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但斌最新发声:资本市场迎30年来最好时代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08-26 09:16:32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精彩摘要


2006年和2007年是股改导致的大牛市,而这次注册制底层变化很有可能是A股市场长牛和慢牛的开始。


这个位置(3300点)大概率是个历史大底,所以短期内很难下跌。我想这波长牛应该会到4000点或者5000点,甚至6000点。


很多外资进入A股都是以蓝筹股为标的,所以你可以看到现在的A股市场有点国外的特征,蓝筹股跌不动了。


现在很多人对酱油有意见,过去对酒有意见,可能以后还会对某些行业的龙头有意见。 



8月25日晚间,东方港湾但斌与中信建投张昕帆一同作客新浪财经直播间,互动交流如何玩转价值投资。但斌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30年来的最好的时代。短期内A股不会发生大跌,而长期来看,注册制底层变化很有可能是A股市场长牛和慢牛的开始,这波长牛应该会到4000点或者5000点,甚至6000点。


A股正在向成熟市场发展 很多优质蓝筹股“跌不动”


张昕帆:先请但总为我们讲讲,您是怎么发现好资产,又是怎么在市场波动的时候坚持下去的?


但斌:确实是非常专业的问题,发现好企业并且长期持有,这才是财富的基石。无论在A股还是海外,我们要像巴菲特发现可口可乐一样找到最伟大的公司,然后陪它成长,陪它走过漫长的岁月。就像我们认识的时候在贵州发现了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品牌企业,如果你能够在早期看到它并伴随它成长到现在,从1951年到2019年的68年间的年化是11%,那么它在未来的68年甚至100年200年之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提价能力?这需要投资者用自己的洞察力去判断,然后伴随它成长。所以投资一定要在每个时代的背景下找到这样伟大的公司和它一起成长。


我们看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2年历史中,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到深化,再到普及应用,现在又进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每天接受各种干扰,再好的商业模式都会面对反对意见,因此我们在坚定持有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去伪存真,把干扰投资决策的信息屏蔽掉。


张昕帆:说到干扰信息,您怎么看某知名白酒2013年左右的塑化剂事件?包括后来的反腐事件,有没有影响到您的投资决策?


但斌:那个时候我还是坚定看好的,很多人认为它是“腐败酒”,我认为它是中产阶级消费。即使在现在公款消费已经为零的情况下,它还是供不应求,现在零售价已经涨到了两千七八,这证明了什么?说明酒本身的需求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富裕人口的增多而增多的,尤其中国最好的白酒品牌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其供给,这才是根本。而且这实际上象征了中国国民财富积累的过程。比如14亿中国人,有20%的富裕人口,就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人口。所以我们中国的富人规模相当于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富人规模的总和。这才是导致它成为第一品牌的关键因素。


张昕帆:其实中国第一白酒品牌发展的背后是中华民族自信崛起的过程,我们的民族变强了,我们的本民族的品牌也一定是世界第一的。开个玩笑,就算中国仅仅内循环,(消费品牌的市场也足够大了)100年前世界人口才16亿,现在整个中国就已经有14亿人口了。当然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内外循环不断开放的,所以全球都在看多中国,今天的外资还是净流入的。


但斌:很多外资进入A股都是以蓝筹股为标的,所以你可以看到现在的A股市场有点国外的特征,蓝筹股跌不动了。一旦它们发生一点调整,就会有外资买入,这些资金都是以蓝筹股为主要投资标的。


另外,现在政府的政策也(对股市的发展)非常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说蓝筹股是可以适应T+0,和国际惯例接轨的。还有我们这次的九字方针,“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包括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在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下让这个市场更有活力。只要用合理的制度来监管,慢慢的就会向成熟市场发展,现在就是这样一个趋势。



注册制底层变化推动A股走向长牛慢牛


主持人:立足于当前市场,上证指数已经突破了3300点,有人说这是牛市的起点,也有人说是终点等,您对市场的短期、中长期的看法是怎样的?


