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红枣价格指数重心呈逐步下移之势,因红枣托市政策影响趋减,供需面主导红枣价格,随后需求受疫情、替代品等影响,终端消费持续走软。展望于下半年,随着产区气温不断升高,新疆及内地销区市场红枣货源均入库,存货商不再低价出售。不过枣树仍处于盛果期,新季红枣供应再现宽松局面,预计郑枣震荡筑底为主。 一、2020年上半年红枣市场回顾 2020年上半年,红枣期货价格指数重心逐步下移,首先红枣托市政策影响逐渐减弱,供需面逐渐主导红枣价格;再者受疫情影响,红枣消费错过旺季销售期,加之产区气温逐渐升高,下游经销商采购积极性走弱;最后,需求进入淡季期,加之时令鲜果逐渐大量上市,红枣消费端愈显疲软,红枣价格指数持续下跌。 图1:2020年上半年红枣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博易大师、瑞达期货研究院 二、基本面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给状况 1、枣树处于盛果期,单产仍在增加 我国红枣在世界上独占鳌头,2017年我国红枣的产量达到562万吨,占据世界总产量的98%。我国枣生产分布区域极广,北起内蒙古自治区、吉林,南至两广、福建、东起沿海诸省,西至云南、贵州、四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年,我国红枣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新疆、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其中新疆红枣种植面积最大,也是最大的红枣供应地,占全国当年总产量的49%。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红枣的产量从2007年开始快速增长,至2016年后增速放缓。2007年-2016年这十年的时间是红枣的生长结果期,2016年后新疆红枣进入盛果期,根据红枣的生长周期来看,后续新疆会有大量稳定的红枣供应,红枣供应难有较大的改变。此外,从环保政策方面来看,枣树具有固沙防风的作用,出于环保考虑,即使种植红枣的经济价值低于其他果树,也不能随意砍掉,因此如果没有出现较大自然灾害情况下,红枣供应难有较大的改变,供应弹性较小。 图2:2005年-2017年红枣产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研究院 2、红枣剩余货源基本入库,低价走货交易减少 据天下粮仓对红枣产量进行预估,今年红枣产量较去年减少20%-30%,质量较去年略差,加之新疆多个地区发布托市收购政策,红枣成本支撑力度较为强烈。不过随着红枣收购的不断深入,托市政策影响逐渐减弱,供需面逐渐主导红枣价格,目前红枣供需偏松基调延续,市场供大于求格局延续。 据中枣网知,当前剩余红枣货源主要集中在各加工企业手中,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剩余货源基本已入库储存,相应的库存费、装卸费等费用导致销售成本增加,部分存货商及企业上调出库价格,导致卖价上调,低价走货现象趋于减少,后市存货商及企业多持观望态度。 3、仓单成本支撑作用趋于减弱 从成本角度来看,仓单成本包括注册成本、持仓资金成本、手续费以及交割成本等,仓单成本大致在9500-9900元/吨左右,因此目前仓单成本仍对郑枣期价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进入1月份后,红枣仓单数量开始稳步增加,截至6月底,郑商所红枣期货交割仓单日报显示626张仓单,换算成现货库存大致为3130吨,较年初增加500张,有效预报133张。虽然仓单仍处于增长趋势中,但仓单折算后的库存压力不大。 图3:红枣仓单数量及有效预报量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WIND 瑞达期货研究院 (二)需求状况 1、时令鲜果集中上市,且价格相对低廉,进一步挤占红枣消费份额 我国红枣消费以原枣为主,约据90%。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的红枣人均占有量为5.87千克/人,同比增幅为9.3%;2016年红枣人均占有量为5.96千克/人,同比增幅为1.53%;2017年的红枣人均占有量为6.13千克/人,同比增幅为2.85%。近年来国内红枣的人均占有量增幅趋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预计国内红枣的消费在短期内将难以出现较大的飞跃,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 截止2020年6月23日,河北省一级灰枣成交价格为4.65元/斤,较年初的4.95元/斤,下跌了0.30元/斤,跌幅为6.06%。由于红枣属于滋补型产品,春季、冬季的消费良好,但随着进入夏季,红枣进入传统需求淡季。加之目前油桃、西瓜等时令鲜果逐渐上市,市场消费者尝鲜度偏好较明显,水果之间竞争愈发强烈,特别是6-7月份,时令鲜果种类繁多,消费者可选择性多样化,今年水果市场供应充足,且新果上市价格偏低于往年同期,不利于后市红枣现货走货速度。此外,受疫情影响,红枣消费减弱,对节日效应反映不足,随着端午节结束,后续红枣市场再次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不过目前红枣现货价格已到低位水平,各加工厂及存货商获取利润相对有限,居多小批量出货为主,整体持观望为主。 图4:河北省一级灰枣成交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瑞达期货研究院 2、红枣价格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规律性 红枣价格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以一年为一个周期,红枣最高价是出现在2月。