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那么,控制了铁矿石呢? 5月12日,一则低调的消息悄然上线:宝钢股份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完成首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为什么说“悄然”,因为除了圈内媒体,主流媒体很少报道,或者轻描淡写。并且,从长远来说,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尚不成为主流,目前影响不大。但是,此举却是意味深远,闻者要么嘴角莞尔,要么弹冠相庆,笼罩在钢铁人心中的雾霾,似乎就要散去了。 现实真的会这样吗? 天下苦矿山久矣。 1. 历史由来 我们常说的铁矿石长协源于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钢铁行业的崛起,而日本是一个缺乏铁矿石资源的国家,进口需求量巨大。同时,澳大利亚在发现皮尔巴拉地区丰富铁矿石,开始出口贸易。铁矿石开采项目周期长,澳方缺乏资金,于是双方谈拢,日本出资开发矿山 ,澳大利亚将开采出的铁矿石出口日本。双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合同长达15~20年。双方常年合作后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交易规则,形成了“长协”定价机制。在该定价机制下形成的价格称为年度基准价,由矿山与钢企每年进行谈判确定的下一年铁矿石交易价格。20世纪70年代,欧洲借鉴日本经验,与矿山签订长协。随着全球铁矿石需求增长,矿石出口国于1975年成立了铁矿石输出国组织(听着是不是像欧佩克),增强了谈判的力量,并将长协改为年度谈判。 时间进入21世纪。中国的钢铁产量赶上了日本,后来甚至有碾压之势,生铁产量达到全球60%。2003年中国已经是全球铁矿石第一买家。于是从这时中国钢企加入到世界铁矿石长协的谈判桌,并于2005年正式达成第一笔长协价。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长协机制在2010年前后破裂,双方又为了季度定价、指数定价争论不休。 2. 历年谈判结果: 数据显示,1991年至2003年,铁矿石价格累计下跌近20%。但自从中国加入谈判后,自2003年至2008年,国际铁矿石的价格累计上涨337.5%,而且涨价的理由千奇百怪,什么经济发展了、矿区发洪水了、海上飓风来了,这些都成为了涨价的理由。2003年还是32.79美元/吨,到2008年就超过了141.32美元/吨,整整6年的时间里,中国钢企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约7000多亿元,约是同期中国钢铁企业利润总和的2倍,相当于当时澳大利亚GDP的10%。而中国从2010年到2020年的专项扶贫资金总额为7341亿元,换句话说,涨价的钱够中国扶贫11年了。以至于民间调侃,一个大国斗不过三家公司。 3. 信誉?信誉是不可能信誉的。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当遇到三个抱团有文化的大流氓,那是怕还是不怕? 09年中钢协与三巨头展开铁矿石谈判。矿山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娴熟的手腕:一边是推杯换盏得寸进尺,一边是矿山对国内的钢厂采取“惩罚”措施。回望08年金融危机,导致钢材价格暴跌,国内钢厂无法承受高昂的矿价纷纷违约。违约自然不是什么光荣行为,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到09年新的一轮铁矿石谈判的时候,钢厂们受到了“违约的教训”。矿山开始严控出货:没有违约的,发一船,违约不严重的,订两船发一船,违约严重的,一块石头也不给。于是就在国内钢材需求旺盛,钢厂却买不到矿无法生产的“大背景”下,钢厂们崩溃了,只要你肯卖,什么价我都要。至此,中钢协的努力终于白费。 当你吃亏,它和你讲信誉;当它吃亏,它和你讲规则。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你拿什么赢。围而不打,分而治之,都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到了现代,老外学了个遍,我们倒不会玩了。是我们变蠢了还是老外变精了?或者这里面还有别的什么问题?再往上,我不敢想象。 4. 铁矿石定价,是个世界难题。 同样是2010年,代表欧洲钢铁企业利益的欧洲钢铁工业联盟就表态,它已正式向欧盟委员会举报国际铁矿石 定价中存在的垄断嫌疑。 我们来看一则旧闻: “欧洲钢铁工业联盟31日发表声明说,明显的迹象表明,在国际铁矿石大幅涨价、铁矿石定价模式 以及对单个钢企施压的背后存在不法勾结行为,违反了欧盟反垄断规定。 欧洲钢铁工业 联盟负责人戈登·莫法特说,铁矿石供应商要求提价80%甚至100%,这不符合钢铁市场的现状,也不符合铁矿石供求形势,因此欧洲钢铁工业联盟要求欧盟委员会仔细审查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 欧洲钢铁工业联盟还再次对矿业 巨头力拓与必和必拓拟合并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业务表示反对,认为这一交易将会进一步加剧国际铁矿石供应的集中程度。