但斌:首先是从短期角度来看,我们说 A股市场仍在经历中美两国关系的冲击,特别是大选之前可能还会发生冲击。另外百年一遇的疫情让全世界经济停滞,带来的影响也十分重大。


但短期来看,市场在两大压力的叠加下也没有出现下行或者暴跌的情况,反而是被“拱”到了你刚才说的3300点。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排除战争可能性的情况下,这个位置大概率是个历史大底,所以短期内很难下跌,除非有一个新的利空。


此外,虽然创业板、科创板和一些主要的蓝筹股都涨了很多,但是我们要看到银行的PB现在都非常低,有一些主要的公司并没怎么涨。因为如果零利率、负利率到来的话,对银行也是有压力的,所以银行板块的估值一直被压制。而在这种权重很大、估值很低(至少在眼下的静态估值很低)的情况下,市场向下大跌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与此同时,我们又迎来了注册制这样一种底层的变化,其带来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像过去,2006年和2007年是股改导致的大牛市,而这次注册制底层变化很有可能是A股市场长牛和慢牛的开始。


为什么呢?我们刚才也说在中国改革开放42年的历程中,我们看到的互联网时代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企业,每个阶段诞生的企业都跑到香港、美国上市了,它们涨了上百、上千倍的回报都让老外赚到了,我们中国人自己没有赚到。


但这次不一样,注册制改革之下,如果这些好公司都在我们自己的资本市场上市,它很有可能宽度有了、深度也有了,甚至可能把我们的资本市场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因为企业一上市就天天封涨停板,这在全世界也不正常,还是要真正由机构来定价,这才是合理的。


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短期内市场不会下跌太多。长期来看,我个人更认为资本市场将迎来一个长牛。我们已经差不多从业30多年了,相信未来的年轻人从业30年发现指数一直停留在3000点左右,相信他们也不会同意,对不对(哈哈哈)。所以我想这波长牛应该会到4000点或者5000点,甚至6000点,而且现在指数编制的方式也已经改了。 



现在是中国资本市场30年来最好的时代


但斌:前一段时间我跟一个法国回来的客户聊天,他说在法国,如果拿出来20块钱,20秒内肯定有人抢走,并且他被抢了5次。然后,他说要在中国,拿10万块钱走在马路上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所以,这就是现在外资愿意来中国的原因。他们看到的是欧洲社会发展停滞,但在中国每半年整个城市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包括这次疫情的控制情况,我好多朋友从美国像逃难一样回来。但我们已经可以去骑行了。据说,现在跨省游已经恢复了90%。随着“十一”的到来,我估计中国会有喷薄而出的消费情况,有一个非常好的数据。


而且昨天(8月24日)股市又一次上了“新闻联播”,这与监管层一直强调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不谋而合。所以我们说,在未来的5年~10年甚至是更长的岁月,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在中国的经济当中起一个关键的支撑作用。比如蚂蚁金服上市诞生那么多的亿万富翁,他们很有可能裂变出其他的创业型企业。这就是资本市场最大的功能——优化资产,即让社会资源向更有效的方向走。


我觉得长期看,中国资本市场如果把“九字方针”坚持下去的话,将会是越来越好。就是说市场想吹泡沫就让它吹,破裂的时候也不要强加干预。比如2015年股市大跌的时候,如果不去“救市”,当时的那一批投机的在那个时候没有卖,就会被全部“干掉了”。教育是教育不过来的,只能让市场按照它的规律来走。


反正我看到的是,现在是资本市场30年来的最好时代,终于摸爬滚打走到了一个正确的路上。我估计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加市场化的一些措施,那么它会让资本市场像成熟市场一样变得长久。



主持人:医药、消费和科技三大黄金赛道从去年到今年涨幅还是非常可观的,您怎么看目前这些行业的投资机会?另外,还有哪些板块未来会有比较大的潜力?


但斌:实际上,有些行业是可以长期赚钱的,比如医药行业。在美国,医药行业是仅次于互联网的。我们可以看,它的市场表现从1978年到2006年,包括到现在,赛道一直很好。并不是说医药行业只好1年,也不是好10年,而是几十年。


至于估值高低并不是选择公司的惟一标准,比如某一家公司每年都能靠研发推出重磅药,改变人们的生活。肯定可以长期投资(它),尽管在成长阶段,它的估值很难下来。所以,估值高和低都取决于这个公司或者这个行业它的潜力。


不管怎么样,医药行业赛道一直非常好的。中国现在人均收入刚刚1万美金,随着中国的老百姓收入增长,那么这个行业我觉得还是有很好的发展。


至于消费可以这么说,“世事变换,但消费永不眠”,消费行业会永远伴随着人类,这个需求是与人类共生的东西。如今天(8月25日),我看了一个做面的某某公司,财报出来业绩增长非常高。


现在很多人对酱油有意见,过去对酒有意见,可能以后还会对某些行业的龙头有意见。


最后谈谈科技。这在过去已有验证,在过去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哪一个国家或者哪一个民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哪个国家的人均财富就会不断地往上涨。所以,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驾驶,包括计算机、半导体等,这些长期来看,都是不断进步的行业,那么都会有表现。但需要注意,科技行业的变化太快,能不能去更好的感知这样一个变化、控制风险很重要,毕竟这与医药和消费的逻辑不一样。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非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