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光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期货市场发展成绩斐然,在市场规模、产品创新、法规制度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杨光介绍说,截至9月24日,全市场资金总量近8000亿元,较2019年年底增长超40%,较2017年年底增长超80%;期货市场有效客户数180.80万个,较2017年年底增长41.6%;期货市场结构逐步机构化,目前法人权益占全市场比例超过六成,较2017年年底明显上升。 期市发展成绩斐然 主要指标增长迅速 记者:2020年是新中国期货市场建立30周年,请您评价一下我国期货市场30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杨光:我国现代期货市场起步于1990年。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期货市场发展成绩斐然,在市场规模、产品创新、法规制度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近年来的规范发展,特别是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商所发出“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的号召以来,期货市场规模体量发展迅速,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已连续11年居前列,金融期货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市场运行日趋规范,监管有效性不断提升;市场在发现价格、风险管理,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促进落后产能淘汰,提升产品质量,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以及双向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0年探索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取得的成果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实践的缩影。这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也得益于每一个期货市场建设者、参与者、监管者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的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期货市场30年取得的成绩是多方面的,从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下称监控中心)视角看,我们对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最为深刻: 一是上市品种不断丰富,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9月底,国内期货市场共有85个期货期权品种,包括66个期货品种和19个期权品种,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和金融等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商品金融、期货期权、场内场外、境内境外协同发展的局面。当前,我国商品期货投资者开户数、市场客户保证金、成交量、成交金额等主要指标,分别较十年前增长了数十倍。在今年疫情暴发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资金量突破8000亿元,期货市场资金量和持仓量均创历史新高。期货服务抗疫的经验再次证明,期货衍生品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期货品种超过55%,期现相关性在0.9以上的期货品种超过63%。铜、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种期货价格正逐步成为产业链企业的定价基准。大部分商品期货品种法人客户持仓比重超过45%。据统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有400多家利用期货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覆盖近30个行业。越来越多的涉农主体利用诸如“保险+期货”“保底价订单+场外期权+期货”等业务模式,实现风险剥离,稳定农民收益,助推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三是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期货公司国际化布局加快。目前,我国共有原油、铁矿石、PTA、20号胶、低硫燃料油等5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境外参与者稳步增加,其交易量和持仓量在部分品种达10%,推动我国期货价格成为国际贸易定价依据,形成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合约,从而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期货公司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已有21家期货公司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部分期货公司已成为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等境外交易所会员。此外,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共有149家期货公司,其中,有2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2家H股上市期货公司及15家新三板挂牌期货公司。 四是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增强。我国期货市场监管经历了由“多头分散”到“集中统一”的发展历程。早期期货市场主要由相关行业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头进行监管,1993年11月,国务院首次明确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作为期货市场的监管机构,1998年明确证监会对期货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2006年,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成立(2015年更名为“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实现了期货市场数据大集中,从而确立了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监控中心和中国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的期货监管工作机制。在股指期货市场上,成立了跨期现货市场的监管工作机制,开辟了期货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盘中信息共享的应急绿色通道,为快速响应、及时处置风险事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监控体系更新迭代 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自2006年成立以来,监控中心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请您回顾一下监控中心的发展历程。 杨光: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早期,期货保证金监管长期依赖现场检查,无法实现全覆盖,期货经营机构挪用客户保证金现象屡禁不止。2004年、2005年集中爆发四川嘉陵期货公司、海口万汇期货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恶性事件,造成了巨大的市场风险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从制度上彻底解决挪用保证金这一顽疾,中国证监会经报请国务院同意,设立了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专职监控保证金安全运行。