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终于下决心了!”5月6日,冶金工业规划院院长李新创这样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淘汰落后产能上,用‘铁腕’的说法,我是第一次听说。” 5月5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时表示,要采取“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 其中,今年要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600万吨,5月底前要把任务落实到各地区和企业。届时,将公布淘汰落后产能钢企的名单,并确保落后产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关停。 短短数年间,中国钢铁业产能从不足1亿吨,迅速膨胀至7亿吨,虽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支撑贡献,也给行业留下结构性沉疴——原料受制于上游矿山、产品市场竞争无序、环境污染负担沉重,钢铁业呈现紊乱之状。 对此,6日,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对本报记者表示:“没有解不开的结,不破不立。只有破旧,才能立新,不然市场腾不出来。” “铁腕”治铁之时,正值中国钢铁业利润率低下、联合重组停滞不前、铁矿石谈判失利、季度模式成真、指数化定价来袭的当下——这多少有些外部环境倒逼的意味。业内各方关注的是,这次整治效果,究竟能有多铁? 重手问责 钢铁业内多位人士都注意到了一个信号:落后产能淘汰的多种手段顺序,从先前“环保为先”的“软手”,转变到了眼下“行政问责”的“重手”。 是次会议指出,对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好的要给予奖励,未完成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直至撤职。 “(行政问责)很有必要,这是为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5月6日,钢铁重地唐山市的常务副市长周仲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淘汰落后产能,这个难题难以解决。” 这场整治,不仅涉及产业健康,也关乎政府承诺。 李新创说,“单就钢铁业今年2500万吨铁、600万吨钢的淘汰任务而言,应该说不难。难度更大的是工信部的要求,这涉及到近亿吨产能,其中部分还在高速有效运转。” 按照工信部要求,2010年底前,全国需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淘汰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 在单尚华看来,工信部关于淘汰标准的要求还是偏低了。 “要我说,400立方米的标准仍太低,应当把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都淘汰,要不然节能减排的目标怎么实现?”他分析,“这并不是说1000立方米以下的都落后、以上的都先进,但是行业淘汰总要有标准和尺度,否则很难执行。” 这反而是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福音。 6日,河北钢铁集团一位管理人士就对本报记者表示,大型钢企一直以来确实比小钢企承担了更多的环保要求和社会责任,有时看到部分企业在排污等方面并不够重视,却又在产品市场上活跃,“我们的滋味也很复杂。现在钢企利润率普遍比较低,加上淘汰力度加大,某种程度上也能促进行业的有序整合。” 缺失的退出机制 “为什么在不断的控制下,我国的钢铁产量从不到1亿吨,达到去年6亿多吨”,“为什么从中央各个部委到地方,淘汰落后产能都这么困难?” 其实这么多年来,上述盘踞在李新创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两个疑问,或许更能解答,为何屡次产业政策调控,都无果而终。 李新创认为,难见成效的深层问题,根本在于利益,以及实实在在的体制问题——税收、权力、企业社会责任等等。 在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下,如今我国几乎每个省都有钢企作为纳税大户、金饭碗。即使是被划归入淘汰行列的小钢企,也是地方解决就业的重要据点。 这也构成了每一次产能控制,效果都“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行业也开始对政策出现应对“疲劳”。 2007年,发改委曾在当年4月与河北、江苏等10省份签订第一批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责任书,12月又与另18个省区签订第二批责任书,涉及企业573家,计划到2010年总共关停淘汰7776万吨的落后炼钢产能、8917万吨炼铁能力。 但淘汰的步伐,跟不上经由谎报、替代、扩大后继续上升的产能。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若无其它替代支柱产业出现,使得落后产能自动退市,根本上控制过剩很难。 单尚华就提醒,“淘汰落后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部分企业为规避政策,把400立方米报成450立方米、甚至600立方米的情况。” 这是2005年国家产业政策出台调控产能后,地方“下有对策”的反应之一。 “应该讲,在目前产能总体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铁腕淘汰的方式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而且落后产能确实要淘汰,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李新创对本报记者表示,“但如果有退出机制的配合,那就更完美了。” “尽管国家下了很大决心,启动问责制。但要淘汰的1亿吨产能里,大部分正在高效运行,市场供求能否离开它们?没有强有力的退出机制,地方财政、就业压力怎么解决?” 据记者了解,退出机制的设定还在研究中。李新创表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通行的模式就是中央、地方分别拿出多少钱来安置。但是,很多问题,并不光是拿钱就能解决的。” 责任编辑:姚晓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