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走势来看,大豆市场受外围环境影响总体不大,虽然美元屡创年内新高,但其对美豆的打压作用并不明显。由于增产利空因素此前已经基本被消化,且目前时间上进入季节性利多炒作时期,豆类仍是商品市场中最有补涨潜力的品种,上周后期两个交易日豆类市场的下跌或只是短期市场悲观情绪的体现。 自4月27日以来的9个交易日、短短两周时间内,全球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环境动荡的冲击下走出了一波V型反转的深度下跌的行情。道指4月26日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11257.93点,但上周五收盘于10380.43,跌幅7.8%;A股市场大幅下挫跌破2700;同时美元指数快速上涨2.5%突破85,国际和国内市场大宗商品受此影响均大面积走软。原油跌破75美元创年底新低,伦铜领跌金属跌幅达12.7%。 但是大豆市场在这轮下跌当中却表现得相对坚挺。从外盘情况看,CBOT大豆7月合约下跌5.9%,CBOT豆粕7月合约下跌5.4%,CBOT豆油7月下跌3.3%,美玉米和美麦期货价格不跌反涨,为大豆市场提供了支撑。从国内盘面看,沪铜领跌有色金属至3个月来的低位,化工品也全线下跌,总体来说大豆表现较为抗跌。笔者认为大豆仍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保持一定的抗跌性。 增产利空已基本消化 从1月份至今,全球范围内的大豆产量利空消息一直充斥市场。1月份公布的USDA报告显示,预计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产量为33.61亿蒲式耳,转库存为2.45亿蒲式耳,均高于市场预期。随后几个月的USDA报告当中,美豆产量预估仍保持在高水平,并且全球大豆产量由1月报告的2.5338亿吨逐步调高至4月供需报告的2.5746亿吨。同时,南美大豆产量预估不断创下新的纪录:4月30日,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将2009/2010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测调高到6790万吨;同日阿根廷交易所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5480万吨;5月5日阿根廷最大的农业公司预计2010/2011年度阿根廷粮食产量有望超过9000万吨。 但投资者应该注意到,利空消息并没有持续对大豆价格形成打压,目前市场对产量利空的反应已进入麻木阶段。在高库存和高产量的双重打压下,1月份CBOT和国内盘豆类品种均大幅度走低,月跌幅达15%。而在随后的几个月当中,大豆价格基本保持横盘振荡的走势。从2月份到4月份的3个月当中,美豆指数在920—960美分的范围内小幅度波动,波动范围在4%以内;连豆一指数在3800—3900区间波动,波动范围在2.6%以内,更是小于美豆的波动程度。说明在此期间,不论是南美丰产数据还是全球产量不断调高,都没有对市场形成实质利空。进入5月份,大豆开始选择向上突破,即使美豆播种状况良好,2010/2011年度产量预估仍会增长,市场也未对此作出反应。说明产量利空已经基本被市场通过1月份15%的跌幅所消化。 季节性利多炒作时期临近 美豆进入播种时期,也进入了传统的季节性炒作时期。从历史行情数据来看,除了2008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之外,近5年来每到5月份大豆都会上演一段或大或小的上涨行情。截止到5月2日美国18个大豆种植州平均完成播种进度达18%,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和5年均值8%,这可能也是今年的上涨行情提前到4月份就开始的原因。这一阶段卖方更希望借助和扩大各种利多题材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以此达到推高远期价格升水的目的。播种期间的天气、预估播种面积的波动、生长初期的病虫灾害等因素,都可以成为炒作的题材。 另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的5—7月是我国进口大豆最集中的月份,这也成为季节性炒作题材之一。4月份,美豆指数由934美分一路上涨,突破1000美分,连豆指数也跟随上涨,最高触及4000元/吨。市场普遍认为,是由于陈豆库存的下降以及中国对美豆的强劲进口需求推动了这一轮价格上涨。4月15日的美国农业部一周出口销售报告称,当周美国旧作美豆净出口销售30.86万吨,其中12.87万吨发往中国;而新作美豆全部由中国购买。从历年数据来看,5—7月都是我国进口大豆高峰期,在2009/2010年度已经过去的6个月当中,月度进口几乎都创出近6年同期新高。此前商务部已经预估我国2010年5—6月进口大豆环比仍会创新高,这将成为市场强有力的利多炒作因素。 大豆具有补涨潜力 首先,从商品价格经济复苏后的反弹程度进行分析。在我们关注主要的几个期货品种,金属当中选择沪铜,化工品当中选择天胶,软商品当中选择郑糖,来分析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商品走势。沪铜指数金融危机前高点75525,金融危机后跌至22405,目前为止反弹最高至63619,高点反弹幅度(反弹高点/危机前高点)84.2%,低点反弹度(反弹高点/危机中低点)284%;同样方法推算,天胶指数高点反弹幅度91.35%,低点反弹度300%;白糖指数高点反弹指数120%,低点反弹度212%。而豆一指数的高点反弹幅度只有78%,低点反弹度也只有147%,均处于最低水平。如果说白糖的基本面过于特殊暂不考虑,但是相比金属和化工产品的反弹幅度来说,大豆的高点反弹度和低点反弹度都不及前两者。面对同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内外部市场氛围,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豆是后市最有补涨潜力的品种。 其次,我们来分析各个品种的成交量。沪铜由于其品种的特殊性和在期货市场的稳固地位,成交量一直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天胶和白糖成交量变化情况相似,都是在反弹初期成交量明显放大后保持稳定。而豆一成交量却很明显地自1月份下跌以来一直没有显著恢复,5月5日,美豆逆市收红,连豆跟随放量收阳,单日涨幅达到年内最大,同时成交量有所爆发。虽然后两个交易日由于外围市场利空大幅度下跌,但是仍保持了较高的成交量。从这个解译笔者也更倾向于认为,市场多头资金仍然对大豆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 农产品非金融属性削弱宏观利空 农产品的非金融属性是投资者所容易理解的,它并不像有色金属和原油以及黄金一样在市场上除了扮演商品本身的角色之外,更是戴上是金融风向标的帽子。但是并不是说农产品不会被宏观利空所影响,这种影响在理论上和实际的行情走势当中都得到了体现。在2008年的这场金融危机当中,所有商品无一幸免地遭遇价值大幅度缩水。而我们要说明的是,当前的宏观经济利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就显示出更好的抗宏观因素干扰性。 一方面,当前的宏观利空是消息面和市场情绪面的利空,而非实体经济利空。这次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欧元贬值引发的利空还只是在资本市场的一种状态,它传到到农产品市场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次过程中农产品市场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对其进行消化,利空很难真正渗透到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面。因此,大豆并不像铜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一样对此做出快速反应。 另一方面,目前的全球的经济环境不能说是悲观,只是出现了一些动荡。这种动荡短期内不会选择明确的方向。从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数据来看,宏观经济恢复都处在良好状态。大的趋势没有改变,所以农产品的走势还是应该回归自身的基本面。往往只有基本面和宏观面一致看空的时候,商品价格才会趋势性的下跌。 从大豆现在的走势来看,受外围市场影响总体不大,美元屡创年内新高,但是美元本身对美豆的打压作用并不是很强。笔者认为上周末两个交易日豆类市场的下跌只是短期市场情绪的体现,大豆市场仍会在下一阶段受到多头资金的关注。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