2006年3月,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5月,监控中心对外宣布正式成立。 同年,期货保证金监控系统上线,高效保障了保证金安全。 监控中心利用保证金监控系统实现了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存管银行三方数据核对,建立了一套保证金监控、预警及处置机制。随后,建立了投资者查询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权益查询服务,建立了客户监督核对机制。2019年12月,新一代保证金监控系统上线,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6月底,保证金监控系统共发出保证金监控预警2700余份,发现了6起挪用保证金事件。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制度实施以后,从基础制度上基本杜绝了期货公司挪用保证金的现象,有效保障了资金安全和投资者权益,获得了期货市场和国际监管同行一致认可。 2007年,中国证监会、财政部联合指定监控中心代管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筑牢了投资者保护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证监会联合财政部发布《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期货市场投资者保障基金,指定监控中心为代管机构。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在期货公司严重违法违规或者风险控制不力等导致保证金出现缺口,可能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和期货市场安全时,补偿投资者保证金合法权益损失。保障基金先后参与了四川嘉陵期货公司和黑龙江北亚期货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充分发挥了期货市场风险最后一道防线作用,有效保障了投资者合法权益。 2008年,中国证监会授权监控中心承担期货市场运行监测监控职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加强监管及防范风险,中国证监会审时度势,于2008年6月同意监控中心成立上海总部(2012年迁回北京),专职对期货市场运行及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分析。2013年5月,期货市场运行监测监控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监控中心通过期货交易持续监测指标体系,实时监测期货市场各品种风险,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协助做好风险排查,集中全市场数据进行压力测试。监控中心为应对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和2016年黑色、有色期货品种大幅波动风险提供了有效监管支持。此外,资管产品看穿式监管、实控关系账户管理也初见成效。 监控中心开展风险监控的主要优势在于汇集全市场客户、资金、交易、持仓等实时和历史数据,可以从全市场、跨市场的角度进行市场监测监控分析,监管视角更加中立、客观,有效填补了跨交易所投资者行为的监管盲区。 同年,监控中心组建分析研究部,进行宏观和产业分析研究,协助研判宏观经济形势。 监控中心坚持期现结合、内外结合,深入剖析期货与经济规律,持续跟踪国际监管动态,百余篇研究报告被中国证监会采纳并上报中办、国办、中财办。2011年,监控中心开始研发编制商品指数。目前已编制了4大综合指数及13个子指数,运用这些商品指数模型预测CPI、PPI等关键经济指标,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9年,中国证监会授权监控中心建立期货市场统一开户制度,从源头夯实了投资者保护基础。 开户是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的起点。针对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中散户占比较高,一些投资者的知识储备、投资经验和风险意识不足的现实状况,为从源头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期货市场实行统一开户。2009年11月,期货市场统一开户系统全面运行。2015年,期货市场“互联网开户云平台”上线运行。2019年,统一开户系统英文界面上线。2020年,开户云五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统一开户系统有效归集了投资者、期货公司和期货交易所的各类账户和编码,形成了统一的开户路径、完整的开户规则,成功构建了以统一开户编码为基础、分合有序、一一对应的账户体系。通过统一开户系统,有效落实了开户实名制、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市场禁入等监管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开户效率,节约了市场成本,建设完成了我国期货市场完整的客户数据库,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奠定了基础。 2015年4月,监控中心正式更名为“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同年,中国证监会授权监控中心承担期货经营机构运行及风险监测监控职能。 合规风控是期货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按照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体系,监控中心不断推进期货公司监管综合信息系统(FISS系统)的开发测试和完善,配合资管新规上线了资产管理业务新模块,全面优化期货公司监管综合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功能,积极建立综合报表报告体系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机构监测监控和净资本监管能力持续加强。期货市场逐步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期货经营机构在合规经营、规范发展中不断壮大。 2018年,监控中心推进场外衍生品报告库建设,有效防范场外市场风险。 针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场外衍生品市场所蕴含的巨大风险,2009年G20匹兹堡峰会各国监管机构就增强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达成共识。在国内市场,2012年起,期货公司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的方式开展包括场外衍生品业务的风险管理服务业务试点。近年来,交易规模稳步增长、资产类型不断丰富、交易结构持续创新、产融结合愈加紧密。为有效提升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场外市场风险,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监控中心参照国际标准加快推进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建设。 目前,场外衍生品报告库系统一期、二期、三期已建设完成,形成了涵盖“两大方面,13个类别,63个指标”的风险管理公司场外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了集主体画像和估值监测于一体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监测平台,实现了报告库数据在“五位一体”各方的信息共享。2019年10月,监控中心正式加入全球场外衍生品准交易报告库列表(TR-like)。