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长假效应只是短期噪音现象 节前节后的波动大抵对冲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09-28 10:50:48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内有A股监管从严升级,外有美股高位破位下跌,沪综指本周重回振荡箱体的下方。国庆长假将至,市场进入缩量调整期,后市突破方向未明。


监管升级是A股下跌主因


纳指23日暴跌3.02%,全球股市出现“黑色星期四”。但是,这只是沪综指破位下行的导火索。


美股纳指从2009年3月的1265点起跑,在今年9月2日触摸12074点的峰值。如此涨势,在于美国经济和美企龙头的顶端优势发挥到极致,遏制潜在挑战者的政经手段可谓无底线、无限量。


纳指超级牛市,沪指弱熊市,彰显A股和美股的低相关性。据MSCI统计,2004年至2019年的15年间,中国A股市场与全球基准可投资市场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到30%,在今年前四个月上升至55%。同样,纳指从峰值回撤不到13%,年内涨幅仍有约两成。沪指年内仅上涨5.67%,并未反映中国的抗疫成功和经济一枝独秀。


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成为关键词,既要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又要严厉打击规避退市行为。这预示着资本市场要遏制劣币驱除良币现象,恶炒题材股和绩差股遭遇当头棒喝。上周,证监会通报立案调查结果,吴某某涉嫌内幕交易本年度牛股“王府井”,且获利数额巨大;本周又对天山生物立案调查。如此快速办案,实属罕见,凸显实时从严监管而不仅是事后追溯的新基调。


天山生物年内最大涨幅为7.5倍,为近期创业板注册制老股炒作龙头。龙头被强行摁住,前期横行的“低股价+低市值”概念,本周前四天壳资源板块平均下跌4.34%,但是,最近三年的涨幅分别是13%、25.75%和28.38%。炒家青睐低市值股的主因,一是市值小股价弹性大,二是存在乌鸡变凤凰的可能性。


缩量调整市场人气低迷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在为长牛行情夯实基石。但好公司短期给予过估值的投机文化,则是A股长熊的内因。揣测监管意图,慢牛才是最佳路径,前提则是缓牛+长牛,即长期向上,斜率较平,不是单边狂涨模式。


抑制题材股的大起大落,是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不二法门。23日,沪市成交2407亿元,为7月7日天量7936亿元的三成。24日,两市达到一字涨停板以上的股票有28只(包括4只新股),跌停股票有36只,亏钱效应出现。


相比之下,科创50指数延续强势。监管层批准科创板基金本周发行,认购率超预期。首批4只科创50ETF单日认购资金达千亿元,这与其说是在追捧科创板存量老股(平均PE92倍),不如说是看好以及护航蚂蚁、京东等科技巨头的A股之旅。而蚂蚁登陆A股后的表现,是科创板改革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志之一。


要提防市场不确定性因素


本周A股缩量下跌,与“国庆长假将至市场差钱”的群体心理暗示有关。统计显示,自从1999年国庆长假推行以来,沪指在21个年头里,节前一周录得涨幅的有10次,节后一周上涨的有14次。这与大资金节前搬家有关。


实际上,长假效应只是短期噪音现象,节前节后的波动大抵对冲。统计显示,在过去21年里,国庆长假前后一周的平均涨幅分别为0.16%和0.09%,节后首周的整体表现并不比节前首周强。


9月最后一周是机构季度排名明战期,突击拉抬重仓股粉饰橱窗的现象难免出现。不过,也有机构套现部分仓位,以回避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今年第四季度,A股涨难跌易,风险因素包括全球疫情的二次冲击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等。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本周预测,纳指或从峰值暴跌23%。


从历史表现来看,从1999年以来,沪综指十月围城多数告捷,仅有7个年度出现十月下跌行情。可以说,红十月不飘红,多数意味着牛市结束或疯熊临近,经典的十月败象出现在2000年(跌8.25%)、2005年(跌1.46%)、2008年(跌17.73%)、2009年(跌3.64%)、2012年(跌4.46%)、2018年(跌9.2%)的十月。


本月,沪综指破位下行,周K线有填补7月6日的3152至3187点的缺口的技术需求。往年十月行情主线多是三季报热炒期,只是今年漂亮50股多数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且近四年来累计涨幅过高,制约了大盘上涨空间。谨慎来看,本轮行情龙头指数科创50将延续缩量的收敛三角形格局,调整期或为月线级别。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