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短纤期货上市,国内聚酯期货板块迎来“新成员”。在上市仪式现场以及随后举行的短纤产业研讨会上,记者深深感受到产业企业对短纤期货的热情,并对其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短纤期货上市首日,市场整体运行稳定,交投活跃。开盘不到半小时,短纤期货所有挂牌合约均封于涨停,全天总成交量53751手,持仓量突破20000手。其中,主力2105合约成交51327手,持仓19362手,明显高于PTA和MEG的换手率水平。 “开盘价格上涨反映出投资者对短纤的后期走势较为看好,充分反映了近期产业链的利好信息,多头情绪得到充分的释放,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得以体现。”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庞春艳说,上市首日多家短纤生产企业及贸易商参与其中,表明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较为迫切。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上市首日,包括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厦门国贸)、中基宁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基宁波)、宁波恒逸实业等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参与。短纤期货产业客户交易第一单参与者为中基宁波和厦门启润实业有限公司。 “作为流通型企业,我们经营的品种多、规模大,如果没有好的衍生品工具,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压力。企业经营需要用期货工具进行对冲和保护,这也是我们积极参与短纤期货的出发点。”厦门国贸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蔡莹彬说。 中基宁波聚酯事业部总经理董立表示,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支持。“今年公司侧重于对下游聚酯成品贸易市场的拓展,短纤期货将为公司产业链拓展提供很好的对冲工具,因此一上市我们便积极参与。” 在董立看来,开盘首日涨停是对目前下游旺季的情绪反馈。记者了解到,十一长假期间,短纤市场销售向好、库存下降,各方面数据呈现出一致性利好。上周五,短纤期货挂牌价确定为5400元/吨,之后的周末现货市场价格继续上涨,市场普遍看好短纤近期市场价格。 目前看来,参与短纤期货的企业以贸易商及PTA、聚酯一体化大企业为主,它们对期货市场熟悉,投资操作灵活,在上市首日能很快捕捉到交易机会。 “对于未来有补库需求的企业来说,买入期货比直接买现货成本更低。整体来看,在具备一定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如果下游订单好转,就是有补库需求的企业买入保值的机会。”庞春艳表示,下游企业参与交易的目的主要是套期保值,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在订单好转时应该及时增加原料备货。 期价大涨也给了短纤生产厂商很好的提价机会和通过期货市场提前锁定产品利润的机会。短纤生产企业可在生产利润明显改善的前提下,适当卖出保值,规避远期市场可能下跌的风险。“尤其目前原料价格偏弱,盘中短纤率先涨停,盘面加工成本得到极大改善,是企业锁定生产利润的良机。”庞春艳说。 短纤期货上市后的前景,也得到了产业链企业的一致看好。福建新经纬新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营运总经理朱少伟有多年的市场经验,他说,“在供需面比较好的时候,客户往往都在低价的时候大量买货,高位的时候收手观望,整年下来短纤企业的效益都是平平淡淡,想做好很难。”在他看来,现在有了期货,为短纤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也给了一个新的定价参考。 “尤其是短纤期货在下游需求恢复比较好的情况下上市,开盘后的价格给了一个很好的信号。”朱少伟说,充分利用好期货平台,可以把企业效益做得更好。他希望可以把参与PTA期货的经验复制到短纤领域,让短纤企业也能同步受益。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除了有聚酯产品以外,还有PTA,PTA期货此前在企业经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该负责人看来,实体生产企业通常有两点担心,一是怕价格卖不高,二是担心货物卖不出去。而期货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功能,实际上完美地解决了企业的痛点。 “短纤期货首日交易活跃度远超市场预期,市场流动性较好,参与的客户种类多样化。”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事业部总经理戴煜敏表示,短纤期货的上市打通了聚酯产业链原料和产品中间的渠道,实现了PTA、MEG和PF之间的产品互动,使得产业客户利用期货工具的机会更多。后期随着市场参与者更加广泛,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也将更加深入、专业。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在短纤产业研讨会上表示,短纤期货上市对打造整个聚酯产业链期货板块具有重要意义。PTA期货上市后,经过14年的精心培育,具有扎实的根基,可以说是“根深叶茂”。 “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交易所由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一个面,通过这样的思路布局建设整个聚酯期货品种板块,基于企业的需要,不断完善聚酯板块品种,更好地服务整个产业链条。”在上述负责人看来,我国化纤生产和消费量都是全球第一,有能力和信心打造全球的定价中心。 “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短纤是我们纺织和服装的主要原料之一。期待通过短纤期货的引领,能够在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把行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蔡莹彬称。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