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摸清场外市场底数,进行场内外联动分析,监测个体风险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也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国际化进程,对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设立和发展监控中心是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一项重大创新安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全球范围具有独创性,得到了国际监管同行和相关行业组织的高度评价。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美国期货业协会、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均到监控中心来访交流。 十四载风雨兼程。监控中心顺应期货市场改革发展形势,依托期货市场数据大集中优势,通过履行各项职能,对期货市场实施全方位监测,构筑了从投资者进入到退出期货市场全流程的投资者权益保障体系,高质量服务“五位一体”监管工作机制。监控中心的设立和发展,为我国期货市场最终建成一个分工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顺畅、反应快速、监管有效的工作网络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推动期货市场稳健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资金总量近8000亿元 投资者类型不断丰富 记者: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市场保证金规模、投资者数量逐年攀升,期货市场客户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光:近年来,期货市场品种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资金规模显著增长,机构投资者占比稳步提升。 一是期货市场资金规模持续增长。截至9月24日,全市场资金总量近8000亿元,较2019年年底增长超40%,较2017年年底增长超80%。2018年以来,期货市场新上市期货、期权品种共30个,期货市场品种布局更为均衡;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稳步推进,目前已推出原油、铁矿石、PTA、20号胶、低硫燃料油等5个特定品种。新品种上市和引入境外交易者等业务为期货市场带来了新的参与者和增量资金。 二是投资者数量增加,投资者类型不断丰富。截至9月24日,期货市场有效客户数180.80万个,较2017年年底增长41.6%。近年来,期货市场开户规则不断完善,支持更多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入市,丰富了客户类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投资者、私募基金产品、期货公司子公司、期货期权做市商等特殊单位客户进入期货市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借助期货工具实现套期保值。境外投资者入市参与境内期货交易,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期货市场结构逐步机构化,法人的资金规模和持仓量均超过五成。目前期货市场法人权益占全市场比例超过六成,较2017年年底明显上升。其中,私募基金、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进入期货市场,提升了市场的专业化程度。法人客户更多地参与期货市场进行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不忘初心完善体系 服务期市稳健发展 记者:下一步监控中心将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杨光:今年是我国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推进年。面对疫情防控和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两场战役”,刘鹤副总理多次强调要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我们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监控中心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中国证监会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部署,扎实细致履行职能,不断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提升服务市场、服务监管质效,为维护期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投资者服务和保障体系,精准服务期货市场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 配合新品种上市、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监控中心将及时跟进完善配套支持,提升市场服务质量,更加精准高效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是优化服务,不断完善统一开户工作。升级统一开户和互联网开户云业务技术系统,继续研究完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以及境外投资者的期货账户开户规则,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境内期货市场,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二是不忘初心,当好期货市场保证金安全“电子眼”。配合中国证监会做好《期货经纪公司保证金封闭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夯实保证金监控法律制度基础。持续完善保证金监控系统功能,提升投资者查询服务水平,有效保障资金安全。 三是坚守防线,进一步加强对保障基金使用、管理的研究,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合法利益。 第二,持续加强市场运行和期货公司监测监控,高效服务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 一是加强市场风险预警分析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期货交易持续监测指标预警、内幕交易行为监测监控、看穿式监管交易行为分析等系统功能,提升监测监控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热点和国际化品种的监测监控和跨市场监控,及时发现市场风险并上报。 二是加强期货公司监测监控。升级期货公司综合监管信息系统(FISS),重点完善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开展期货经营机构压力测试,有效提升风险预研预判能力,促进期货经营机构规范运营发展。 三是不断提升分析研究工作质量。开展期货投资者预期调查,搭建监管与市场沟通桥梁。扎实推进宏观经济和产业研究,做深做细CPI和PPI预测工作,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宏观经济信号作用,继续为宏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大力推进场外衍生品交易监测分析,积极服务多层次期货衍生品市场稳健发展。 一是全力推动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申报工作。以向FSB申报正式报告库为抓手,继续完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系统建设,丰富风险监测工具,逐步提升场外衍生品交易监测分析能力。 二是适应场外市场的发展需求,结合场外市场业务开展实际,参照国际标准,逐步扩充报告库数据收集字段范围,全面反映场外市场业务开展情况。 三是不断提升报告库数据质量,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切实发挥报告库功能作用。 四是分阶段、分步骤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向市场参与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切实提升场外市场透明度。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