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两位熟悉交易的美国交易员表示,中国国有企业周三至少购买了8船美国大豆,或至少48万吨,准备在12月和1月装运。销售的大部分是从太平洋西北部港口发货,其余的是从美湾沿岸的码头发货。 这些交易是中国一系列大宗农产品采购中的最新一笔,中国承诺今年将进口创纪录数量的美国农产品,作为1月份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一部分。 从巴西进口大豆数月来创纪录,中国已转向从美国购买更多大豆和其他商品。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今年已经购买了创纪录的美国玉米、猪肉和家禽,上个月还创下了有史以来每周最大的美国牛肉采购量。 美国农业部公布,仅本周中国就采购了近120万吨玉米。 贸易商预计,在中国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旺盛的需求将继续保持,中国的猪肉等食品价格已跃升至1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通常会在第四季度出现增长,此时美国的大豆丰收,而最大的出口国巴西的供应量减少。 飙升的玉米价格正在加剧中国的粮食安全担忧,食品通胀已经攀升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国家最近高调呼吁减少粮食浪费。 玉米价格飙升是一系列事件中的最新一次,这些包括毁灭性的猪瘟疫、COVID-19导致的国际供应稳定性以及粮食供应缺口不断扩大的警告。 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随着10月份开始的2020/21玉米季,玉米价格将出现多年来的首次实际短缺,玉米缺口可能高达3000万吨,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0%。 这可能对美国和乌克兰等主要出口国有利,但可能推高全球价格,并对其他地区产生连锁影响,因部分玉米使用者转向其他谷物。 “未来肯定会出现玉米缺口,明年我们将需要大量进口,”一家国有贸易公司的一位高管说,。 为了应对日益上升的粮食储备,中国四年前放弃了玉米临储计划,此后粮食产量低于消费量。补充供应的国家储备现在几乎拍卖完了。 8月26日,黑龙江佳木斯玉米价格创下五年来新高,每吨2050元人民币(224.2英镑),较年初上涨27%,最近几天略有下降。 这也导致了食品价格的更大范围上涨,这也是由南部严重洪灾、北部粮食带局部干旱以及猪肉持续短缺推动的。 进口热潮? 据农业部预测,中国预计2020/21年度玉米产量约为2.665亿吨,但仍不足以满足需求。农业部预计,年底玉米缺口为1670万吨。 据路透社调查的五位分析师和交易员称,这一缺口可能高达3000万吨,远远超过中国目前700万吨的进口配额,这一数字从未得到填补。 上海一位国内农产品贸易商表示:“如果政府不放松有关进口配额的规定,我们将面临巨大短缺。”。 鉴于中国其他主粮供应充足,以及高粱和大麦等其他替代谷物的进口,进口需求可能会受到替代品的限制。 StoneX驻上海的高级分析师DarinFriedrichs说:“基于我们看到的对美国玉米的积极购买,中国提高配额或做出一些改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我不认为它太大。我认为,明年大约1000万吨似乎是合理的。” 每年使用近2亿吨玉米来养猪和养鸡,饲料制造商已经开始转向更充足的小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智库研究员说,2020/21作物年的饲料小麦使用量可能高达2000万吨,比前几年增加约500万吨,约占产量的15%。 与此同时,作为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中国承诺今年将实现创纪录的美国农产品采购,并在上周进行了一个月来最大规模的美国玉米采购,以期增加供应。“国际市场上的玉米这么便宜,为什么不买呢?”这位贸易公司高管说。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