欧盟委员会今年1月已对此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当天,欧洲钢铁工业联盟还与欧洲金属工业联络组织联合发表声明,称铁矿石价格 暴涨将会损害欧洲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声明说,铁矿石是欧盟最重要产业链的基础,如果因为不合理定价导致无法经济有效地获得铁矿石,从而影响到欧洲钢铁生产,将会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严重后果,牵涉到数百万人就业。” 由此看来,巨头们对欧洲同胞也照样下狠手啊。 原因 1. 表面原因: 产业集中度: 全球铁矿石的主要供应商分别是澳洲的力拓(RioTinto)、必和必拓(BHP)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被合称为“三大矿山”。三巨头掌握了铁矿石60%的供应量,产业集中度较高。而反观国内,钢铁行业集中度一直较低。 金融巨头渗透: 翻开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这三大矿山公司的股东构成,JP摩根、汇丰等国际、花旗、瑞银集团、澳新银行等赫然在列。巴西淡水河谷由巴西国有资本Valepar公司控制,其前10大股东中,有3名股东持有麦格劳-希尔的股份:分别是美国先锋集团、道富公司、贝莱德机构信托公司。目前,有三大国际主流指数,使用最多的是普氏铁矿石指数。普氏指数的编制机构普氏能源资讯,其母公司麦格劳-希尔的大股东之一“资本世界投资者”公司,持有花旗银行的股份,而花旗银行又是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股东。用罗冰生的话来说“三大矿山公司都由金融资本控制,千方百计以追求当期最高利益为出发点,具有资本属性的特征,不考虑企业长期利益。” 2. 深层原因: 成本: 力拓2008年启动了“未来矿山”计划,全面将矿山开采智能化,吨矿的单位开采成本降到40美元甚至更低。力拓的运营着世界最大的无人驾驶卡车与智能列车系统。由超过100辆巨型卡车、20多列智能火车、超过1700公里铁路组成的运输网络,从矿山深处直达港口,全天24小时运转,运输成本下降15%-20%。而这一切,工人们只需要在1500公里以外的佩斯市喝着咖啡就能完成。 反观国内,开采的成本一直在60美金甚至更高。开采方式和运输方式,和力拓相比,渗透着一种“刀耕火种”的气味。且不计较细致,但国内矿山品位低、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较高的成本,在面临外矿竞争时,处于明显的劣势。2015年矿价下跌,三大矿山反而增产,国内矿山倒闭一大片。 工艺: 就国内的冶炼工艺,以及环保等压力(特别是近年),高品位的矿更受欢迎。由此导致对外矿的强劲需求。 产业链地位: 对于工业品,产能过剩的资源除外,普遍来说上游的话语权比下游强。例如铁矿,原油。铁矿石矿山停挖成本很低,但钢厂熄灭高炉,那眼一睁一闭,2000万人民币。根据经济学原理,在亏损到平均成本之前,钢厂宁愿亏本经营,也不愿停产。钢厂“停不下来”的生产节奏,宛如一个死穴,被巨头一击必中。 体制:不谈。 行业乱象:不谈。 海运: 船运公司资源半数以上被三大矿掌握。买得到矿,还要能及时运出来的,才是赢家。 工具少: 铁矿石掉期、普氏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矿山可以拿出一堆组合工具,并且运作多年。国内可利用的工具却很少,就算是出海运用上述境外金融衍生品工具,也会因为政策、决策机制等影响,收效甚微。 从业者: 全球大势来看,已经形成科技服务金融,金融服务产业的趋势。而在国内,三者还是处于相对割裂的局势。境外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早,人才梯队完整,境外的从业者不论是现货商还是金融机构,对套期保值、期权定价等风险工具的应用驾轻就熟,“产”、“融”结合,充分发挥资本与产业优势。而国内的从业者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从业经验上,都相对欠缺。从思维上,传统现货思维占据主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想象力”;相比国外,衍生品交易员都是金字塔尖的明珠,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却难寻好的职位,晋升的通道也不清晰,待遇水平较低,缺乏吸引力。现状是懂金融的人不愿干现货,干现货的人搞不懂金融,“产”、“融”分离现象普遍。 中国的反制 为解决铁矿石定价被人扼住咽喉的痛楚,业内的先驱者们付出了卓绝的努力。 1. 海外并购:钱不能解决问题 海外并购,是大佬才能做的事情。中铝就是个大佬,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氧化铝及原铝运营商,是全球第三大氧化铝生产商,实力不容小觑。《财富》杂志评选的“2016年全球企业500强”中,中铝排名全球第262位,而力拓排名第296位,甚至落后中铝。 