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年是历史性大面积倒伏,所有人对收割难度都没有能借鉴的经验。上周五的试验,等于是官宣了大面积机器收割有难度。
有往年遭遇过零星倒伏的农民反应两个事情(我没调查核实过,只是听说):
再进入十一月之后,如果还没收完,一旦大雪积厚,地里连人工也没法收。一家两家还能处理,吉林加黑龙江两个省如果都被雪盖上,再看到玉米要等来年雪化了。
综合最近地里反应的收割难,积水湿地少量玉米开始发芽的现象,今年的台风影响不是轻度减产这么简单。后续产生的收割难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拿黑龙江来说,地里十月底上冻,留给抢收的时间只剩一个月。
这一个月,机器收不上来的地,是组织人工收,还是怎么办?
从台风减产到抢收保粮,后续困难程度大家都没经历过,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程度。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受灾定义的性质变了。轻度减产,和粮食抢收,在风险预判上不是一个级别。
盘面周五的反应可能跟这个有很大关系。(机器收割试验结果的官宣是周五早发布的)
——————
盘面在提前打预期。
进一步加剧了之前预计的期现循环,自我加强局面的形成。
现在产业内对现货价格的认识还是反弹之后要回落,但如果考虑到期现相互的作用,新粮应该是高开高走的。
后面关注华北新粮上市、东北新粮上市后的走势,侧面印证判断框架是不是合理。
如果新粮高开高走,整个产业会出现巨大的预期差,成为推动这个期现循环的导火索。
如果这个局面的判断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话,在盘面突破2500,新粮上涨接近250之后,可能会开启情绪叠加“受迫行为”对价格的进一步推涨。
具体可能体现在套保盘的爆仓、现货商和下游的被迫高价收粮、大量亏损套保盘锁粮源不出等等现象。
这些是再下一步行情内在机制的预判,目前只是一种可能性,会不会发生我们保持跟踪。
如果年底可能走出极端行情。现在已经需要着手准备到顶之后做空机制的调研。
重点关注市场受迫行为的内在机制、饲料的替代幅度和规模、深加工下游的价格顶部(尤其是白砂糖对果糖的反替代价格)、国家反调控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