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价格研究

中国需求攀升 原油支撑强劲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10-13 08:50:00 来源:宝城期货 作者:陈栋

众所周知,在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中,汇率变动因素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自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后,美元短暂失去了锚定。在石油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美国同沙特等中东产油国签订用美元结算石油的协议,由此造就了国际石油市场美元计价机制,形成了“石油与美元”的货币新体系,将美元与原油紧密联系了起来。


美元与原油存在较强负相关性


从理论上讲,美元汇率与原油价格应该具有长期负相关性。而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从过去几十年美元指数和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变动发现,原油价格变动和美元汇率变动存在负相关性。据统计,近十五年以来,美元指数与国际原油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其中美元与美国NYMEX轻质原油相关性高达-0.8292,而美元与英国布伦特原油相关性高达-0.7768。


疫情因素分化中美两国经济格局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一度让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恐慌,而且也打乱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节奏。由于中美两国在对待疫情防控的意识形态和举措力度上存在天壤之别的差距,导致两国经济走向发生明显分化。可以看到,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降6.8%,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以后,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便实现了转正,达到3.2%。


与我国不同的是,新冠疫情侵袭美国的时间点晚于中国,主要始于3月中下旬,所以对于美国经济的冲击在一季度体现偏弱。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美国GDP在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0.5%,如果不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增长2.2%。随着二季度疫情在美国快速传播(该国确诊病例就从1万例突破了100万例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负面影响就立竿见影了。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GDP大幅骤降31.4%,创1947年有此纪录以来的最大跌幅。


展望中美两国三四季度经济走势,虽然美国在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和无限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该国三季度GDP有望迎来显著回升,但步入秋冬季以后,美国新冠疫情存在二次大暴发的风险,同时当下也缺失后续刺激政策,美国四季度经济将重新面临“悲剧”可能。10月9日美国新增确诊病例超过6万例,远超此前日均4万例的均值水平。与此同时,由于美国财政补助中断,9月美国制造业PMI为54.3,低于8月54.6的水平,而9月美国非农数据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当前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依然“命运多舛”,两党仍未达成统一意见,预计美财政刺激方案大概率不会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出台。整体来看,疫情回升与缺乏新财政刺激政策均利空美元,美元依然存在贬值动力。


转向中国而言,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需防范外部输入风险。整体上,我国经济仍在朝着积极乐观的趋势发展。据我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6长万亿元,日均同比增长4.9%。基于乐观形势,预计三季度中国GDP增速预测均值或为同比增长5.2%。因此,在当前中国经济恢复加快的背景下,需求端持续改善给予人民币汇率较强的内部支撑。


美元贬值对原油价格影响分析


美元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计价货币,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货币。一般来讲,美元贬值会促成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美元贬值会让原油生产国或者输出国的购买力下降。产油国出售原油取得美元,而用其他货币从世界另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对于 OPEC成员国来讲,这种情形更为严重。从这个角度来讲,产油国为弥补购买力受损有提升原油价格的需求。眼下产油国提升价格的有力措施便是强化减产力度。据显示,沙特正在考虑取消欧佩克明年初的增产计划,随着新一轮全球疫情再度抬头,油市需求端无法消化再次生产的200万桶/日原油。沙特对减产的坚决态度以及对空头的恐吓,体现了产油国对原油提价的诉求。


人民币升值对原油价格影响分析


当前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原油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且未来需求前景还将不断攀升。由于国内防控疫情取得积极成效,成为吸引全球资本的主要集中地区,人民币升值动力较强。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基本维持在70%左右,人民币升值将直接降低中国的原油进口成本,将增强国外原油供应商对中国购买力提高的预期,进而对国际原油市场形成利好。 此外,虽然四季度为国内成品油需求淡季,但今明两年大约有将近8000万吨至1亿吨新增炼油能力投产,这些炼厂都要靠进口原油来满足原料供应。因此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意味着我国可以花较少的钱而换取更多的原油储备,这有利于保障我国石油的稳定供应、经济性供应及可持续供应。


图为我国原油月度进口量走势


综上来看,未来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依然存在,有利于原油价格维持偏强格局。

责任编辑:唐正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