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15年,甚至30年后的中国经济是什么样?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08-03 11:01:47 来源:盘古智库 作者:李稻葵

未来若干年中短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什么?到21世纪中叶2050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的图景将是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仔细分析、认真思考。


一、2035年的中国经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报告对此给出了比较详尽的描述:


“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那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35年的中国经济将呈现出怎样的前景呢?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加以描述。


第一种方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用绝对的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按这个标准来看,中国到2035年应该能够达到当前最发达的、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前20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即人均GDP能达到按2011年不变价计算的2.5万到3万美元之间。


但是必须看到,这样的发展图像可能并不是中国百姓和决策者心目中的目标,因为世界在变化,各国在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标的也应该是移动的标杆,要达到的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即到2035年被认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标准,这是第二种方式。


经过仔细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完全有可能于2035年进入那时世界上最发达的、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中型国家的行列。


换句话来讲,按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来看,中国完全可以达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中型国家的前30强水平。按照今天的图像来看,那就是能够达到以色列、葡萄牙这些国家的水平。


中国的人均GDP按照当前的购买力平价标准来看,将达到美国的60%左右,经济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左右,这是一个极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标。


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美国的50%以上时,它的经济发展一般将会相对比较平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外部冲击、社会动荡等因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都较容易得到化解。


二、2050年的中国经济


根据我们的综合测算,到2050年,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经济发展方面应该能够实现。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讲,中国那时候完全有可能迈入全球最发达的大中型国家的前列,人均富裕水平能够进入那时大中型国家的前20位之内,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生活水平应该能达到美国的70%左右,经济总量将达到美国的2.5倍以上,甚至接近3倍。


在综合国力上,中国将稳居世界的前列,并有望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人力资源发展、人均寿命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我们认为,这一增长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中国GDP增长速度在未来10年保持5.5%,接下来的10年保持4%,在最后的13年保持3%,以上所描述的发展目标将得以实现。


这里我们的假设是世界发达国家的GDP平均增长速度为2%,这也是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的GDP平均增速。


当前,国际上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其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科技进步增速放缓,而后者被认为是根本性的原因:他们认为,过去50年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汽车从无到有,住房从小到大......这些变化都是实质性的,未来几十年的变化将是局部性的,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


总之,发达国家未来二三十年的增长速度一般被认为不会超过过去二十年的增速。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