并在各地推广。中国农业专家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帮助非洲实现粮食自给。 “全球市场对于缓和各国、各区域供需冲击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携手努力,确保将疫情对粮食供应链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日前呼吁全世界立即采取行动,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粮食危机。“同舟共济,不仅是善举,更是常情。” 责任编辑:刘文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