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参与期指的步伐快于其他机构,争抢第一单的魅力不亚于融资融券 日前,中金所下发了《特殊法人机构交易编码管理业务指南》和《套期保值额度申请指南》,至此,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交易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而这距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只有3周,距4月23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仅仅2周,这表明机构入场股指期货正在提速,参与交易已是指日可待,券商则有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广发证券资管部负责人陈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董事会已经通过了有关公司证券自营及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议案。公司率先完成股指期货自营业务开户手续,正等待获得中金所的交易编码。对于已成立的集合计划产品或定向资产管理产品,由于受合同规定的限制,参与股指期货涉及合同修改,需按合同约定通知并征得客户同意,并履行报批及报备手续,因此,从操作环节来说,已成立的集合计划产品或定向资产管理产品参与股指期货不太现实。 海通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公司参与股指期货的相关信息。 据悉,国内多家券商也正在积极筹划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准备工作,已有多家非上市券商递交了参与股指期货业务的申请。一券商分析师认为,与基金、QFII、险资相比,券商参与股指期货的步伐迈得更快,本周及下周将是券商递交申请的密集期,上市券商的董事会公告也会相继发布。届时,一旦机构参与期指开闸,券商争抢期指第一单的魅力不亚于融资融券上市时的争夺战。 广发中信可入市资金260亿元 五一节后股市开市第一天,广发证券就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通过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参与股指期货的议案。这也是首家披露将参与股指期货的上市券商。 广发证券表示,公司证券自营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规模,不超过《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上限的80%,在上述授权范围内科学决策,灵活配置资金,争取投资效益最大化。 而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0%,其中股指期货以股指期货合约价值总额计算”。广发证券2009年末净资本金为108.3亿元,据此计算,广发证券投资权益类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合计将不会超过86.64亿元。 5月6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业务的议案》。《议案》中规定,在股指期货交易业务初期,开展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交易业务;在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之后,可开展其他交易目的的股指期货业务。股指期货交易业务(含套期保值及其他交易目的的股指期货业务)投资规模按合约价值计算不超过公司净资本的50%。 中信证券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母公司净资本为349.04亿元。以不超过净资本的50%计算,意味着中信证券持有的合约价值最多可以达到174.5亿元。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计算出的数字,从目前的信息看,券商首先会以自营参与期指套保,这决定了起初参与的规模有限,至于会有多少资金入市尚存疑问。对券商来说,无论是自营业务,还是集合计划产品或定向资产管理产品,其参与股指期货的目的在于套期保值,控制风险是首要的。 机构入市将改变投机氛围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已经交易了三周。由于券商、公募基金、QFII等机构不能参与其中,投资者在期指操作中投机性特征明显,导致沪深300股指期货呈现出“高成交、低持仓”的局面,这也是期指市场投机氛围浓厚的结果。数据显示,5月7日,期指四合约成交金额达2243.61亿元,创出上市以来新高,并首次超过沪深两市1882.34亿元的成交总量。但是天量的成交并没有带动持仓量的上升,反而出现持仓量急剧减少的现象。主力合约IF1005的持仓量在5月6日突破1万手后,5月7日大幅减少1868手回落至8282手,同时,期指四个合约持仓量共减少近2000手。 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尽快引入机构投资者,使其担当起稳定市场、促进期指市场功能发挥的作用。 陈阳表示,股指期货作为创新金融衍生工具,在回避市场风险、增强资产组合收益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公司下一个申报的产品以及未来的产品规划中,股指期货都将是新产品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引》对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定向资产管理、限额特定资管业务参与股指期货的程度及相应比例均有明确规定。以集合产品为例,由于卖空股指期货的合约价值最高比例为权益类市值的20%,受这一比例限制,股指期货发挥其套期保值的功效较为有限,但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对集合资产仍有一定保护作用。而定向、限额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对持仓比例也做了明确规定,但相对集合产品,条件已放宽,符合此类产品灵活的特点,在这一方面,可以针对客户需求,在符合相关限制的情况下,为高端客户设计更为个性化的产品。 业内专家指出,大量机构资金的涌入,不仅期现之间的价差会减小,而且日内交易的比例也将会降低。另外,期现价差的减小将弥合期现之间巨大的套利空间。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