这时候的新鲜水果较少,可替代品较少,又有春节题材的提振,以及人们冬季进补的习惯,使得市场对红枣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带动红枣价格的提升。3月份红枣价格开始回落。这主要是时令水果开始上市,水果种类丰富,红枣的替代品较多,红枣的消费需求减少,导致其价格下降。至每年度的5月、6月达到全年中的第一个谷底,之后呈现不同程度的震荡回升,9月份后红枣成熟上市,价格开始回落,至11、12月达到第二个谷底,继而缓慢回升至次年的2月份。 (三)产销区现货方面 1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了红枣现货市场价格指数,该指数的发布为国内红枣市场、产业企业等提供了一个权威、统一的价格参考标准,填补了市场空白。未来,它将与红枣期货价格一起,共同成为国内红枣市场的价格风向标。红枣现货市场价格指数以灰枣为监测品种,价格数据来自新疆、河北、河南等主要红枣产销区,以主要的红枣现货企业和贸易市场等为采集对象,按照一定权重进行整合、编制形成红枣现货价格指数。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消息显示,截至6月15日,新疆自治区的一级灰枣出厂价格指数为9.52元/公斤,环比上涨0.07元/公斤。河北省一级灰枣批发价格指数为7.58元/公斤,环比下跌0.11元/公斤;河南省一级灰枣出厂价格指数为10.43元/公斤,环比下跌0.02元/公斤。河南省一级灰枣批发价格指数为4.84元/公斤,环比上涨0.14元/公斤;河南省一级灰枣出厂价格指数为11.90元/公斤,环比持平。近期灰枣现货批发价格涨跌互现,其中新疆和河南红枣批发价格小幅上调,河北一级灰枣批发市场价格仍延续下跌。相较于年初,红枣现货批发价格重心逐步下调为主,利空于红枣现货市场。季节性来看,下半年时间,红枣市场多数处于消费淡季,且出库价格调高更不利于后市走货速度。与此同时其他水果价格相对优势的背景下,预计红枣需求难有较大改观。 图5:产销区红枣价格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瑞达期货研究院 (四)宏观政策方面 红枣是南疆地区的支柱产业,有着扶贫、支农、援疆的政治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新疆地方政府拟出台一些托底政策,鼓励企业以更高的价格收购红枣,从而保证枣农的收益,对红枣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 10月25日,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若羌县人民政府签署《红枣托市收购合作协议》。11月1日,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和田地区开展了红枣的托市收购。11月7日,阿克苏地区召开了红枣托市收购新闻发布会,标志着2019年阿克苏地区红枣托市收购正式启动。新疆多地区红枣托市政策的相继发布,表明了政府的决心,对红枣价格起到引导作用,稳定市场信心,对红枣价格形成较强的底部支撑作用。 (五)进出口状况 据海关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04月,中国出口红枣当月1448.45吨,环比减少3.42%,同比增加44%;出口金额为4282930美元,2020年1-4月出口累计数量为5092.61吨,累计同比减少14.28%,当月红枣出口国主要为马来西亚175.35吨,美国163.27万吨。4月红枣出口下降,受天气转暖,滋补需求减弱等影响。 图6:全国红枣出口量情况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研究院 图7:全国红枣出口量累计对比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研究院 此外,2019年,我国红枣出口量为1.4万吨,我国红枣的产量达到562万吨,消费总量为561万吨,出口量占总消费量仅0.2%,因此1-2月份红枣出口情况良好,但对国内红枣市场的影响不大,不过可提振市场的信心。 进口方面,我国红枣进口量很小,2013年以来进口量均不足1吨,而且有逐渐减少趋势。 三、持仓分析 红枣持仓方面,截至2020年6月下旬,红枣期货净空头持仓量仍略占优势,其中多头持仓量为11636手,空头持仓量为13729手,净空持仓为2093手。今年以来,郑枣期货前二十名的净多持仓转为净空持仓的转变,主流多空资金流入两相对较少,红枣期货市场波动相对较小。 图8:郑州红枣期货前二十名净持仓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郑商所、瑞达期货研究院 四、下半年红枣市场展望 供应方面,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巨大,且枣树陆续进入盛产期,枣树树龄的增加会带来产量的上升,若今年不会出现较大自然灾害下,红枣供应再现增长趋势,市场供大于求格局将压制红枣价格。需求方面,随着气温升高,端午节需求补库结束,红枣市场再次进入真正需求淡季。加之目前油桃、西瓜等时令鲜果逐渐上市,市场消费者尝鲜度偏好较明显,水果之间竞争愈发强烈,特别是6-7月份,时令鲜果种类繁多,消费者可选择性多样化,进一步削弱红枣需求消费。此外,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按需采购为主,导致红枣购销清淡,从而加剧供过于求的局面。整体来看,当前剩余红枣货源主要集中在各加工企业手中,多数存货商不急于抛售,居多维持观望态度,且前期入库、装卸等费用增加,冷库红枣出库价格提高不利于后市走货速度。随着9月红枣成熟,市场供应持续增加,加之其他可替代品大多丰产,市场可选择性呈多样化,下半年红枣供需基本面仍偏弱的格局下,预计红枣价格仍震荡筑底为主。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