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附属

油脂发展亟需规模化高效化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4-30 11:12:58 来源:新浪财经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正在加快,经济效益逐年向好。

2008年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年处理油料能力为7865.7万吨、油脂精炼能力为2728.6万吨,分别比2007年增加862.2万吨和382.3 万吨,增长12.3%和16.3%。食用植物油产量2293.6万吨,比2007年增加395.1万吨,增长20.1%。2008年入统食用植物油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3435.4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429.44亿元,资产总额1463.21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36.6%、34.3%、和 2.1%。

4月28日于湖南长沙召开的湖南油脂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将由2008年的2400万吨左右增加到2900万吨左右,增长20.8%。为适应粮油消费刚性增长的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报告中介绍,2009年我国植物油产量为3280万吨,其中以大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为主的产量达1888.0万吨,占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的82.3%,其中大豆油产量为1243.5万吨,占总产量的54.2%;棕榈油产量为 368.5万吨,占总产量的16.1%;菜籽油产量为276万吨,占总产量的12%。

与此同时,2009年我国净进口油脂油料折油总计2036.3万吨,占我国植物油总产量的62.1%。王瑞元认为,我国油脂油料的自给率只有37.9%,自给率较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从我国耕地及水资源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状况难以改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现状是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出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和经济效益差的低水平落后产能过剩,而高水平的先进产能不足。他认为发展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生产规模将进一步向规模化、大型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受官春云院士委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国槐在所作的《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油菜产业发展》的报告中说,近年来我国油菜籽含油量已有一定提高,现在长江流域多数品种含油量已超过42%,但就整体水平而言,与加、澳、欧洲品种还存在2-5个百分点的差距。我国油菜籽平均单产比欧洲平均产量低20-50%,表明我国油菜产量还有较大潜力。报告提出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要转以提高单产为主为提高单产和扩大面积并重;转以手工操作为主,变为以机械操作为主;转小规模栽培为规模化、标准化栽培;转粗加工为主为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为主。

“历年来,湖南的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七,稻谷位居全国第一。湖南同时是传统油料生产大省,2007年全省油料总产量231.5万吨,但是在2008年全国食用油产量排名中,湖南位居第十位之后。湖南的油脂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湖南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夏文星如此分析。夏文星认为,目前湖南省油脂加工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不多,知名品牌很少;全省油脂加工总量虽有了一定规模,但没有形成湖南特色的油脂加工优势产业。面对新的形势,湖南完全可以迎头追究上,做大做强油菜产业。

专家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规模经营是产业化成功的关键所在。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彭华用他的事例对专家研究成果做了佐证。据彭华介绍,盈成油脂虽然成立还只有6年时间,但以规模化、精品化为突破口,后来居上,现已建成年加工油料30万吨、年产精制食用油12万吨、年灌装9万吨和冬化分提6万吨的油脂加工基地。产品畅销湖南、江西、湖北、广东、海南等10多个省区。目前总资产已经达到6亿元。

彭华在会议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盈成油脂将充分发挥长江南岸和泛洞庭湖菜、棉籽主产区优势,产品以绿色、低芥酸、低硫、物理压榨为特点,致力于打造全国第一的绿色油菜籽高端品牌。”

会议期间,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湖南省粮食局、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及武汉工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何东平,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兴国,武汉工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大川等分别就油脂行业宏观形式、产业政策、油脂营养与安全、油脂加工新工艺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及热烈探讨,高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透视和剖析油脂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企业了解形势、掌握政策、分析市场、搞好决策提供新视角、拓展新视野、传递新信息。

来自湖南、湖北、安徽、四川及全国各地的120多位油脂企业代表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并进行了交流。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