2008年,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全球爆发金融危机。金融海啸肆虐之际,力拓居然背上了387亿美元债务。迫于压力,力拓开始寻求资金支持,甚至愿意出让股权。 机会来了。2009年年初,中国铝业 公司扛着195亿美元出山,准备抄底力拓。力拓自然喜笑颜开。经过谈判,中铝将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其中123亿美元将用于参股力拓的铁矿石、铜、铝资产,72亿美元就用于认购力拓发行的可转换债权,如果交易完成,中铝将持有力拓18%股份,并将向力拓董事会派出两名董事。方案甚至得到了澳洲政府的支持: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德国政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权威部门一路绿灯,在国内中铝更是获得国内四家银行提供的210亿美元贷款。 计划似乎赶不上变化。随着全球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如我国的4万亿),铁矿石价格开始攀升。国内螺纹钢期货上市,一路推高到5200元/吨,铁矿石则超过了1000美金/吨。力拓股价升幅70%。力拓不再缺钱了,谈判桌上开始傲慢起来。2009年6月4日,收购案被力拓董事会否决,预示着中国迄今数额最大的海外投资宣告失败,虽然力拓向中铝收下1.95亿美元的分手费,悻悻而回。 2. 海外开矿:中信泰富:大佬的疼痛 要去海外开矿,当然也是大佬才能做的事情。而中信集团是什么级别的大佬,自然不用多讲。 2006年,中信泰富以从Mineralogy公司全资购得西澳Sino-Iron和BalmoralIron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开采权的公司,合同金额17.5亿美元,中国工艺和技术、中国设备和中国劳工,预期工程需要3年,首批矿产将于2009年初投产出矿。 刚开始,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然后事情开始急转直下。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澳大利亚的人工成本、工程材料等都在上涨,澳方以不符合当地法律为由,禁止勤劳的中国人白天晚上周末节假日不停地干活;紧接着又以就业为由,迫使政府出面,勒令中方雇佣澳方工人,并且按照澳方的标准,为工人提供带空调、洗衣机等的单间宿舍等。。。(西方国家一个机场可以建10年,一条马路修三年,工人工资还忒高,不加班,工会还觉得资本家在剥削),项目总投资则不断上涨,10年投资42亿美元,12年投资78亿美元,投资翻了数倍,投产不断延期,截止2013年,总投入已超99亿美元。2008年中信泰富董事会主席荣智健曾因外汇投资巨亏146.32亿港元辞职。中信泰富为该项目分别于2014年、2015年进行了17.5亿美元、17亿美元的税后减值拨备。2016年5月,中澳铁矿项目6条生产线的最后一条才进入调试,2015年共出口1100万湿吨铁精矿,距离中澳铁矿项目原计划的2400万吨/年少了一半多。2016年,中信集团的资源能源业务亏损68.99亿元。公司高管称,资源及能源业务亏损主要由于中澳铁矿项目进行减值拨备所导致。澳洲矿业巨头克莱夫•帕尔默甚至寻求收回开矿权,帕尔默称,声称后者违反了2006年签订的特许使用费协议:“中信泰富作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投资澳大利亚之前向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作出承诺却没有兑现。”澳大利亚袋鼠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中信泰富又为此付出了数亿美元资金和解。 2012年,中冶对澳洲兰伯特角铁矿项目等烂摊子买单,亏损近70亿。 据统计,整个十一五期间,中企海外矿业并购的失败率超过95%。 3. 抱团谈判:宝钢牵头,饱受诟病 见一条民间评论: 原来是宝钢代表中国钢企定长协价格,结果每年涨个5%啊10%啊。 钢协表示看不惯,后来宝钢被弄烦了,让钢协去谈,结果每年涨20%,30%。 4. 中钢协谈判:失败告终 “罗冰生”这个名字,在中钢协领头和三大矿山铁矿石谈判之前,恐怕还并不是广为人知。而当他在新闻发布会上无奈地说出“钢铁企业出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可与矿山约定临时价格采购铁矿石”的时候,也宣告了铁矿石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2009年5月28日,虽然宝钢作为中方代表仍在尝试与三大矿山达成协议,但在各家钢厂已经纷纷离开队伍,各自与矿山协商。在实操中,钢厂给与中钢协的信任并不是无限的。中钢协没有谈判的实战经验,大钢铁厂背靠部委无人管得住,“连老太太都知道”铁矿石谈判,给中钢协巨大的舆论压力。不能犯错,不能尝试,不敢突破。既有的底牌一旦被摸清楚,就和裸体上战场无异。谈判失败,将成为统计学里的大概率事件。 反腐:社会主义的铁拳:2009年8月,上海市检察机关已经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负责人胡士泰,员工刘才魁、葛民强、王勇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而在之前的说法,上述4人涉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紧接着,莱钢和首钢各有一名负责铁矿石进口业务的人员被捕。“硕鼠”被捕,群众拍手称快,但此举是否能斩断后来者权力授受的念头,不得而知。 铁矿石期货:你有我有全都有 国内的三大商品交易所之一,大连商品交易所于2013年10月18日推出铁矿石期货。这是中国以及全世界第一款铁矿石期货,意欲和新加坡跌矿石掉期、普氏指数分庭抗礼。自此,中国人也有了自己的对冲工具。加上上交所之前推出的螺纹钢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市场对铁矿石期货、螺纹钢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寄予厚望。不过,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以人民币结算,铁矿石主流是以美元结算,导致该期货在国际主流矿石商使用度不高。整体来看,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产品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5. 去产能:争议不断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5.4亿吨左右,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超过9亿吨。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作为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开启过剩产能行业“出清”之路。总体来说,自2016年以来的去产能效果有目共睹,但由此带来的争议亦不少,比如有人质疑真实数据,比如民间也有不少认为去产能失败,推高矿价的声音。在此不谈。 6. 新技术: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宝钢之前一直有用人民币和三大矿山结算,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起已经至少成交了3笔。而本次的新闻里可以看出,除了人民币结算之外,还有“区块链技术”字样,宝武集团已经建设了自己的区块链结束研究中心。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刚开始的动机只是一群混迹在社会边缘的技术宅捣鼓的小游戏,后来经过比特币的火爆行情搞得人尽皆知。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很多,比如做供应链金融,做产品质量追溯、做食品安全等,可眼下,离商用场景最近的区块链应用,显然就是数字货币。不妨来看一下,一些有意思的信息: A:央行在16年起就在“悄无声息”做数字货币的研究。数字货币是否是个旁氏骗局,吃瓜群众还没看明白,中央机构却已经上路了; B:区块链在19年甚至得到了大BOSS的“代言”,可是让相关板块又火爆了一把各种炒家把相关概念都炒上了天;大BOSS亲自代言某种技术,这简直闻所未闻; C.20年伊始,央行密切约见支付宝、微信等大厂,策划推行人民币数字货币发行,也许在不就的将来,我们的人民币就要大变样了。 %1. 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交易可以绕开了以美元为主导的SWIFT系统。 有人说这是一盘大棋,有人说这是“降维打击”。不过,有的时候,真是要佩服一下中央智囊团的智慧和决策者的勇气。 4、 展望:区块链、人民币国际化、定价权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将区块链应用于跨境结算,到底收不收欢迎?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就现阶段的反馈来看,国际一些金融机构还是愿意尝试。美国富国银行高管就曾在2019年表示,利用区块链进行跨境资金转账比SWIFT系统更为快捷、高效。也许,和千亿美元级别的行业进口规模相比,宝武集团的试单,看起来还很小。但是其他钢厂也在跟进,陕钢的动作就很快。这也许意味着,铁矿石的人民币结算已经起了个好头。未来十年内,人民币赶超英镑与日元成长为全球第三大国际货币,也许是一个现实的目标。 5、 操作建议: 尽管做了种种努力,矿山的强势地位却也在短期难以撼动。随着全球疫情逐渐稳定,需求逐渐释放,巨头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涨价的机会。涨价的时候多矿石,跌价的时候空螺纹,将是一个中长期内有效放大利润,规避风险的交易逻辑。 最后,再把文首的话补全: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亨利·基辛格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